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2-10-02 02:29:04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探究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综合心理护理。针对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焦虑及抑郁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乳腺癌根治术; 临床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6.34.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4-0061-02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多在绝经前后的妇女中发生,病变部位发生于腺上皮组织[1],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和护理。本文为探究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2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0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年龄30~60岁,平均(45±1.2)岁;病程1~2年,平均(1.5±0.3)年。对照组年龄35~65岁,平均(50±2.1)岁;病程1~3年,平均(2.0±0.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对比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经进行乳腺癌根治术;(2)获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同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患者;(2)肝、肾功能不全者;(3)代谢紊乱、药物过敏者;(4)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5)哺乳期及妊娠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主要包括:遵医嘱进行各项基本治疗和护理、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测等,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3.1 对患者心理干预 乳腺癌患者由于长期遭受病痛折磨,容易产生焦躁情绪,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沟通交流,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关于此类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对患者进行相应讲解,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减轻紧张情绪;家属也应加强对患者的关心照顾,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利于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恢复。

1.3.2 加强对家属的心理干预 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家属的支持和鼓励,能够使患者增加信心,在治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患者家属尤其是丈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时刻保持积极的状态,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

1.3.3 环境护理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医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专门病房,为患者提供相对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病房内温度和湿度适宜,多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可适当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有利于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

1.3.4 实施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及家属入院前缺乏有关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容易导致管理不当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掌握基本的疼痛管理知识及各种注意事项;嘱咐患者要合理应用止痛药物,以免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影响生命健康;科室相关领导可组织科室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专业指导,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防御危险因素的意识,远离各类不良因素的影响。

1.4 观察指标

(1)^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2)比较两组生存质量状况;(2)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80例,满意20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度100%,对照组非常满意60例,满意30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外上象限出现无痛性肿块,晚期出现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皮肤卫星结节及溢液、回缩等[2-3]。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发生发展受绝经年龄、月经初潮年龄、第一次怀孕年龄、口服避孕药、绝经后补充雌激素、遗传因素及其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4],病情复杂,病情发展较快,加强对乳腺癌的有效预防尤为重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愉快、加强身体锻炼、建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各种乳腺疾病等[5]。乳腺癌疾病一旦发生,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作为临床常见的护理内容,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一定临床价值[6]。

传统早期护理工作中,主要是依据医生的医嘱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其护理人员是比较被动的,同时不能从各个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服务,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有效恢[7]。加强对患者的综合心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各种不良情绪,使她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快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8]。

本文通过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进行探究,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31.1±4.2)分、(32.3±6.1)分,对照组分别为(38.2±5.3)分、(39.2±6.1)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100%)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 生存质量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可以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等不良反应的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丽娜.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焦虑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1):82-84.

[2]夏小芳,练玲玲,徐民,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126-129.

[3] Kim J Y,Jung S Y,Lee S,et al.Phase 2 trial of accelerated,hypofractionated whole-breast irradiation of 39 Gy in 13 fractions followed by a tumor bed boost sequentially delivering 9 Gy in 3 fractions in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ogy, Physics,2013,87(5):1037-1042.

[4]潘伟琴,叶新青,蒋奕,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75-78,81.

[5]李茜,刘敏.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31-32.

[6]张振红,贾巧玲,王海荣,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248.

[7]郑启越,何德荣.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4):9-10.

[8]李小艳,任素平,张晓霞,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122-123.

(收稿日期:2016-08-08)

上一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分析 下一篇: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