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60例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02 07:46:20

护理干预对60例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抑郁症(PS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后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HAMD评分(14.01±3.49)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护理干预;HAMD评分

脑卒中抑郁症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继发性抑郁症。患者在发生脑卒中后,情绪低落,语言减少,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部分患者还出现睡眠及定向力障碍,此即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1]。抑郁症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因而患者生活质量非常差,家属也非常苦恼。本院自2012年3月起,对收治的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3年9月,本科收治的60例PSD患者。入选者均有脑卒中病史,其中脑出血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梗塞37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采用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8.4±1.28)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9.7±1.6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人口学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入选标准 入选者均有脑卒中病史,经螺旋CT和(或)MRI确诊,符合中华神经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自评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3]评估,入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及意识不清者,入选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入选者均常规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3.1健康教育 提前印制一些关于抑郁症的小册子,免费提供给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及家属阅读,让患者及家属对抑郁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讲解抑郁症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及存在的危害,简单介绍治疗方法,语言尽量通俗易懂,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抑郁症的认知程度,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2心理护理 PSD患者因脑卒中导致脑组织损伤,发生肢体运动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社会角色缺失,因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和情感障碍,表现为抑郁、焦虑、冷漠、悲观甚至绝望感,部分患者甚至有厌世情绪而拒绝治疗。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分析患者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告知亲情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多提供探视机会,让患者在家庭的温暖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3康复训练 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康复功能训练包括语言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多交流、多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肢体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四肢关节,下床扶墙行走等,防止肢体费用性萎缩;鼓励患者自己穿衣、如厕、洗脸、刷牙等,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康复训练时派人陪同,防止摔倒等继发性损伤。

1.4评估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自评表(HAMD),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积分,分值越大,表明患者抑郁症状越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处理,HAMD评分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果的巨大改变,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向年轻化发展。脑卒中常突然发生,患者缺乏心理防备,或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导致社会角色改变、经济能力下降,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情绪、精神变化,突出表现为焦虑、紧张、抑郁、悲观、绝望心理。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还可加重患者症状,影响患者预后[4]。

钟淑英[5]等在研究中指出,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的影响意义。本科在护理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过程中,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并认识抑郁症,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抑郁症患者心理问题突出,以严重负性情绪为主,护理人员针对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疏导,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减轻抑郁情绪带来的负面效应。李金萍[6]等认为,脑卒中护理的重点是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让患者不因自己是社会、家人的"负担",有效改变心境,从而消除抑郁情绪。本科积极指导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从语言表达、到肢体运动、再到日常自理,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有效消除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金萍,李小丹,丁海敬.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856-3857.

[2]中华神经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4):376-381.

[3]汤毓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20-223.

[4]Zabouri N, Haverkamp S. Calcium channel-dependent molecular maturation of photoreceptor synapses.[J].PloS one,2013,8(5):e63853.

[5]钟淑英,冉守连.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615-2618.

[6]李金萍,刘增军,丁海敬,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7):747-749.

[7]Betolv,Olireros A,Gros B,et al.Electro clinicaland neuroimging studies in epilepsy in elderly patients[J].Rer Neuro,1999,28(5):453-455.

上一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清晨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吡柔比星鞘膜内注射与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