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语使用的语境差

时间:2022-10-02 07:31:46

摘 要:军语是军事领域的专业用语,是军人的规范化、标准化语言。规范和统一使用军语,是统一军队认知的基本要求、协调部队行动的基本保证。在作战、训练中应遵循相关规则正确使用军语的语音、语形、语义,尽量避免形成语境差。

关键词:军语 语境 语境差

一、语境差的定义

同一交际界域,各语境因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语境体系。语境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多层面的聚合。言语行为的表达和接受都建立在一个复杂的语境体系中。语境中的各要素有时是和谐统一的,但有时会出现错位,造成一种不平衡,这就形成语境差。所谓语境差,即在同一界域内,语境各要素间表现出来的不平衡。

二、军语语境差生成的原因

(一)不同的语体形成语境差

语体是言语的功能变体,又名功能风格。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内进行交际时,由于不同的言语环境所形成的一系列使用全民语言材料特点的综合。人类社会交际多方面的需要是语体存在的社会基础;语言材料在功能上的分化是语体存在的物质基础。根据不同的言语环境和语言材料的功能分化,语体分为日常谈话语体和公众书卷语体两大类,后者又分为科学语体、艺术语体、政论语体和事务语体几类。在言语交际中,语体表达形式的选用往往受到交际对象的制约,使用不同的语体可能导致不同的交际效果。

军事语体包括军事书面语体和军事口头语体两大系统,其下又可作若干类别的区分。军事书面语体由于交际领域、交际目的的不同,所采用的语言也不同,从而形成文艺语体、科技语体、议论语体、事物语体等。根据口语的正式程度,军事口语语体可分为对制式口语语体和非制式口语语体。语体语境对军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语体中军语的使用也呈现一定的规律。在军事科技论文等专业性较强的话语中,多使用相关军语的学名,例如:神经性毒剂—含磷毒剂,芥子气—β,β’-二氯二乙硫醚,维埃克斯—S-β-二异丙胺基乙基硫赶甲磷酸乙酯,等等。以上各组同义形式中前者为军语正名,后者为学名。在军事口语和军事文学语体中,多使用军语的俗称。例如:舰艇分区列队—站坡,飞机掩体—机窝,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单人掩体—散兵坑,等等。以上各组同义形式中前者为军语正名,后者为俗称。

(二)不同的文体形成语境差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通常指由交际环境、交际目的的不同,而逐步形成相对稳定下来的篇章结构及言语总体格调。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文体的特征及其划分,往往取决于其层面结构中某些因素的强化、突出或变异。文体的构成包括表层的文本因素,如表达手法、题材性质、结构类型、语言体式、形态格式,以及深层的社会因素,如时代精神、民族传统、作家风格、交际境域、读者经验等。由于不同的文体表达手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可能会导致语境差。

以军事应用文——军用文书为例,军用文书包含平时文书和作战文书。由于军用文书运用领域的特殊性,受交际任务、场合等因素的制约,在语言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尤其是在作战文书中,受到文体语境因素的制约,通常要求语言简洁、高效、保密,多使用单音词、古语词和缩略语以达到简明扼要的表达效果,一些全称军语语形被临时缩减后再使用。例如,一份撤离战场的命令有如下表述“右纵队由团基指指挥,左纵队由副团长到后指担任指挥;由后勤处副处长率军务参谋、后勤助理员和军医各1名负责打扫战场。”其中“基指”和“后指”分别为“基本指挥所”和“后方指挥所”的缩略语,虽然这些缩略语不一定是规范的、标准的语形,但在一定语境中,它们的语义不变,语用效果也不会受到影响。而在军事法律法规中,通常要求用语专业、严谨,因此较少使用缩略语,如要使用军语缩略形式,通常会加注说明以使词义完整。例如,《中国人民内务条令》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各类武器和物资应当严格手续,按照‘三分四定’(‘三分’是携行、运行、后留,‘四定’是定人、定物、定车、定位)的要求,分类摆放整齐。”此条令对“三分四定”做了详细注释使表意更清晰完整。

(三)不同的话语语境导致语境差

军语的使用离不开话语语境,军语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外延,指称不同的对象。例如下面两段文字:

(1)在某部新闻报道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这样写到:两年来,部队新闻报道工作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级新闻报道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

(2)军用文书对多个主送机关的排列顺序是“先部队后机关、先大单位后小单位,先直属后配属。

这两段话中都有“部队”这一术语,但是由于它所处的话语语境不同,含义不同。例(1)中的“部队”泛指军队,例(2)中的“部队”指“直接担负作战和保障任务的团级以上建制单位”。

(四)接受语境和表达语境的错位导致语境差。

言语交际不仅意味着表达主体的表达,还需要接受主体的理解和反馈。

此时的语境差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于表达者的修辞行为本身有隐喻的因素,接受者对表达者的编码有不同理解,导致对同一言语产生不同理解形成语境差。二是由于接受者年龄、性别、文化背景、思维方式、逻辑推理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接受者对同一言语产生不同理解。三是同一接受者由于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或者由于情绪的不同,从而对同一言语产生不同的理解。

三、语境差的双重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语境差也是如此。一方面会产生消极作用,因为它是产生信息差的直接原因,可能会导致言语交际的失败。但是在某种场合也会产生积极作用,所以语境差可分为积极语境差和消极语境差。积极语境差是对修辞行为读解或建构中形成正面效应的语境差现象。消极语境差是对修辞行为读解或建构中形成负面效应的语境差现象。

在军事话语语境中,军语是军事领域的专业用语,是军人的规范化、标准化语言。规范和统一使用军语,是统一军队认知的基本要求、协调部队行动的基本保证。尤其是在情况复杂、瞬息万变的作战行动中,更是需要准确使用军语,以统一我方参战力量包括上下级和友邻的作战行动,确保指挥顺畅、行动协调。否则,可能因为概念指称随意形成消极语境差,而造成表述混乱和认知误判,影响战局顺利进展甚至导致作战失利。例如,有一次,某部进行实弹演习,连长给通信兵下了一道命令:演习开始,立即查线。因为连长方音太重,通信兵听成了“立即拆线”。结果,刚刚架好的电线被拆除了,一次演习就这样失败了。以上这个案例就是因为连长语音表达问题造成的接受语境差。所以在作战、训练中应遵循相关规则正确使用军语的语音、语形、语义,尽量避免语境差。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修订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4]李苏鸣.军语导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5]谭学纯,朱玲,唐跃.接受修辞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6]王德春.修辞学探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7]西槙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语境与语言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向音 湖北武汉 军事经济学院人文社科系430035)

上一篇:古入声字在《中原音韵》、洛阳方言以及普通话... 下一篇:从《论语》看孔子的语言伦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