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高油115等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时间:2022-10-02 09:10:29

彰武县高油115等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摘要 通过对高油115等玉米品种在彰武县的试验产量对比,探讨在彰武县种植高油玉米的完整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施农家肥45 t/hm2(底肥)、复合肥(15-15-15)337.5 kg/hm2基础上施尿素300.0~412.5 kg/hm2范围内,植株高度、穗位高度与肥料用量呈增加趋势。种植密度以45 000~49 500株/hm2为好。

关键词 玉米品种;高油115;性状;产量;辽宁彰武

中图分类号 S513.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066-01

彰武县种植业中,玉米播种面积6.6万hm2以上,是辽宁省的主要玉米产区之一,几年的引种、试种结果表明,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十分适于高油玉米的发展。高油115表现良好且有较好的抗逆性和稳产性,但是由于没有明确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限制了高油115号增产潜力的有效发挥,亟需研究适于彰武县的最佳栽培技术措施。根据前2年的试种结果,正常年份高油115在彰武县生育期约130 d,株高2.90~3.00 m,穗位高1.4~1.5 m。该品种叶色深绿,生长茁壮,茎秆坚韧,根系发达,气生根多,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穗长筒型,14~16行,籽粒深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00 g。产量稳定在6 000~9 000 kg/hm2,高产地块可达11 250 kg/hm2;中抗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圆斑病、粗缩病、矮花叶病和青枯病,高抗茎基腐病;较抗蚜虫、玉米螟和棉铃虫;耐低温、中等程度抗旱,耐渍涝、耐盐碱地;在彰武县的大部分区域均能正常成熟。试验主要采用高油玉米与常规玉米品种的对比试验、高油玉米品种试验、高油115密度和追肥试验,分析优良高油115玉米新品种的栽培和应用技术,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彰武县四合城乡农科站试验地和彰武县农业中心试验地2个地点。四合城乡为沙土地,肥力上中等水平,前茬为玉米;农业中心为轻碱地,中等肥力水平,前茬为玉米。

1.2 供试品种

试验品种为农大高油115、农大高油115(反交)、高油647、高油202、新铁单10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在2个点均设5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新铁单10号作对照(CK)。采取随机排列,3次重复,5行区,10 m行长,小区面积30 m2。

1.4 试验方法

四合城乡试验地:施农家肥45 t/hm2、种肥(复合肥)300 kg/hm2、追肥(尿素)375 kg/hm2,保苗45 000株/hm2[1-3]。4月26日播种,出苗期5月9―14日,6月18日追肥,成熟期9月23―29日。

农业中心试验地:施肥量、施用方法及田间管理同四合城乡试验地。4月22日播种,出苗期5月11―16日,成熟期9月25―30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玉米品种的生育时期

四合城乡试验地种植的高油玉米从出苗至成熟为133~135 d,与之相比,农业中心试验站则平均晚8 d成熟,均比当地主栽品种新铁单10号(CK)晚3~4 d。因此,如果在当地种植高油玉米,可提前3~6 d播种,以达到提前出苗,籽粒在成熟时的含水量较低。

2.2 不同玉米品种的主要性状

2个试验地种植的高油115和高油647玉米品种的植株高度相近,均高于当地主栽品种新铁单10号(CK),适应性较好;高油115(反交)和高油202的植株高度对土壤条件的反应比较敏感。高油115在2个试验地种植的穗位高度相差仅10 cm,而高油647、高油202和高油115(反交)则分别相差为20、26、38 cm,表现对土壤环境的敏感特性。

果穗长度受土壤环境影响较大的品种有高油115、高油115(反交)和高油647。高油115的穗粗变化较小,为0.47 cm;其次是高油115(反交)和高油647、高油20。对于穗行数,高油647基本保持未变,而高油115(反交)变化最大,相差2.7行。农业中心试验地种植的4个高油品种的穗粒数平均下降164粒,下降幅度大小依次为高油115(反交)、高油647、高油115、高油202;千粒重平均下降了94 g。综合比较分析:高油玉米品种在2个试验地的各性状,高油115的植株高度、穗位高度、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在所有高油品种中的表现较好或很好。

2.3 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

所有高油玉米品种产量相差较小,并都低于当地主栽品种新铁单10号,从平均产量的大小顺序看,以高油115的产量最高。

2.4 不同玉米品种的营养成分

在所有高油品种中,脂肪含量以高油115(反交)最高,蛋白质则以高油115最高,淀粉以高油647最高,籽粒含水量则是高油115最低。经过计算籽粒产量的各营养物质产量时,发现在所有营养成分中,均以高油115最高。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高油115与当地主栽品种新铁单10号生育期相同,产量略低,但是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均高于新铁单10号,是主要营养成分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与生产中其他高油玉米品种或新组合相比,高油115在生育期、株高、穗位、穗长、穗行数和产量等性状上表现相近;其特点是单穗粒数多、粒重小,籽粒较小;高油115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品质优良。种植密度40 500、45 000、49 500、54 000株/hm2的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增加,穗长、穗粗和千粒重下降,尤以穗长和穗粗下降明显;产量的变化则是呈单峰曲线;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与密度的变化没有关系。综合各种因素认为种植密度以45 000~49 500株/hm2的较好。

在施肥量300.0~412.5 kg/hm2的范围内,植株高度和穗位高度与肥料用量呈增加趋势,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以375 kg/hm2施肥量的穗长、千粒重最好,337.5 kg/hm2的穗粒数、穗粗最好,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产量的施肥量需要进一步探讨[4-6]。由于试验年份县遭受了特大旱灾,对玉米雄、雌穗分化及株高等带来了严重影响。致使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株型、穗型等性状变劣,没有反映出该品种的优势,产量明显下降。

4 参考文献

[1] 刘荣芝,张芳.油菜品比试验[J].新疆农垦科技,2010(4):19-21.

[2] 胡朝凤,袁雨晴.优质油菜新组合品比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02(3):19-20.

[3] 苏昌龙.黄平油菜品比试验简报[J].耕作与栽培,2000(增刊1):5-7.

[4] 黄青松.威信县双低油菜品比试验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2010(5):14-16.

[5] 杨德祥,冒志萍.油菜品比试验初报[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90.

[6] 唐天珍,冯为成,王洁.2008―2009年兴化市油菜品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49-51.

上一篇:花生新品种粮花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甘蔗茎尖脱毒组织培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