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日 化繁为简

时间:2022-10-02 06:38:56

现在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两点,一是云计算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另一个是外包,现在数据中心的建造者不光把数据中心自建自用,运营商建一个大型的数据中心,分区域租赁给中小型企业或者不具备建立数据中心的公司使用,来获得盈利。

软件管理数据中心现状

那么软件管理数据中心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美国研究机构451group将数据中心的管理现状分为5层。从最下面开始,第一层是基本级,在这一层的管理不具备集成能力,仅有基本的设备监控,目前95%的数据中心可达到此层级水平。第二层是交互级,此层安装一定的动力环境监控软件和设备用电量监测软件,增加可调节制冷需求的能力,目前80%的数据中心达到了此层。第三层是主动级,具有数据中心设备特征、位置和运行状态追踪能力,能源和环境数据可降低风险和浪费。目前有30%的数据中心达到了此层级。第四层是自我优化级,具有多个IT和基础设施子系统集成化,可增加数据模型用于预测、服务管理,可实现多视图查看和实时优化。目前仅5%的数据中心达到了此层级。第五层是自我智能优化级,集成化的软件根据预先定义规则、数据和服务需求调整数据中心的行为和资源使用。目前还没有数据中心能达到这个层级。

这5个层级,其主要特点是层次越高,对于数据中心管理和优化能力就越智能、越主动。第一层基本上只是设备的管理,没有一个系统,没有任何管理的工具或者管理的关联,在第五层数据中心所有软件,包括数据都是智能的,可以自动分析,自动改善。

目前中国的数据中心的管理水平,基本上处于第二层和第三层,很少有人达到第三层以上。

施耐德电气的软件解决方案

而施耐德电气的软件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用户从一、二、三这三个层次提高到第四层。

怎么样帮助用户从下面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提高到第四层甚至更高呢?在云时代,施耐德电气认为需要用DCIM(数据中心运维软件)来管理数据中心,实现智能化的管理。DCIM解决方案能为客户带来什么价值?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可靠性,比如怎么保证数据中心的警报通过软件及时的发现,及时的处理,并且警报怎么和业务关联。二是效率,怎么提升效率,怎么快速找到数据中心一个业务系统装在哪个机柜上,现在很多客户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三是成本,比如怎么获得准确的PUE指标,怎么查看一段时间的PUE,就是能源使用效率,运行3年到底节省多少能耗,有没有改进空间,DCIM可以帮助客户实现。最后是敏捷度。比如怎么进行知情决策,实时管理,通过DCIM管理工具,一个配电柜坏了我们可以马上知道它对业务系统的影响范围,都能得到完美的解答。

施耐德电气已推出一个全新的架构,通过软件解决方案来管理数据中心。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管理全新架构分为3层,最底层是数据中心的设备层,包括制冷设备,楼宇控制设备、安防设备、配电设备,还有数据中心里动力环境监控等设备,这些都是属于设备层。第二层是业务系统层,在这个层面,不会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因为每个设备厂家的管理系统都不一样。第三层是客户服务层,在此层,我们将会帮助用户搭建统一的智慧的管理平台,能够把所有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包括中间这一层软件的功能全部集中到统一管理平台上,让用户通过一个入口,不管是IT管理人员,还是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团队,都能对数据中心的管理或者数据中心的监控一目了然。能够看到比如实时警报,数据中心三维的模型,数据中心当前的运行状态等各方面的指标,所有数据都可以在最上层进行查看。

案例解析

以施耐德电气正在实施的一个项目为例,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C28地块,一期建设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包括变配电监控子系统),信息显示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包括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智能化系统,包含两栋大楼,每栋数据中心超过2000台机柜,一共5000多台机柜,需要监控和管理的设备层设备超过2000个。

本项目的二阶段将采用施耐德电气软件解决方案,通过智能一体化运维管理系统软件架构设计(如图所示),建立一套一体化集中管理平台的数据采集,逐级上报,实现数据信息的完全集成。系统按照预先定制的阀值进行警报通知到人,真正实现快速响应,提高效率。平台横跨从楼宇以及视频安防,到配电,IT机房的多个子系统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在最底层,实时的监控,设备的数据,包括一些业务逻辑,还有智能的动力环境系统,包括摄像头等,这些都得到了抓取和使用。

智能一体化运维管理系统还有一些新增功能,比如数据中心容量管理,两栋大楼5000多台机柜,每个机房使用多少机柜空间,还剩多少机柜空间;比如新业务上线,需要快速部署100台服务器,放在哪个机房里合适,不会对配电、制冷和空间容量造成影响,这就是施耐德电气给为客户设计的架构图。在业务子系统层面无论什么客户采用品牌的系统都可以,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式接口获得所有的信息,当前的客户的配电、楼宇监控都是其他厂商的第三方系统,我们只需通过OPC接口就可以把这些数据获取到。此外,包括动力环境监控和安防系统都有相应的集成接口,施耐德电气将这些系统的信息统一集成起来。

在这个项目中,需要处理海量的监控数据点。例如一台UPS的一个电压和功率参数需要监控就算为两个数据点。当前整个系统规模已经超过30万个数据点的监控。因此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将采用大数据的技术及SOA的软件架构进行实现。而在未来,整个软件设计要承载客户上百万数据点的处理,所以从一开始施耐德电气就运用了很多新技术在里面。

关于自动化管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传统方式,数据中心的智能和供电不会有任何变化,这实际上是效率的降低和电能的浪费。施耐德电气通过虚拟化技术,自动的让虚拟机进行迁移,更好地分配计算资源来降低电能,包括制冷的消耗。如四排机柜,上面运行着虚拟机,白天的时候业务非常繁忙,所有的机柜,包括制冷、供电满载的运行,虚拟机都在正常地运行。到晚上的时候,这些机柜上的虚拟机并不用全部的开启,或者一部分开启,软件会告诉哪些虚拟机可以迁移到别的机柜的服务器上,自动地根据虚拟机运行状态判断虚拟机哪些可以停掉,降低制冷、空调的负载或者降低供电的负载,实现节省能源的目标。施耐德电气的解决方案可根据业务的压力,制定策略优化数据中心能耗的使用。

最后,我想说的是,采用DCIM管理工具也是行业大势所趋。Gartner在2012年调查了300多家美国数据中心的管理者,分析发现超过60%的数据中心会在2013年会部署DCIM管理工具,Gartner预测2015年这个数值会上升到90%,也就是超过90%的数据中心管理团队或者运维会采用DCIM管理工具。

上一篇:功能水:卖概念还是卖健 下一篇:干洗剂: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