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日 第6期

时间:2022-07-28 06:28:33

摘要:莎士比亚在其“诗的遗嘱”的《暴风雨》中运用意象实现了隐喻的叙事。从而达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400年来对《暴风雨》的研究过多的专注于其“讲了什么”,但是对于其“怎么讲”却鲜有人关注,本文将从隐喻与意象方面来解读《暴风雨》,通过《暴风雨》的“暴风雨”意象来分析数百年来《暴风雨》引人迷狂的原因。

关键词:隐喻 意象 叙事 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8-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杰出的戏剧艺术大师,世界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西方文学史上,莎士比亚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可以这样说,没有莎士比亚,西方文学将会重新书写。莎士比亚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精神的依恃,被当作解读西方基本文化命题的精神源泉。莎士比亚在20多年的戏剧生涯中,为自己留下了一座“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纪念碑”。

一、意象与隐喻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把握此类事物的文化行为,是人类冲破语言的牢房而让思想飞翔的手段,是人类用艺术的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隐喻。隐喻不仅是方法,更是目的(传达知识、情感、价值、信仰等意识形态并由此“劝服”他人)。意象是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元素,是情感与想象的载体,意象与隐喻在本质上存在着天然的同一性。

作为世界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的莎士比亚给我们流下了天鹅绝唱般的《暴风雨》。虽然它的创作时间较晚,但是自从第一对开本以来,在几乎所有莎剧全集的目录上,它一直拥有首篇的荣耀。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都一致给予了它极高的评价。别林斯基认为:“这个剧本不能不说是这个伟大不列颠人的优秀作品之一”,“这里既有高级的正剧,也有滑稽的喜剧,又有奇妙的神话。这一切又是水融,彼此变相渗透,构成了如此妙不可言的整体!”①17世纪的德莱登在给《暴风雨》写的开场白里这样赞叹道:那在临近海岸上消散了的风暴,是莎翁的《暴风雨》教会它咆哮。作为其“诗的遗嘱”,莎士比亚在这部两千多行仅有七场的戏剧中运用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从而达到了一种独特的效果。这独特的叙事方式就是通过意象来实现隐喻叙事。这也是《暴风雨》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原因之一,能在400年的历史中让一代代的研究者为之痴迷,我们不得不为莎翁的伟大功力所折服。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把握此类事物的文化行为。它对人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类情感更是复杂多样,但是人类把握情感的直接手段却十分有限,面对着那无始无终、无穷无尽,无影无踪又无迹可求的情感,人类处在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言有尽而意无涯的不甘总是让人感叹着无奈。人类不能局囿于语言的牢房而放弃思想的飞翔。于是人类找到了用艺术的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隐喻。隐喻不仅是方法,更是目的(传达知识、情感、价值、信仰等意识形态并由此‘劝服’他人)。隐喻是叙事背后的‘行动’,是叙事得以进行下去的幕后操纵者。②

莎士比亚运用意象之炉火纯青使他的语言艺术造诣无与伦比,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各种比喻意象贴切其深邃思想,仅在其戏剧之中莎士比亚用到的动物、植物、自然、神宗等的意象就达到了500多种。要理解莎翁那异于常人之神思,只能依赖于我们的丰富想象以窥其万之一二。约翰•德莱顿评论莎氏“Shakespeare was the man who of all modern,and perhaps ancient poets,had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rehensi-ve soul.All the images of Nature were still present to him and he drew them,not laboriously,but luckily;when he descr-ibes anything,you more than see it,you feel it too.”③

意象就其本质来说,它是意中之象、表意之象、创意之象。是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知、积累了丰富的表象,而又在审美主体的头脑中充满着情感、想象和对感知、表象的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审美形象。它不同于仍是事物原生态的客观物象和通过艺术物质手段物化的艺术形象。意象是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元素,是情感与想象的载体,在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意象是从客观物象到艺术形象的中介。意象越成熟,内涵越丰富,艺术形象就越鲜明突出。缺乏审美意象的艺术形象是苍白无力的。因为意象有极为丰富的审美功能。

首先,它是超越语言形式的。意象“意在言外”,表现的是“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是具体的语言形式所不能达到的;其次,它是超越形象的。意象所追求的是“象外之象”,是象征之象,是“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是“泯端倪而离形象”的;第三,意象具有不可穷尽的思想意蕴。它“含蓄无垠”,“宏大而辟,深闳而肆”,具有巨大的思想容量;第四,意象可把人的情感和思维引向极致。文本中的意象通过读者的想象起作用,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传入读者头脑的手段,并以此唤起读者对作者的想象作出相应的反应。莎士比亚善于利用意象来实现意义的表达,《暴风雨》中的意象比比皆是,它们不但生动描绘了生活在混乱社会中的人的本性和伦理道德,而且还显示了莎士比亚对这些重大事件及问题的理解和感受。意象的运用在这里不仅使莎士比亚达到了叙事的目的,还使文本具有了强烈的审美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富有想象地而不是呆板的阅读其作品,孜孜以求地将将具体的意象提炼成抽象的美学和道德观点。《暴风雨》中的意象赋予剧本令人敬慕不已的美感和永不消失的力量。每一个意象都蕴含深刻的思想意义,每一句话或每一行台词都拓展和延伸了其丰富的内涵。毫不夸张地说《暴风雨》达到了艺术最终追求的目的――含义之外的意义。

《暴风雨》文本就像一个巨大的谜,400年以来它诱惑了无数的痴“谜”者拜倒在其石榴裙下。但是400年的“解谜”历程研究者更注重的是《暴风雨》“讲了什么”,对于其“怎么讲”却鲜有人关注,本文将从隐喻与意象方面来解读《暴风雨》,探析莎士比亚“诱惑的伎俩”。

二、“暴风雨”意象

意象问题是哲学、心理学、美学、文艺学研究中的一大理论难题。美国艾布拉姆斯说:“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是最含糊的术语。”英国学者在《现代评论术语词典》中解释“意象”概念时也说,这是一个“灵活得令人困惑”的术语,“任何由文学语言所引起的可感效果,任何感人的语言、隐喻、象征,任何形象,都可以被称为意象。”④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意象与隐喻存在着天然的亲缘关系。意象不是天然的存在,它是在审美主体的头脑中充满着情感、想象和对感知、表象的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审美形象,这种审美形象就具有了与纯自然形象不同的内涵。意象就是通过把自己的非常规意义传达给读者,从而达到了隐喻的效果的。正如英国学者说的那样,意象本身就可以达到隐喻的效果,但是在《暴风雨》中,莎士比亚并不是把意象简单的变为审美客体,莎士比亚更进一步,他在意象之后再次使用隐喻,也就是说作为审美客体的意象它的背后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它是有隐喻含义的。在《暴风雨》运用的所有意象中,最有特点以及审美价值和蕴藉价值的就是戏剧开始时由普洛斯彼罗兴起的那场“暴风雨”。

意象是最常见但永远是最模糊的事物,我们应该用心去感悟它而不是仅仅用眼去看它。《暴风雨》开始是一场人为的storm,如果我们把这一场暴风雨简单地理解为storm的话,那我们就是太简单的看待了莎士比亚,纵观莎士比亚所有作品,凡是文本中出现“暴风雨”,无不意味着社会或者人的心灵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麦克白》中,一场暴风雨之后,麦克白弑王自立了,《李尔王》中的一场暴风雨后,李尔终于实现了心灵上的升华,他不再用眼而是用心去察看这个世界,佩利克里斯同样因为着一场暴风雨而阴错阳差的当上驸马然后又因为一场暴风雨见到了自己分离多年的妻子和女儿,其他戏剧也是如此,这些“暴风雨”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暴风雨》中莎士比亚延续了一贯的手法,如果说上述戏剧中的暴风雨可以勉强称为storm的话,那么《暴风雨》中的这场“暴风雨”已经远远超出了storm的层面,这不仅是一次雷雨的大作,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所以这部戏剧,莎士比亚定名为tempest而不是storm。Tempest比storm更适合来表现这部戏剧,因为作为storm的暴风雨,在戏剧开始之际就已经进入了尾声,而作为tempest的暴风雨却才刚刚开始,并且贯穿了全剧。“暴风雨”不仅是自然界的,它更是一次心灵的,也只有tempest才能表现出这种情感内涵。

由普洛斯彼罗用魔法掀起的这场暴风雨打翻了阿隆索等人乘坐的船只,但是这一场让人惊心动魄的storm却很快的因为普洛斯彼罗的意愿而而风消雨止,接着上演的则是连普洛斯彼罗本人也无法控制的一场tempest。惊慌中出水上岸的每个人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震撼,接受了这场暴风雨带来的洗礼,阿隆索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归还了普洛斯彼罗的被篡王国并诚心地向其忏悔,安东尼奥以及西巴斯辛也因为魔法的力量终止了罪恶行为。爱丽儿和凯列班最后被解除了劳役,也得到普洛斯彼罗的宽恕和祝福。就连这场暴风雨的兴起者普洛斯彼罗也在最后有了思想上的升华,曾经一心报仇的他抛弃前嫌,用高贵的理性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一切好像都因为这场暴风雨而变得美好起来。正如有些研究者认为“暴风雨”是基督教仪式中“洗礼”的隐喻。上帝用大洪水冲刷了世上一切的混乱和邪恶,洪水过后是一个崭新世界的开始。《暴风雨》中众人落水、上岸的过程就是一个“受洗者”冲刷过往罪恶得到新生的过程,从此到达彼岸的新世界。

也许从人性的救赎方面来看,《暴风雨》的情节的确有些宗教仪式的隐喻,但是如果把《暴风雨》戏剧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宗教仪式的隐喻,那就太低估了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功力。仔细研究《暴风雨》,莎士比亚的本意并非如此简单,《暴风雨》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隐喻。普洛斯彼罗用魔法掀起的那场暴风雨与其说是一次心灵救赎的隐喻,毋宁说这更是一次人为的运动。这一场“暴风雨”,是由普洛斯彼罗通过其“魔法”兴起的,而无论是“魔法”还是文中诸公普洛斯彼罗、米兰达、爱丽儿以及阿隆索、斐迪南、安东尼奥等无不是人文主义运动的标志性特征。所以我们说这一场暴风雨更像是一场由“人”掀起的轰轰烈烈地、扫荡整个世界的运动。

“暴风雨”的发起,其风雨骤来的气势以及其无声无息地消失简直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生动再现。随着对“人”更深入的发现,刚刚脱离精神桎梏的欧洲人在寻求理性和自身发展的时候却表现出一种毫无节制,继之而来的就是私欲的膨胀与的泛滥,尤其是伊丽莎白时代后期,随着詹姆斯一世的上台,社会更加黑暗,人民遭受了空前的灾难。“亲爱的人互相疏远,朋友变为陌路,兄弟化为仇敌;城市里有暴动,国家发生内乱;宫廷之内潜伏着逆谋;父不父,子不子,纲常伦纪完全破灭。”⑤人文主义者改造人的理想就此破灭,现实的失望让莎士比亚这位人文主义的疯狂迷恋者幻想着另一次希望,他把自己未竟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于是就有了《暴风雨》洗刷罪恶的一幕。

从上面得分析可以看出,暴风雨这个意象,在文本中绝不是仅仅指代一场打翻船只的雷雨,也不仅是某种宗教仪式的象征,它是一场运动的缩影,莎士比亚通过“暴风雨”这样一个意象,将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辉煌、没落以及未来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暴风雨”它是意中之象、表意之象、创意之象,是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运动的多方感知后而创造出的审美客体,它是莎士比亚的人文情感和对未来希望的载体。它已超越了一场自然界的暴风雨的形象,达到了象外之象的境界,“含蓄无垠”,“宏大而辟,深闳而肆”,具有了不可穷尽的思想意蕴。我们找到了意象的本源,也就读出了莎士比亚的心声。

注释:

①张泗洋、徐斌、张晓阳.莎士比亚引论(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0页.

②王杰红.作者、读者与文本动力学――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的方法论诠释.国外文学.2004(3).

③Dryden, John. AnEssay of Dramatic Poesy. 1688. P187.

④A dictionary of morden critical terms. London:1978. P92-93.

⑤莎士比亚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63―164页.

上一篇:于连与白日梦 下一篇:我国行政立法听证的现状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