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10-02 04:06:42

关于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探讨

几年来,我校本着理念引领、循序渐进、规范运作、求实创新的原则,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重点,以彰显学生个性为亮点,注重领悟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质,在“综合”上下工夫,在“实践活动”中促发展,在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一、以管理促发展,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以全程、全员、全方位的规范管理做保障。

1.组织管理

我们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总体规划和目标,校长为组长,教导处主抓课程的实施与管理。还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研发小组,科研主任专项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和发展,及时进行反思与反馈,并细化各年级的活动目标和课程实施制度。

2.教师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以班主任为主,相关学科教师为辅,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学科课程计划、各年级的活动目标,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发挥自身的组织、参与、指导作用,防止盲目应付现象,增强安全意识,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危,凡是外出活动必须预先作好校外安全计划,报教导处审批。学校派安全员和辅助教师协助活动。

3.质量管理

综合实践课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和现成的活动模式可供借鉴。为保证活动质量,研发组经过反复研究实践,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设计与运作》要求,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这样一来,综合实践活动在保证课时的同时又提高了质量。

4.时间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时集中使用,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但要记入课时量。

5.行为管理

我校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行为基本规范,即活动准备阶段的教师行为,其目的是大大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避免教师指导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同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研究并设计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运作”。通过一段时间的验证,此结果能有效地指导教师在实施课程时的定位与目标,可操作性强,有一定的价值性。

二、统一规划课题的实施,推动课程向纵深发展

如前所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为使课程研究向纵深发展,我们对课程实施进行了统一规划,种属关系的框架式管理,分解式实施的模式,以提升课程质量。

具体做法是:对课程实施进行统一规划,种属关系的框架式管理,分解式实施的模式,使活动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初步构建了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格局。在课题研究成果的带动下,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了统一规划,实施“主从多元”的管理格局,“分解实施”的模式。(“主从多元”就是以校级规划为统帅,学年主题为主,班级围绕学年主题开展各类小课题活动为从。)在小课题选择时,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拘一格的多元化选题方式。主从又是一个分解过程,规划(学校)—主题(年级)—课题(班级)—专题(小组)—任务(个人),这样一来,活动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统一规划课题的实施,有利于推动课程向纵深发展,提升课程质量。

如:三年级结合学校规划《实践让我快乐成长》的活动要求,确立《走进春天》为本年级的活动主题。各班又把内容分解为:一班《叶趣》、二班《我们的朋友——燕子》、三班《春天的花》、四班《我眼中的春天》、五班《聆听春的絮语》等5个具体的实践活动课题。一班《叶趣》课题又分解为:叶子的种类、叶子的形状、叶子的作用、叶脉的线条美4个小组专题,小组成员结合小组专题,分配个人任务,开始实践活动,最后形成了活动日记、活动随笔、知识性手抄报、叶子粘贴画、叶子书签等成果。在指导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过程,认识自我,了解自然,真正体验了自身与环境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课程实施进行了统一规划,种属关系的框架式管理,分解式实施的模式,使活动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初步构建了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格局。

(作者单位 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中心校)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学要坚实主体教学 下一篇:中学英语课堂导入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