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伤害事故的成因及预防策略

时间:2022-10-02 08:04:18

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伤害事故的成因及预防策略

摘要:中小学体育课室外课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怎样组织好体育课的教学,使体育课教学安全、有序地进行,也一直是每个体育教师思考着的问题。本文根据本人多年体育课的教学实践经验,就预防体育课发生伤害事故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进行总结,提出减少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的措施,以促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贯彻实施。

关键词:中小学 体育课教学 意外伤害事故

1预防伤害事故的积极意义

自2002年6月教育部第21号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学生学校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体育课的室外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怎样组织好体育课的教学,使体育课教学安全、有序地进行,一直是每个体育教师思考着的问题。如果在体育课中不重视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类伤害事故,轻者影响我们的上课,重者可造成学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社会和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同时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防碍体育健身的正常开展。因此,积极预防伤害事故对体育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2造成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2.1主观原因

2.1.1教师方面

2.1.1.1教师责任心方面。责任心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师德修养,责任心不强是发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对于一位责任心强的体育教师而言,备课、组织上课、课中安全方面都应有充分的准备。上课责任心不强,随便应付一节课了事,不会充分备学生、场地、器材、教材,更不会在课中做好安全措施,那么课中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因此,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热爱本职工作,特别是热爱学生,对教学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课前要根据所上内容认真检查场地、器材等是否有不安全的因素,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1.1.2课前对学生身体状况的了解 。体育课作为以身体运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那么同一项目的同一运动强度并不适合每一个体,尤其对于那些身体有潜在疾病的学生,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了解,以便因材施教,防止有潜在疾病的学生因运动过大而诱发带来的伤害。

2.1.1.3 课的设计是否合理。一节好的体育课,必须以一个好的课程设计为基础,教师应根据动作的特点,合理的选择练习手段和相关的保护与帮助工作,安排好练习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技巧练习要放在耐力练习之前进行,学生注意力集中、体力充沛时进行难度较大的练习是比较合理的。还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先安排一些简化的、或降低难度的练习,等他们适应、掌握了之后再逐渐恢复到正常难度。另外运动负荷的大小安排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负荷过大,学生容易过度疲劳,承受不了:负荷过小,又达不到练习的效果,学生也会注意力分散,缺乏练习兴趣。

2.1.2学生方面

2.1.2.1安全意识不强。很多学生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安全措施,课前的准备活动不予重视,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伤害。

2.1.2.2学生体育课着装不符合规范。运动服是比较宽松的服装,运动过程中不会妨碍做动作的幅度,而过紧的衣裤,不仅妨碍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而且容易造成意外。穿不适合运动的鞋子上体育课是造成脚踝关节受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女生更不能穿有跟的鞋上体育课。另外,与体育课无关的一些小物品不能带到体育课上来,这一点也是不能忽略的,比如钥匙、小刀、校徽、勺子之类的,在做练习过程中也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

2.1.2.3身体素质差或技术动作不正确。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运动时的力量、速度及耐力;肌肉力量和弹性差、反应迟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这都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在体育课中,学生不能正确把握动作要领,也是导致伤害事故的原因之一。例如,在做前、后滚翻动作时,如果头部位置不正,团身不好,就会造成颈椎损伤。

2.2.客观原因

场地、器材、气候等方面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客观原因,如场地不平、跑道太硬、器械质量不合格或安装不牢固等客观因素与损伤的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另外气候对伤害事故也有一定的一定的影响,如雨雪、大风、雷电、冰雹等恶劣气候。

3预防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措施

笔者认为要更好预防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可以分为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中的预防工作这么两大块。

3.1课前的准备工作

3.1.1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与处理方法。首先是了解哪些学生有慢性病史,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比如患有心脏病、颠痫病、低血糖等疾病。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安排他们活动,防止在运动中发生意外。其次,应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比如:哪些学生比较好动,容易冒冒失失自己做动作的;哪些学生胆子比较小,怕做练习的等等,对这些学生要区别对待,针对性地提一些要求,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1.2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一个要提到的是吃早餐的问题。现在很多学生上学是不吃早餐的,这样等到第三、四节上体育课的时候已经很饿,体力已经不行了,再加上饥饿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运动负荷较大时还可能导致晕倒等现象发生。所以教师要强调每天的早餐不但必不可少,而且还应该讲究摄入食物的合理搭配。另外,合理的作息时间也很重要,每天按时入睡、准时起床,是上课精力充沛的保证。

3.2课程的进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3.2.1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防止发生运动损伤的有效手段。通过各种游戏、柔韧性练习、集中注意力练习等,使学生在心理、生理两方面都达到一定的兴奋度,做好进行基本部分练习的准备。这一时期的练习应该是渐进性的、全面的而又是适度的运动过程,否则容易造成损伤。

3.2.2要学生明确练习的要求与做法。教师的讲解应简洁、明确,示范动作要规范,注意示范位置和示范面的选择,关键性的动作和具有危险性的动作要讲清动作要领,反复强调,很多时候由于学生对动作的要求和做法不清楚,产生错误动作而导致受伤。中学阶段,男生往往有过高估计自己运动能力这一特点,教师应该掌握这种心理特点,防止学生盲目做动作而导致受伤。

3.2.3选择合理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教师应根据动作的特点,合理地选择练习手段,安排好练习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3.2.4加强课的组织。经常性地强调和检查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证体育课安全、有序地进行。上课时还必须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课堂常规。

3.2.5注意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教师要掌握好表扬与批评的时机和方法,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时及时进行引导和调节。

3.2.6要做好放松活动。合理的、积极的放松活动是一节体育课不可或缺的部分。放松活动使学生的身、心都从兴奋状态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不注意放松活动,不仅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下一节课的进行,且容易造成学生疲劳的积累,引发一些慢性损伤。

4结语

体育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有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动脑子,还要承受一定的身体负荷。学生在身体练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由于学生在教学中身、心都要承受一定的负荷,加上体育课又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难度比较大,发生各种伤害事故的潜在隐患也比较多。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只有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杰.学生体育伤害中学校和教师的民事责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董俊.论体育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3]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

[4]陈光绍;蔡灿龙.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

[5]袁梦德.校园伤害事故该怎么防[N].中国青年报,2005.8

[6]王运福,陈通海.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二元视角探析[J].体育学刊;2004.4

上一篇:浅谈小学德育教学的渗透 下一篇:电子信息安全教育纳入职业学校教育课程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