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特色培育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02 05:52:17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特色培育实践研究

[摘 要] 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走专业建设特色化道路,是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首要任务与核心内容。西安文理学院是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近年来通过新办专业、调整专业布局与结构、特色专业建设、专业整合与专业集群建设积极探索专业特色培育和内涵发展。通过专业特色培育和建设,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专业建设 特色

注:本文是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GH10097);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课题编号:09BY79)。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是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其他各项基本建设的核心。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走专业建设特色化道路,是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首要任务与核心内容。西安文理学院是2003年升格为本科的一所地方高校。自升本以来,学院根据原有的学科专业基础,紧密结合西安市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增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了一定的专业办学特色。本文梳理了西安文理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学科专业发展的路径,总结了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在实现内涵升本和专业特色培育上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路。

专业特色培育的现状

1.专业建设现状

西安文理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6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农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形成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相互支撑、交叉和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专业数量适宜,优势互补,结构合理。

2.专业建设基本战略与目标

近年来,通过多次全院教学工作会的讨论、四轮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学院明确了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并形成了学院的专业发展规划。首先,确定了学校专业整体布局,其内容包括:优先发展哪些专业,重点发展哪些专业,是否要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专业的目的是什么,哪些专业要建成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战略方针、建设原则、总体建设目标是什么等等。其次,在选取拟建专业的具体操作上,采取院系申报,学校审批的方式。学院优先选择办学基础好,社会需求大,初步形成特色,能够适应社会未来发展要求的专业建设成为特色专业。第三,对于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学校在人、财、物等教学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对于被确定为院级重点建设的专业,加强管理,明确院级重点专业建设计划和总体目标。

3.专业结构调整

学院自升格为本科院校后,高度重视本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积极拓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应用型专业。2003年学院工管类本科专业只有2个,到2009年,工管类本科专业达到11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31.4%;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文理工管等类本科专业28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80%。非师范类本科专业2003年只有3个,2009年增加到18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51.4%,学院逐渐完成了由单一的师范专科学院向综合性本科院校的转型(图1)。

4.特色专业建设

近年来,我院在本科专业数量增加较多的情况下,充分认识到学科专业建设的龙头作用,依托优势学科,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专业。2007年确定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英语、会计学等6个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同年,艺术设计专业被确定为陕西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汉语言文学被遴选为陕西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确定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等2个专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确定为陕西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5.专业整合与专业集群建设

根据《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陕西省未来经济社会重点支持的产业和产业集群有20个。学院积极开展专业整合和资源调整,凝练专业建设特色化的方向,明确文化旅游、软件信息、文化创意、高新技术为学院专业发展的重点。通过立项研究,提出了我院专业结构调整的初步方案。目前,西安文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经过西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这将大力推动学院专业特色培育的力度。

专业特色培育的实践意义

1.专业建设特色化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院以“三个符合度”为指导思想,3次修订了本科人才方案,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学院定位和办学实际,符合西安―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方案提出以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注重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和学生选择空间,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为原则,按“公民―专业人才―成才―终身学习”四个层次,提出了“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基本要求,把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专业知识与技能、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健全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本科生的基本规格。科学设计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课程模块,构建系统动态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专业建设特色化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初步构建起体现我院办学定位的涵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管理四部分的多元、系统、动态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专业逐年级、逐环节实践教学与质量标准的明确,部分专业学历教育与证书教育相结合。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要保证在总学分(学时)的15%以上,理工农类专业在25%以上。继续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设立专项经费保障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搞好教师教育、生产实践、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校内外之间教学基地,逐步形成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的创新基地。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为我校实践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对规范我校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形成应用型大学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3.专业建设特色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志愿率、就业率是社会对高校办学的重要评价。近年来,学院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第一志愿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部分专业第一志愿率极高。在陕西省二批本科录取的同类院校中,我院近三年文史类专业第一志愿全满,学生报到率高。就业情况也是逐年递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院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在增加。各主流媒体对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服务作了大量报道。我们在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的统计后感到,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比较好。尤其提到: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思想品质好、务实、能吃苦、愿奉献;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适应能力强,开拓创新精神好。

专业特色培育进一步的思路

1.加快学科专业一体化,增强专业实力

我院在“十二五”规划中充分体现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一体化原则,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置于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中予以统筹考虑。规划突出专业导向,强化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建设、应用性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用的转化力度,将专业优势凝聚为学科优势;同时也强化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力度,促进优势学科转化为特色专业;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综合与渗透,发挥学科群、专业群的综合优势,增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和共生效应。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师资队伍、构筑创新基地、明确就业导向,围绕“陕西―西安十二・五规划”的产业群,在已有专业的基础上,加强学科群、专业群建设,实现我院学科专业的逐步一体化、整体化。

2.建立专业建设保障机制,提升专业内涵

落实教育部专业认证与评价制度,通过定期开展专业专项检查,建立专业建设检查评估制度,规范专业建设与管理,促进专业建设规划的落实,推动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保证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提升专业内涵。对新专业建设实行立项管理,保障新专业建设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新专业建设健康、有效、持续、稳步地开展。建立新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新专业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保证新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3.加大投入,重点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严格落实学院专业审批与建设的规划和相关标准,设立新专业开办专项经费,合理规划,保证新办专业教学经费的适时、足额投入;重点支持新办专业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购专业图书、期刊,夯实新办专业建设基础。加快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才引进、教师继续教育、与行业、企业、政府联合培养等方式,完善新办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加大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开放办学力度。

4.项目建设,特色引导,形成比较优势

制订新专业建设的项目管理制度,集中人、财、物及政策倾斜,加快专业建设;紧扣地方性和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加大与地方合作办学的力度,培育专业特色;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的系统改革,形成专业特色;以高质量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体现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鲍锋.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特色化理论的思考[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5).

[2]鲍锋.西安文理学院重点专业建设现状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3]侯立松.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J].辽宁教育研究,2005(12).

[4]殷志云等.地方商科类本科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湖南商学院重点专业建设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5]唐华生等.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特色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19).

[6]包丽颖等.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现状与调整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7]朱中华.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8]易荣华等.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9]吴劲松等.本科教育质量工程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及凝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6).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教务处 陕西西安

上一篇:中国民族声乐钢琴正谱伴奏的实现途径 下一篇:合作学习理论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