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CTA护理分析

时间:2022-10-02 12:45:03

蛛网膜下腔出血CTA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cta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3月份到2012年3月份收治的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头颅扫面以及CTA检查,并落实CTA检查前后的护理措施。

结果:患者经过CTA检查以及准确诊断,并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

结论:经过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CTA检查前后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CTA 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79-0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颅内血管先天性动脉瘤、动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等的影响,导致患者的血管破裂,从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而言,尽早地对其病因进行确定,并采取有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在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多层螺旋CT也开始不断得到发展,CTA技术开展逐渐应用到颅脑、颈部及四肢的检查。在CTA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康复出院[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3月份到2012年3月份收治的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范围为42岁到80岁,平均年龄为57岁。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出现头痛并间歇加强,其中27例患者伴随有一过性意识障碍,有8例患者伴随有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患者经过头颅CT扫描,结果显示脑池内高密度铸型或脑沟裂内线状高密度影、条带状高密度影。有18例患者经过CT检查结果显示为出血破入脑室,有7例患者存在脑实质血肿。

1.2 检查仪器和检查方法。CT设备主要采用西门子16排CT机,采用Ulrich medical德国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使用非离子造影剂碘帕醇,成人注射1.5-1.8ml/kg,速度4ml/s,注射方法采用肘前静脉团注法。

1.3 图像处理。利用局域网将原始薄层数据传输给工作站,并引进容积再现技术、表面遮盖显示技术、多平面重组技术以及曲面重组技术等处理技术,并对图像进行切割和旋转,从而使患者的血管以及病灶得以显示。相关人员需要对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同时医师进行治疗。

2 结果

经过CTA检查结果显示,有10例患者存在前交通动脉瘤,有4例患者存在血管畸形,有5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段管壁多发钙化及相应管腔狭窄,有4例患者存在右颈内动脉段与后交通动脉瘤,8例患者为其他部位动脉瘤,有4例患者没有显示动脉瘤。检查过程中,没有出现造影剂渗漏事件。有24例患者出现面部潮红以及一过性热感。5例患者出现小幅度荨麻疹。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病例。

3 护理方法

3.1 心理护理。疾病会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患者一般表现为紧张、不安以及恐惧等心理反应,出现焦虑和沉默现象。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对患者的病情以及疾病的知识进行讲解,从而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不安的情绪。另外还需要保持患者护理环境的舒适和卫生,交流过程中态度保持亲切温和,动作保持轻柔,从而拉近护患关系。

3.2 CTA检查前护理。患者在进行CTA检查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说明造影剂的作用和功效。存在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饮水,水量控制在400毫升左右。对于存在饮水困难的患者需要进行生理盐水静注。除去患者扫描范围内的金属物质,防止CTA检查受到影响。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了解,对于存在碘过敏反应阳性、急性出血性疾病以及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则不宜进行增强扫描。对于存在心、肝、肾、肺功能障碍以及全身状态衰竭的患者,则严禁进行增强扫描。患者同时需要进行同意书的签署。使用21G留置针将非离子造影剂注入患者肘前静脉,按患者体重计算剂量,并对患者进行15分钟到20分钟的观察。开通高压注射器,并备好造影剂以及生理盐水,将内外管进行有效连接。

3.3 CTA检查过程护理。患者仰卧于扫描床,固定其头部,对扫描区域进行确定,扫描过程中询问患者身体情况。将留置针与高压注射器外观连接,将20毫升左右的造影剂及20毫升的生理盐水先后注入,滴注速度控制为每秒4毫升,并对患者的临床反应进行密切观察。造影剂注射后,跟据触发时间计算全程扫描时间,将余下的造影剂进行快速静注。

3.4 CTA检查后护理。患者检查后,护理人员需要询问其反应,并进行20分钟的观察,无不适反应则可送回病房。对存在热感以及荨麻疹的患者,需要在送回病房3小时内多加喝水,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和汇报,对患者进行吸氧和保暖护理。使用5毫克的地塞米松进行静注以及使用25毫克的盐酸异丙嗪进行肌注。

4 讨论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而言,CTA检查能够对患者尽早做出诊断,并进行有效干预,对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CTA检查前后以及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落实有效的护理,从而使患者的检查得以顺利完成。

我院对收治的35例患者进行了CTA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普及[2]。

参考文献

[1] 张风,黄志鹏,陈松清.16层螺旋CTA在颅内血管性病变诊断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1):13-14

[2] 王书彩,王亚芹,孙芳毅,朱希燕,郝巧.水化治疗对增强CT检查高龄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17):121-123

上一篇:从突发晕厥到猝死―Brugada综合征 下一篇: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