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评价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2 12:59:30

发展性评价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 职业教育力求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项目标的有效落实,班主任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发展性评价,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学生恢复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seeks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master teachers can create a new pluralism, development, encouraging talent evaluation systems, and take various effective measures to make students restore self-esteem, self-confidence, establish the correct values, outlook on life,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demand for talent in the new situation.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发展性评价;学生

Key word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developmental evaluation;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250-02

1 多元智能理论是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为人才差异化评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每个人都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等。每个人具有这八种智能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使得每个人的智能特色也不同。人与人相比,只是每个人具有的智能组合不一样,没有谁聪明与否的问题。因此学校里面没有“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一个人的智能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学习和知识积累因素,还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每个人智能的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有的早年成才,有的却大器晚成,所以过早地给人定位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应用发展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

2 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特征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评价。它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不重视目前的结果;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不重视发展的一样;它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不重视精确的结论;不是为了选拔尖子,把学生分出优劣,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有激励的作用,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只有这样才能在评价过程中实现以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发展性评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2.1 发展性评价应立足评价目标与学生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职业学校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方向,也是学生努力的方向。同时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发展性学生评价立足两个目标的一致性,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实现教育目标。

发展性学生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不是仅仅为了给学生定一个等级或者给出一个分数,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动态分析,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2.2 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进步的过程

在职业教育中获得知识的过程比所获得的知识结果更重要,因为如何获得知识,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将决定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性评价强调通过关注和影响学生的各个发展过程的具体环节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在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终了时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而是既要关注学生的每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其学习过程。

2.3 发展性评价是以多元评价方式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的要义是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素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不能仅仅通过通过教师评价和书面考试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进步和变化。比如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方式可以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评价工具可以用观察、交谈、作品和试卷考试等。

总之评价学生要多尺度、多角度、多维度,教育评价不能是只有分数说了算。只有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4 学生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每个学生除了学业成绩之外,都是有差异的,在心理、生理、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在职业技能方面可能各有所长,这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成长速度和目标都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行行出状元,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成为技能型人才。发展性评价正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扬长避短,甚至在某项技能上“畸形发展”,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承认学生的差异,相信学生的潜能,分析每一个学生,进行“对症下药”式的评价,学生才会生动活泼地发展。

3 做好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策略

3.1 教师要给每个学生确立合理、积极的分阶段目标

该目标既要富有挑战性,也不能难度过大,如同摘桃子跳起来能摘到,通过努力可以成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过程运用这一策略,取得预期效果。

江同学平时对自己要求不高,作业比较马虎,写字潦草,上课时有违纪现象,成绩一般。在给他制定阶段发展目标的时候,笔者曾经单独找到他,针对他的学习,跟他一起商量制定出了这个他认为有可能达到的目标把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字写好。努力方向制定好之后,与课任老师联系,时刻关注他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给予反馈,重点在于激励与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江同学的字明显有了进步,同时课任老师的表扬让他决心在下一阶段的努力中争取改善上课的学习习惯。虽然这种进步相对其他同学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江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有成功感,带动他做其他事也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学期结束时任课老师、家长、其他同学对江同学进步都给予一致肯定。

3.2 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学生,多作激励和正面引导

学生做了好事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如果犯了错误,有不足之处也应该及时批评指出,以免时过境迁,失去效果。多正面激励,少负面评价,尤其对不合群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与教师逆反的学生,要更多地给予他们以帮助和鼓励,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期望,增强其学习和改正错误的信心。

3.3 教师要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

如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聊天,在学生周记上写批语,召开主题班会,与学生单独谈话,通过QQ、微信等网络手段进行交流等。教师了解学生的渠道是非常广泛的,沟通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不能只局限于学习方面。师生双方在评价中要达成理解。教师要用真诚对待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师生之间能坦诚相见、畅所欲言。教师要具有同情心,多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看问题,学生如果有不同意见应该让他们尽量表达出来,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4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过程

4.1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把职业素质分为:道德素养、学习能力、社会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人与特长等六个维度,在具体操作中,六个维度的发展目标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可列举若干关键表现,在这些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评定。

4.2 职业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阶段性评定等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六个维度分别用优、良、还需努力三等级呈现,同时标明此阶段学生各个维度的发展趋势;二是综合性评价。学期末根据阶段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并突出学生的进步、特长和潜能。阶段性评价以学生本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组成;综合性评价以学生本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小组评价组成。

4.3 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步给学生下发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细目表、自评及教师评价表及家长评价表。首先让学生对照细目表,结合自己开学以来的表现,对自己六个维度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价,然后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也给出公正的评价。家长评价表由家长填写,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第二步让本班同学写出熟悉的三位同学的优缺点。老师根据同学评价、学生自评、家长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跟学生一起制定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并制定发展记录卡,让学生自行记录下这一阶段中进步的表现,并由证明人签字。

第三步一阶段结束后将学生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同时再让学生进行自评和教师评价,结合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再制定下一阶段学生的努力方向。这一过程反复进行,不断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

第四步学期综合评价。根据本学期以来学生的表现,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来给予学生本学期以来的总评。

通过分析当前状态,教师了解,学生认可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做出第一次评价,再提出期望,引导学生新的发展目标,不断促进,逐步发展。

5 结论与讨论

在班级中实施发展性评价不是替代学生操行评定,更不是把它当作惩戒学生的途径与手段,要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导向、诊断、改进、激励的功能,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主发展。发展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以促进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逐步发展为目标;发展性评价由教师、家长、同学、学生自己全员参与评价,发展性评价重改进轻甄别,重激励轻选拔,重过程轻结果,重全面轻单一(成绩)从而克服了传统评价产生的弊端,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李建平.今天,我们怎样评价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3(07).

[3]蒋乃平.社会能力训练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4]刘光霞.中小学学生评价技巧集粹[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2.

[5]董奇.有效的学生评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

上一篇:丰田无线充电技术梦想照进现实 下一篇:论辛弃疾23首《贺新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