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10-02 09:26:27

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本文总结了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

College Comput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Study

Peng Yang

(Sichu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hengdu610073,China)

Abstract:The college computer educ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in order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must be reformed.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eaching university computer,and proposed a reform proposal.

Keywords:College;Computer education;Problems;Reform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在各个企事业单位得到广泛的使用,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计算机已经成为他们必须学会使用的工具之一,否则就可能被时代淘汰。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比较陈旧。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使用的普及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计算机领域的竞争使得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平均三个月就会有技术方面的革新,平均六个月就会有整个平台的革新,这就需要作为教师去适应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但是目前,计算机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计算机概论、系统操作、网络基础、应用软件几大方面,虽然知识结构设计的比较合理,但是内容相对保守陈旧,没有涉及到现在最常用的办公室软件,还有基本的电脑故障的维修、路由器的使用等等,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计算机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因为计算机和英语是分不开的,有很多专业术语都是用英语表示的。但是由于计算机教师都是理工科出身,很多教师的英语水平相对薄弱,有的教师虽然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但不懂得教学方法,使得自己的知识不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还有的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强,但理论知识不够,或者只懂理论,不懂实际操作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受教育水平。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计算机这门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枯燥的,计算机学科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又对学习计算机没有兴趣,计算机水平就很难提高。由于学生在中学时接受的计算机教育程度不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也存在差异,城市学生在初中就接受计算机基础教学,对计算机比较熟悉,偏远乡村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接触很少,根本得不到锻炼,对计算机一无所知。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不同,教师在教学时又没有因材施教的设计教学方法,导致有的学生因为过于简单不想学,有的学生因为感觉有难度不想学,学生的总体学生兴趣不高。

二、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转变思想,更新教学内容。计算机教学内容应该紧随计算机领域的变化而变化,及时掌握最新动态,教授给学生最新的技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计算机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单纯的知识灌输只能让学生掌握既有的计算机知识,面对新知识时学生还是不会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不够高,因此,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的主要地位。教师不能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增加学生的上机时间,同时做好适当的监督,不要让学生把计算机练习课当成了上网课。现在大学课堂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设备容易出现问题,学生可以帮助教师解决问题,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的不同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发挥特长,发扬个性。教师在一学期的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对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做一定的摸底考察,掌握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少讲授理论知识,重点讲授计算机应用技术,比如办公室软件、PS技术、计算机维修等方面,对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讲授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基础,还可以增加选修课程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水平。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作用,创建计算机课程的相关网站,网站里包含网络课程、演示实验、实验指导、考试系统、练习系统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接受到高层次的计算机技术。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职业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还要关注计算机信息,掌握最新科技,在第一时间把有关计算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建设高素质的计算机教师队伍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学校在招聘计算机教师时,一定要严格要求教师的学历和技能水平,并且要定时对在岗教师进行培训,让计算机教师进行教学方面或者技术研究方面的交流,还可以组织各大院校之间教师的交流,努力提高全体计算机教师的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计算机教师队伍。

(四)完善评价体制。学生对计算机的运用和掌握程度是不能仅仅通过一张考卷来评价的,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理论知识考试、上机操作、平时课堂成绩和表现来完善,这样就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进步程度和学习情况,既公平合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总结

计算机作为常用的教学和工作用具,它的实用性毋庸置疑,大学生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离不开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促进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改革,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晓华.通过几次教学活动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4

[2]尹志军.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3]史健婷,王国权,陈亦男.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渗透式”双语教学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1,3

[作者简介]彭扬(1980-),女,工学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网络数据库。

上一篇:邱丽双 第24期 下一篇:Visual Foxpro 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