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2 03:47:02

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环境、心理、身体等几方面进行舒适护理。 结果 60例患者通过舒适护理,均好转出院。 结论 舒适护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舒适护理;心肌梗死;护理质量;心内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19-02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个性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舒适护理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的舒适为目标,是护理的最高境界[2]。本院心内科2011年3月~2012年1月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内科2011年3月~2012年1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43~82岁,平均62.5岁,均符合AMI诊断标准:(1)持续胸痛≥30 min;(2)常规心电图中至少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2.0 mm;(3)典型的心肌酶谱学改变;(4)首次发生AMI。

1.2 舒适护理干预

1.2.1 评估

AMI患者因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文化层次的不同,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况也有所不同。因此,要全面收集、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系统方面的资料,动态系统地评估,以满足患者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舒适护理。

1.2.2 创造舒适环境

病房应保持安静整洁,墙面及窗帘用淡绿色,从视觉上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各种监护设备要合理放置,避免杂乱无章,减轻患者的感觉负荷,并消除影响患者的环境刺激[3]。医护之间的谈话、走路、技术操作要轻,尽量减少电话、仪器发出的噪音。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经常主动巡视病房,满足患者的需求,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给患者以舒适的感觉。

1.2.3 心理的舒适护理

AMI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悲哀等情绪,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热情和蔼,并要严肃认真,说话温和又有耐心,简练清楚又有分寸,以免吞吞吐吐,引起患者的疑虑[4]。操作时要轻松熟练,有条不紊,在患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取得患者的信任,稳定患者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适时跟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使其正确看待疾病的过程与转归,消除恐惧焦虑等负面影响,保持良好心态。

1.2.4 保证患者身体的舒适度

1.2.4.1 保持的舒适由于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与侧卧位交替,可在后肩、膝下垫一软枕,为促进肢体舒适,协助2~3 h翻身1次,适当对患者四肢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以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妥善放置各种导联线,以免对患者身体造成不适。

1.2.4.2 提高睡眠的舒适度室内灯光要柔和,做好晚间护理,协助患者晚间热水泡脚,睡前及时排尽小便,指导患者进行促进睡眠的练习,使患者精神放松,安静入睡。在不影响疾病护理治疗前提下,保持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睡眠。严重打鼾的患者安排单间居住。患者睡前进食牛奶,可防止因饥饿影响睡眠,又起到促进大脑分泌血清素、放松肌肉、镇静催眠的作用。必须的治疗和护理操作应于患者自然觉醒时进行,以减少被动觉醒次数[5]。尽量把护理操作放在睡前进行,如使用心电监护,将声音调至最低。

1.2.4.3 疼痛的舒适护理疼痛现作为第5生命体征,是不舒服最常见而严重的形式。疼痛是AMI最早、最为突出的症状,剧烈疼痛可使患者烦躁不安,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引起循环高动力状态,使心肌耗氧量进一步增加。可协助患者取合适并教会患者减轻疼痛的技巧,如播放轻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等。

1.2.4.4 生活舒适护理保证患者口腔清洁,每天早晚给患者做口腔护理。告知患者低脂低盐饮食,少量多餐,饮食中适当增加粗纤维成分,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协助患者2 h翻身1次,病情允许情况下,给患者做温水擦浴,清洗头发,保持清洁卫生。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清洁,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2.5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还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与责任感,这是舒适护理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舒适行为,唤起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取得配合。同时在诊疗中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诊疗方案,减轻患者因经济负担引起的负性情绪,使患者真正体验生理与心理的最大舒适,有利于身心保持完美状态[6]。

2 结果

60例患者通过舒适护理,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0~12 d,患者满意率达99.5%。

3 讨论

舒适护理在临床的应用,充分证实了护理工作在医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它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满意度,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到了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军艳. 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5):85-88.

[2]陈晓菲, 张小芬, 虞慧君.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40-41.

[3]王延峰.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69-1370.

[4]牟宗娟. ICU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J]. 当代护士,2008,12:66.

[5]刘军艳. 舒适护理在98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139-141.

[6]王大娟. 舒适护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2,10(1):59.

(收稿日期:2012-03-07本文编辑:赵丽萍)

上一篇:产后抑郁症37例护理措施及体会 下一篇:蒙医本科专业生理学教学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