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填充墙墙体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02 11:02:53

【摘要】从材料、施工、不均匀沉降等易引起填充墙墙体开裂的原因进行宏观分析,并重点从材料使用、施工方面入手,阐述了填充墙开裂控制措施,希望对填充墙开裂防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填充墙,开裂,原因,防治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结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但是框架―剪力墙、框架结构仍然是目前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填充墙作为框架―剪力墙、框架结构主体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通过众多房屋墙体质量问题研究分析,墙体开裂是目前填充墙的主要问题,虽然许多裂缝很小,但是由于影响了墙面装饰的美观,而且不少外墙出现裂缝后都会产生渗水,影响正常使用,给许多业主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填充墙裂缝的质量问题应认真采取防治措施,为此分析了填充墙墙体开裂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1影响填充墙墙体开裂的原因分析

1.1填充墙墙体开裂易发生的部位

填充墙墙体容易产生开裂的部位主要是:混凝土梁、柱与填充墙交接位置;不同强度等级的砌块混砌的交接位置;长度较长的填充墙;填充墙上管线埋设位置;填充墙上临时施工洞口四周;砌块质量差、砌块强度低的位置。

1.2填充墙开裂原因分析

1.2.1砌体材料自身的原因

1)填充砌块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不同。填充砌块与钢筋混凝土两者的物理性能有显著差异,如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r=10~14×10-6m/(m・℃),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线膨胀系数r=8×10-6m/(m・℃),在温度变化时两者变形不一致,造成了在两种材料结合处的裂缝。2)砌块干燥收缩的影响。砌块出厂时的含水率较高,以后逐渐干燥而收缩,造成体积不稳定。这时如果将刚出厂的新砌块随即砌筑,或因随意堆放遭受淋雨,填充墙砌筑后会因砌块失水、体积收缩而出现水平及垂直裂缝。3)砌块质量差、强度低。由于砌块强度较低,有的外形尺寸偏差较大,砌块质量不合格,会造成砌体的灰缝宽窄不一,抹灰层厚薄不均,引起收缩变形不一产生开裂。4)填充墙砌体砂浆强度不均匀和存放时间过长。在砂浆搅拌过程中,搅拌不均匀,导致砂浆强度偏高或偏低;一次搅拌砂浆量过多,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存放时间过长,造成砂浆开始初凝,使用时砂浆的强度将会有很大降低,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导致灰缝位置开裂。

1.2.2施工方面的原因

1)填充墙垂直度、平整度差,抹灰厚薄不匀。填充墙砌筑前未按规范要求放线、设皮数杆,砌筑时未严格控制垂直度和平整度,使得抹灰过厚或厚薄不匀,造成抹灰砂浆收缩应力较大或不均匀,墙面抹灰层产生开裂,影响外观。2)填充墙灰缝饱满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灰缝不密实或有空头缝,减弱了砌体抗压、抗剪、抗拉的能力,易导致填充墙开裂的产生。3)砌块的排列设计不合理。施工前不做砌块的排列组砌设计,施工过程中随意砍凿,造成上下砌块的搭接长度在某些部位偏短,施工时如未按规范要求加设钢筋网补强,会使墙体产生开裂。4)填充墙砌筑时一次砌筑较高或砌到梁下时未有停Z时间,未充分让砌体自然徐变沉降收缩,造成灰缝因受到过大的压力而变形、开裂,导致灰缝厚度减小,降低填充墙的施工质量。5)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的拉结未严格按构造要求设置,未形成可靠拉结和有效约束,为以后开裂埋下伏笔。6)填充墙上留设的临时施工洞口位置和大小不符合要求,且对临时施工洞口补砌时堵砌不彻底,达不到施工质量要求,容易产生填充墙局部开裂。7)在已经砌筑完成的填充墙上开凿进行水电安装时,会破坏墙体,在随后的补砌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补,导致填充墙开裂。

1.2.4其他方面的原因

1)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开裂。由于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或者梁的弯曲变形过大引起填充墙内部产生过大附加应力,填充墙内各部位竖向位移不同使墙体内产生竖向剪切应力,与填充墙自重应力复合形成斜向主拉应力,使填充墙上产生与之垂直的开裂。

2)温度变化产生的开裂。由于材料之间的线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在温度变化时,材料之间的收缩、膨胀不一致,在材料之间或材料内部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材料抗拉能力时,就会产生开裂。

2防治措施

2.1材料使用方面

1)应优先选用与混凝土结构线膨胀系数相一致,吸水率较小,材料强度较高的砌块作填充墙的砌体材料。2)严格控制砌块材料,进场时对其质量证明材料、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等进行检查,砌块存放场地要平整、干燥、避免浸水,按不同批次、规格、等级分垛堆放整齐,严禁暴晒、雨淋及冻胀,以防破损。3)严格控制砌筑砂浆配合比,控制好搅拌和使用时间,选用合格的水泥和砂。

2.2施工方面

1)填充墙砌筑前进行放线、立皮数杆,控制好填充墙砌筑质量,保证墙体平整度、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保证灰缝厚度一致,砂浆饱满,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抹灰前清除基层表面尘土、污垢、油渍等,浇水湿润,并找规矩、做灰饼,控制好每层抹灰厚度,填充墙与混凝土柱、剪力墙、梁交接处均需钉挂热镀锌钢丝网,内墙每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外墙不小于250mm,高度至结构梁底止;填充墙与柱交接处严格设置拉接筋,拉接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2)控制填充墙砌筑高度,每次连续砌筑高度不超过1.4m;当填充墙砌至结构底部时,留出30~80mm的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塞实或用立砖斜砌顶紧,两侧和中部三角形空隙用干硬性膨胀砂浆填塞、补砌紧密。3)填充墙砌筑前应根据墙体尺寸将砌块进行实地排列,考虑砌块上下搭接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当搭接无法满足要求时,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φ6mm的钢筋或φ4mm的钢筋网片加强,长度不小于500mm。4)轻质填充墙墙长大于5m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且墙顶与梁应有拉结;当墙高超过4m时,应于墙体半高处设置高度不小于120mm的钢筋混凝土腰梁;填充墙无约束端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与填充墙拉结筋数量、规格、间距、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5) 电线管、管道敷设时使用专用镂槽工具,镂槽宽度、深度要与管线吻合,铺管后再在管上用钢丝网片加强,网片宽度应跨过管槽边150mm。6)临时施工洞口补砌时,洞口周围砌块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再用与原填充墙相同的材料补砌严密。

2.3其他方面

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采用合适的基础形式,在建筑物高差、荷载相差悬殊的相连部位设置变形缝,设计上对建筑物的体型进行合理布置,施工过程中加强地基的承载力控制,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2)外墙、屋面选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施工过程中加强保温工程质量控制,避免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开裂。

3结语

防治填充墙墙体开裂,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进行填充墙墙体开裂防治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抓好施工过程的管理,根据结构、材料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预防和解决。实践证明,只要严格执行规定,做到事前、事中控制,消除填充墙开裂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GB50924―201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DB34/1659―201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S].

[3]王伟成,高利甲.框架结构填充墙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0,37(30):138―138.

上一篇:混凝土结构中常见裂缝及预防处理 下一篇:关于石油注水开发的几个问题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