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

时间:2022-10-02 02:53:22

运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的特性入手分析了运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指出运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运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从而促进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03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16 [本刊网址]http://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运用先进的新媒体,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由于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运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新媒体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新媒体能够与互联网进行连接,从网上获得大量的信息、丰富的资源,并且能够将不同的学生、教师之间进行联系,能够彼此之间传递信息,同时,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吸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化,而大学生也更愿意通过新媒体自主地获取积极的思想言论、接受理论知识,了解相关的政策及动态。利用网络新媒体,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避免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枯燥而使学生产生反感。

(二)新媒体的便利性和即时性,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搜索自己最为关心的信息,并且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新媒体依靠网络,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信息的平台,大学生能够利用这一工具,进行学习、娱乐等活动。大学生不必再为了与他人交流而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是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即时与他人进行沟通,在这种新形式之下,大学生更愿意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能够对其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新媒体的多边形和互动性,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不同的人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字、图片等形式的资料。大学生能够通过新颖的方式接触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在娱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并且,由于网络交流的双向性,更有利于将大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由被动变主动,符合我国教育的本质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具有更多的发言机会,能够主动展示自己的思想,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运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对于新媒体的运用能力不足

当今社会时网络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交流的手段和平台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其所造成的信息传播的效果是其他途径无法相比的。大学生作为新兴的一代,对于网络信息了解较多,能够掌握网络上最流行的趋势。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由于受到自身学历、计算机能力、工作时间等各方面的限制,对于网络新媒体的掌握程度还比较欠缺,难以顺利地运用这些新媒体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的教育资源、网络平台的统筹整合力度不够

现如今,网络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繁多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网络平台也在不断地更新。我国许多高校也能够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资源,能够利用这些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教育资源的管理和教育平台的整合方面还未能做到令人满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新媒体带来的新兴教育方式之间的关系未能处理好,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工作之间未能达成统一,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混乱,反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较差

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性格等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一概而论。在网络新媒体大环境之下,大学生的个性更是有着很大不同之处,面对于大学生教育的这一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具有针对性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然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严重不足,对于学生的教育计划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轨迹,难以完成最终的教育任务。

三、运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载体建设原则

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是思政教育工作与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体现出了明显差别,而在此过程中,为了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载体建设工作的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载体建设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继承优秀传统和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并非是完全不可取,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而新型的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够取代传统教育模式中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部分,将两者进行结合,才能够形成更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多样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渠道来实现,而借助网络新媒体,则能够发掘出更为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但无论选择怎样的模式,都应当重视其系统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任何教育活动都以该系统为中心,才不会偏离最终的教育目标;大胆尝试和谨慎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网络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进行大胆的尝试,才能够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而对于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则是要进行谨慎的评价,才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网络新媒体仅仅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利用好这一渠道,也要谨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而不能重视新媒体而忽略的学生自身。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教育载体的继承与创新

重视新媒体在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并不代表者要完全摒弃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统载体,因此,在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应用新媒体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强化传统思政教育载体的建设,并在对传统思政教育载体做出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为新媒体作用的发挥创设良好条件。在此方面高校首先要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开展创新。时代在不断地变化,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原本的理论课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理论课的创新;其次高校要重视哲学与社会科学对思政教育的推动作用。通过哲学知识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哲学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使其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结合社会科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则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再次高校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大学生社团是一个将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合在一起的组织,社团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不可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社团的力量,使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加强交流,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高校有必要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枯燥的课堂教学,但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够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高校应当制定合理的教育制度,并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建设足够的大学生思想实践活动基地,进行实践活动指导,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五是高校应当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平台的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从心灵上给予学生关怀,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时毕竟的途径之一。高校应当建设供给教师和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使其能够平等对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将大学生培养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建设

运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使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备坚实阵地。在此过程中,高校首先要重视完善校园网络。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校园网络是学生获得网络信息的直接途径,也是运用各种平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高校应当不断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供学生查阅相关教学资料、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其次高校要加强校园论坛、微博、OO群等网络平台建设。如今,网络论坛、微博、QQ群等是学生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应当密切关注学生们在这些平台上的动态,并且建立起属于学校自己的平台,让学生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障碍;再次高校建设完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建设。大学生面对未来走向社会的压力,需要有良好的心理辅导,才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勇敢地面对未来。加强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建设,能够让学生敢于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倾吐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获得心理教师的帮助,解决所遇到的困难,避免学生在挫折中走上错误的道路;最后高校要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管理。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教育载体进行严格的管理。明确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使其做好网络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构建网络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合理评价。

综上所述,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新媒体所具有的优势也决定了在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对新媒体做出充分的利用,因此高校有必要对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策略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确保在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高校体育赛事市场开发研究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之基层职前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