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中学计算机教学新方法

时间:2022-10-02 10:45:48

如何落实中学计算机教学新方法

摘 要:经过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不断创新与改革,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与以往不同的是,改革后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中心,更加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讲述了目前的中学计算机教学状况,关于怎样提高中学生计算机教学的效率,如何培养学生对此专业的兴趣,以及怎样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授教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能供同行研究、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计算机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在中学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及指导作用。中学计算机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诸多的教学问题,尤其是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僵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计算机的教学改革。在新课改下,积极构建中学计算机有效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并依托积极的内外因素,形成科学有效的计算机教学,进而推动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发展。

1 以兴趣为导向,迎合学生的个性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尤为突出。中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都是有效教学的有力因素。所以,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为导向,针对中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性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等,都可以有效地利用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因素,实现计算机的有效教学。在新课改理念下,中学计算机教学呈现出新的面貌,强调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在落实兴趣导向性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教学目标不仅要有认知目标,而且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内容也要体现并贯彻。

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现计算机全面教学

计算机是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在理论部分的教学中,生硬的知识讲授,缺乏实践支撑的理论教学,势必会造成计算机理论教学处于孤立的形态,偏离了计算机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半苦恼理论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太小。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实践教学部分,硬生生的将理论与实践相剥离,致使孤立形态下的理论教学,无法得到实践教学的“诱导”因素。所以,教师在计算机教学,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是相互依托中实现计算机全面教学。实践教学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因素,而理论教学是保持学生积极学习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在新课改下,理论与实践都有着明确的教学定位与地位,切实统一好理论与实践教学,既考验教师素质与能力,也是新课程下,计算机教学改革不断前进的需求。

3 优化课程设置,实现课程教学科学合理化

中学计算机课程以基础知识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尤其是一些相关的语言教程、操作系统软件等,都需要学生实践操作。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处理讲解与实践的关系,既不能只讲解不上机,也不能只上机而不讲解,或两者随性的开展,这样的教学方法都是不科学合理的,也不符合计算机教学目标。对此,优化计算机课程设置,把握好上机课与理论课的时间,从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言,两者的时间比例把握在 1:1 比较适宜。这是因为,1:1 的上机与理论课的时间,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并增加了实践与教学间的紧密联系。而理论教学的开展:一是帮助学生在逻辑上进行梳理,强调知识原理的讲述;二是总结上机操作情况,并针对实践问题及错误进行指导处理。

4 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师生“教”与“学”的主体作用

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注重自己教案的单纯或流于形式的设计,而对于自己具体的“教”却很少涉及,并且对于学生的“学”缺乏全面的考虑。我们知道,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强调教与学的主体地位,是明确教学角色,优化教学方法与认识,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情形。新课改下,师生的“教”与“学”发生了转变,不再是教师主导,教师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再是灌溉式的教学,而是多元化的教学形态,实现学生的全面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边教学边总结”,在总结中改进教学思路与方法,进而优化教学的“教”,提高学生的“学”。中学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仍需广大教师的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的有力支持。同时,学生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是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所需特别注意的方面。当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生本理念等,都已在不断地渗透并落实,但并非一两天就可以实现教学的革命性变化,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长久的贯彻坚持,并作为一项长远的任务。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中学计算机教学有着较大的改革与创新,但也同时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僵化等问题,不利于计算机有效教学的开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改革重点之一,仍在有效教学方法的形成,并充分考虑课程特点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才能实现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继红.浅谈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9(9)

2 高波.浅谈新课改下计算机的教学方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1)

3 张小红.新课改下中学教学方法之探索[J].科教导刊,2010(6)

4 徐鹏成.中学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个方法[J].神州,2012(12)

上一篇:探寻阅读教学本位,品味快乐语文课堂 下一篇:构建课外阅读训练体系,推进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