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甜糯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29 06:21:04

陕西关中地区甜糯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

摘要 从品种选择、隔离种植、精细整地、分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陕西关中地区甜糯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甜糯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陕西关中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045-01

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其米粒无光泽、不透明,外观如同蜡一般,煮熟后粘软,具有较强糯性。糯玉米相比普通玉米具有更高的食用消化率(高20%左右),缘于其胚乳全部为支链淀粉组成,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除此之外,其营养价值也较高,因其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赖氨酸、胶蛋白以及清蛋白,且其口感较好。甜玉米又名水果玉米,因为籽粒含糖量较高,可溶性总糖含量大于10%,口味香甜,具有皮薄无渣、甜粘清香、柔软细腻等特点,并且富含营养元素,易于贮藏,非常适合鲜嫩食用。根据近几年在陕西关中地区生产试验,现将甜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中应用的糯玉米品种有沈糯3号、京科糯2000、京花糯2008;甜玉米品种有秦龙甜1号、金甜878;还有糯加甜的品种有金糯628、农科玉368等,各地区可根据其生育期加以选择。

2 隔离种植

甜糯玉米的糯(甜)质特性受隐性基因控制,如果在开花吐丝期受到外来其他类型玉米花粉侵入,其品质将会大大降低,因此要采用隔离种植。隔离种植又分为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2种,其中以空间隔离效果较好。

2.1 空间隔离

为了实现空间隔离种植,可采用山岗、林木、沟壑等天然屏障将不同类型的玉米进行隔离,如果没有上述天然屏障,应保证种植区300~400 m范围内不栽种其他类型的玉米。

2.2 时间隔离

在不能进行空间隔离的情况下,可采用分期播种的时间隔离方法,人为将不同类型的玉米授粉期错开,避免与其他品种的花期相遇,建议相邻2种类型的玉米品种的播种期间隔时间控制为20~30 d。如种植面积较大,可适当缩短间隔时间。总之,以实现2类玉米花粉相遇错开为目的[1]。

3 精细整地

建议对播种区进行精细整地,使其土壤松碎,表土层上虚下实。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需要及时进行耕翻,翻耕深度以20~30 cm为宜,在翻耕的同时施足基肥,建议用量为有机肥15.0~22.5 t/hm2、复合肥450~600 kg/hm2或玉米专用肥450 kg/hm2。翻耕后将表土耙碎整平,同时为了做好灌水和排涝准备工作,需要开好环田边沟,以及中间沟。

4 分期播种

当地表5 cm的地温稳定在12 ℃以上时,便可进行最早播期;如果采取薄膜育苗移栽技术,可以提前10~15 d进行播种;如果选择最迟播期,应保证鲜穗采收期时气温稳定在18 ℃以上。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早春最早可以3月上旬播种,大田春播最佳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田秋播应控制在7月,最迟不要超过8月10日。关中地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广一年两熟,第1季3月初育苗,3月上旬移栽,7月底上市;第2季7月中旬育苗,8月初移栽,10月中旬上市[2]。

5 合理密植

建议通过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实现合理密植,宽行宽80 cm,窄行宽40 cm;也可采用60 cm等行距种植,株距一般以20~25 cm为宜。三至四叶期进行间苗,五至六叶期进行定苗。间定苗时应注意以下原则:除大、除小、留中间,确保留下的幼苗均匀一致,普通品种密度为5.25万株/hm2为佳,如果是早熟品种可以适当密些,晚熟品种则可以适当稀些[3]。

6 田间管理

玉米进入生长期后,要注意适期进行间苗、定苗、除草管理。在玉米整个生产周期内,可分2次进行追施尿素,在五至六叶期时进行第1次追肥,用量为150~225 kg/hm2,在十至十二叶期时,进行第2次追肥,用量为225 kg/hm2左右。施肥同时配合进行清沟、松土、培土以及除草。保障关键水浇好,包括拔节水、孕穗水以及灌浆水。相对于普通玉米,甜糯玉米的分蘖较多,建议在拔节期时及时进行打杈,从而拔除分蘖[4]。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水肥条件好的地块还可能出现1叶1穗,或者一部位多穗的情况,对于上述情况,应及时进行掰除,一个部位只留1穗,如此可以提高甜糯玉米整体产量。

7 病虫草害防治

甜糯玉米易感丝黑穗病,使用包衣种子可有效解决。苗期的地下害虫和穗期的玉米螟是侵害糯玉米的主要虫害。为了防治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可在播种时采用辛硫磷或乐果2 000~3 000倍液拌种。为了防治玉米螟的侵害,可在大喇叭口期灌心,用量为用1%的呋喃丹颗粒剂15 kg/hm2。除草尽量避免化学除草,不要随意滥用除草剂,因为市面上甜糯玉米专用除草剂很少,有的品种对除草剂敏感,尽量以中耕除草为主。

8 适时采收

糯玉米鲜穗最佳采收期是在授粉后20~25 d,此时口感好、风味佳。采收建议选在清晨或傍晚,采收后24 h内进行青贮或加工上市。

9 参考文献

[1] 崔学荣.甜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67.

[2] 陈艳梅,孙忠平.泽州县鲜食甜糯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8):60-61.

[3] 徐桂凤,刘翠华,李明晶.鲜食甜糯玉米优质早熟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2(8):51-52.

[4] 蒋吉美,陈昌军,姜坤相,等.川东丘陵区糯甜玉米膜侧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3):147.

上一篇:黔产莪术及郁金种子最佳保存方法筛选研究 下一篇:不同抛栽密度对杂交晚稻新品种湘优196产量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