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企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与路径优化

时间:2022-10-02 11:08:28

大连企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与路径优化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起源于2009年,经过2010年和2011年两次扩大试点,目前已覆盖到全国,境内所有企业都可依法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境外地域扩展到所有境外国家和地区。大连市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是东北地区最早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全面铺开,有效满足了大连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不仅给大连企业,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大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为外贸企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一)大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迅速开展

国务院于2010年4月28日批准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地区,大连市正式进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时代。从自身来看,大连的对外贸易结构为大连市全面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连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拥有一大批在产业链中居重要地位的企业,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对外贸易十分活跃。

迄今为止,大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共有3347家,包括大连科力尔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大连中岛精管有限公司等。数据显示,大连市目前可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的银行达34家,占总量的91.9%。已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近800家,累计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约6.5亿元。与大连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的境外国家和地区已达42个。截至2012年末,大连市已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金额353.47亿元。其中,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219.35亿元,跨境人民币资本交易金额134.12亿元。已开展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包括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及经常转移、海外代付、股东贷款、股权转让等10余种业务类型。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的境外区域已覆盖伊朗、香港、日本、美国等34个国家和地区。

由图1我们可以发现,大连市自2011年5月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历了从大震动到基本平稳的过程,且从2011年7月份开始稳步上升。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外贸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1.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贸易风险。以前,国内企业进出口只能以美元或第三方货币结算,但随着汇率的波动,企业的实际营业收入也会出现相应的波动,给企业实际贸易额和收益带来不确定性。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施后,由于人民币是企业的本币,如果合同计价与企业生产经营中所用的货币相一致,企业在合同签订前就能够切实了解交易的成本和收入,从而提高贸易决策的有效性,防范汇率风险。中燃航运(大连)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家受益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企业。2012年,人民币汇率呈现明显的双向波动,汇率走势难以预测,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难度明显加大,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在招商银行大连分行的帮助下,该企业积极与境外交易对手协商,主动将出口收入由过去的美元结算改为人民币结算,此举每月为企业节约汇兑成本达几万元。

2. 降低兑换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使用美元及第三方货币结算,存在着各自本币兑换为第三方货币再进行结算的二次兑换成本,而改用人民币结算,就可以节省二次兑换成本。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成本比以外币结算的交易成本平均低2至3个百分点。根据辖内银行测算,大连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企业节约成本约3000万元,跨境人民币资本交易节约成本约3.3亿元,合计节约成本超过2%。跨境人民币业务成为大连市企业融资新渠道,为企业走出国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3. 简化业务流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规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大连的开展,中行特地制定并执行《大连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操作规程实施办法》,《办法》中对大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程序进行了规定:即试点企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纳入外汇核销管理,办理报关时无需向海关提供外汇核销单,并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办理货物退(免)税时无需向税务部门提供核销单。这极大地简化了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

4. 降低企业费用,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当企业在贸易中以非本币进行结算时,通常为规避汇率风险而委托银行进行衍生产品交易,交易费用约占企业营业收入的2-3%。因此,为控制汇率风险,企业承担了大量的外币衍生产品交易的费用,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或财务支出。在使用人民币结算后,由于选择本币作为结算货币,企业无需再使用各类汇率避险工具,可大大减少这类支出,降低财务成本,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5. 方便企业开拓周边国家出口市场。大连地理位置毗邻日、韩等国,可以说地理优势明显,且主要贸易伙伴为日本、中东、东盟、韩国和中国香港,其中东盟和中国香港占比近20%,这种贸易结构恰恰符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应用范围,可以说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在大连的开展为大连市外贸企业开拓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提供了历史新机遇。

二、大连企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存在的障碍

(一)大连企业人民币结算动力不足、意愿不强

获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资格的企业在大连共有3347家,然而真正实施以人民币结算的企业仅仅只有近300家,所占比例不到10%。企业人民币结算动力不足、意愿不强,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人民币结算的好处,另一方面源自于大连独特的贸易结构。据统计,大连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总额的70%,这一贸易结构特点,极大地影响了人民币结算在大连的开展。加工贸易中,企业进口来源和出口目标常常是同一个主体,因此往往根据进出口金额进行抵扣,只支付差额。尤其是来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几乎是完全支付差额(加工费)的结算方式。由于加工贸易的附加值低,因此对应的差额比较小,采用人民币结算无利可图,或者利益极低。

(二)对手企业对于人民币接受程度不高

大连交易对手一般以日本、欧美、加拿大客户为主,大部分的客户使用人民币结算意愿不强,一方面源自于客户觉得用人民币结算过程麻烦,而汇差利润又不太大。例如大连一日本客户,由于境外人民币业务网点的限制,对方若想采用人民币结算,需驱车几十公里到东京都千代田区有乐町的一家银行才能办理。欧美和加拿大的客户同样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人民币汇率看升不看贬的情况下,外国客户都不会愿意用人民币结算。

(三)出口产品层次低、可替代性强,企业议价能力有限

大连以加工贸易为主,自主品牌少,核心技术缺乏,产品可替代性强。以服装产品为例,大连服装企业这几年受到印尼、泰国、马来、新加坡等新兴国家冲击,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在商品议价以及货币结算方面往往没有决定发言权,一提出人民币结算,欧美日客商往往不同意。再加上现在国际市场主要是买方市场,为了能够留住客户,只能以方便客户为主。

(四)金融服务支持不到位

大连市目前可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的银行达34家,占总量的91.9%,但大部分可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商业银行还仅仅停留在办理业务的阶段,相关金融服务支持不到位,比如清算的网络不开阔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开展,还需要发挥金融服务的独特作用,让企业获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政策的便利,或通过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感受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实惠。但大连各大银行的金融服务支持还不到位,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大连企业利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路径优化

第一,提高企业人民币结算积极性。要想提高企业使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首先必须让企业认识到使用人民币结算是有利可图的。这需要政府联合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比如组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培训班或者讲座。其次,调整大连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结构。

第二,扩大客商对人民币结算的认同度。交易对手是否认同人民币结算直接决定了人民币结算能否实现,既然欧美等国家或地区很难接受人民币结算,大连企业就应该以容易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国家或地区作为切入点,寻找突破口。大连坐落在辽东半岛最南端,主要贸易伙伴为日本、中东、东盟、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其中东盟和中国香港占比近20%,且大连地理位置上与日韩等毗邻,从中我们发现大连的主要贸易伙伴基本上都是属于中国周边地区或者较易接受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因此大连企业可以首先从日本、中东、东盟、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区的贸易伙伴中寻找人民币结算突破口。

第三,采用适当的货币结算策略。在对外贸易交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企业需要采用适当的货币结算策略。当需要从国外进行采购及进口的时候,更多的选择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强,采用人民币结算国外客商乐于接受。当作为出口方时,如果我方出口的商品属于供大于求或者附加价值较低的商品时,我方在决定计价货币上可以说话语权很小,如果对方选择的结算货币币值稳定或坚挺,则我方可以接受对方建议;如果对方选定的结算货币币值波动较大,会给我方带来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我方可以考虑在其他方面进行适当的让步,以换取以人民币结算。如果我方出口的商品属于供不应求的紧俏商品或高科技产品,此时由于我方在交易中地位相对较高,谈判能力较强,在此种情况下,完全可以选择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

第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大连出口产品中大部分产品科技含量低、可替代性强,这大大降低了大连外贸企业谈判能力,计价结算货币选择权基本旁落。因此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成为人民币结算的根本出路。首先,企业应增加更新产品机械设备预算;其次,引进高科技人才,增强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由可替代性强变为很难替代甚至不可替代;最后,做好产品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比如通过国际及国外先进认证体系,ISO9000及ISO14000认证。

第五,全面提高银行的人民币结算服务水平。银行人民币结算服务水平直接决定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展的成败,因此,必须全面提升银行的人民币结算服务水平:一是银行应持续组织培训活动,针对银行一线业务人员举办培训和竞赛,以竞赛形式提高相关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如人民银行大连中心支行于2012年10月18日-19日举办了大连市跨境人民币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二是银行应不断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的资产管理方案,增强交易对手人民币结算意愿,消除客户对人民币风险预期,假如境外交易对手持有人民币头寸,只要金融机构配置一些人民币优质资产,就可以成为我国进出口企业在商务谈判中的筹码。三是提供专业化的银行结算服务,将传统的国际贸易外币结算服务扩大到人民币结算服务里面来,既要提供一些专业化的银行结算服务,同时也要建立网上结算服务,推进快捷便利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参考文献:

[1]朱启松. 外贸企业如何利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J].对外经贸实务.2010,(09).

[2]杨森.“后危机”时代人民币主动国际化政策研究[J].世贸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05).

[3]万鸣高.人民币国际化研究-基于历史经验角度[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0.01.

[4]董琴. “后危机”时代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路径研究[J].经济导刊.2011,(09).

上一篇:浅淡手术治疗生猪脐疝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下一篇:高寒山区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