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教学相长

时间:2022-10-02 12:01:48

以生为本,教学相长

【摘 要】在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为了达到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教师因地制宜的实施教学活动十分重要,教学过程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教学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教学;分层教学

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万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题记

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位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孔子认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在现实的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针对每一位学生,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评价标准”的现象,学生发展不平衡,教育的实效大打折扣。而“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教授同一教学内容时,依一个班级优、中、差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施教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着力解决,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智力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提高,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第一,教学目标的分层

数学教师要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分层教学目标,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个性差异、分清学生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做到心中有人,从而因材施教。要以“立足全体,以生为本,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以数学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

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学困生达到①②③;中等生达到①②③④;油灯生达到①②③④⑤。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学困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中等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优等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第二,教学内容的分层

分层次教学的课堂,要利用知识迁移的规律,恰到好处地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与其密切联系的新知识。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置悬念,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类型采取不同的复习引入。当新知识引出后,应及时出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对目标做适当说明或解释,以引起学生注意。

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必须以中等生为基础,同时兼顾其他两层,要注意调动各层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在教学高一的"函数概念"过程中,要求学生复习相应的旧知后,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①什么叫函数?映射?②为什么说:"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③为什么说:"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④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它们有何特点与关系?⑤你能从映射的角度重新定义函数吗?⑥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然后让学困生回答①②题,中等生回答③④题,优等生回答⑤⑥题。通过提问解答,既复习了旧知识,让学生见证概念的形成过程,又基本上弄懂函数的概念。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遵循,明确主攻方向,把主要精力放在适合自己层次的那部分知识的学习上。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内容的设计都要兼顾各层次学生思维能力的现状。

第三,课堂提问的分层

课堂提问既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要筛选不同的内容,做到分层次提问。对学困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基本的问题,不论回答的对或错,都应鼓励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对优等生,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有时对他们故意施加压力,训练其能力。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即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识记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角色意识,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达到个体的发展,整体的优化。

第四,布置作业的分层

课后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选择作业题时,要适当扩大习题跨度。分层次布置的作业,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等几种,必做题和选做题结合。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作题只要求优等生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布置课后作业切勿一刀切,否则会使学困生吃不消,导致抄袭作业;优等生吃不饱,挫伤积极性。为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的放矢地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

分层教学不是将学生生硬的分类,更不是给学生“贴标签”,鼓励学生由学困生层次向优等生层次流动,学生学习有了动力,教师的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钱贵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任常松.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小学识字教学心得 下一篇:从“富二代三部曲”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