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东德

时间:2022-10-02 05:11:05

十八年过去了,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足球的印象在人们脑海中逐渐淡忘,很多80后球迷甚至不知道它曾经“存在”过。

1990年10月3日,随着柏林墙的轰然倒塌,东、西德合并,包括足球。随着两德足协的合并,1991年夏天,西德足球联赛和东德足球联赛也并于一体。由于西德联赛的强势地位,原东德联赛中排名前两位的罗斯托克和德累斯顿迪纳莫在1991/1992赛季出现在了合并后的德甲联赛赛场上,但排名三至八位的球队只能参加德乙联赛,这种分割方法,对原本就处于弱势的东德足球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总是有着一群不甘被命运摆布的东部少年,在西部人“东边人也会踢球吗”的挖苦声中日复一日地刻苦地训练着,当德国西边的孩子们训练完泡桑拿的时候,他们仍然在训练场上加练。有一天,当他们抬起头的时候,将震惊世界――巴拉克就是这样的一个少年。

德甲冠军

小巴拉克足球生涯的第一站是卡尔・马克思城的社区球队BSG发动机队。在那儿,他表现出了非凡的足球才华。在巴拉克十岁的时候,他被球探相中,加入了著名的卡尔・马克思城俱乐部,成为其少年队的梯队成员。

现在,人们更愿意以开姆尼茨队来称呼当时的卡尔・马克思城队,巴拉克也不例外。开姆尼茨队是东德当时最正规的俱乐部之一,在这支严谨而专业的球队中,巴拉克打下了坚实的足球基础,这为他后来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两德统一后,卡尔・马克思城也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开姆尼茨,在东德联赛的最后一个赛季中,开姆尼茨仅仅获得了第五名,因此只能参加合并后的德乙联赛。

当时的巴拉克还在开姆尼茨的少年队中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足球带给他的欢乐,1995年,开姆尼茨主教练黑夫纳尔给巴拉克提供了一份职业合同,那一年,巴拉克只有18岁。在1995/1996赛季的德乙联赛中,巴拉克得到了15次出场机会,这个赛季结束前不久,黑夫纳尔被解聘了,因为俱乐部降级已成定局。

1997年,巴拉克像很多前东德球员一样,来到德国西部的赛场上闯荡,他加盟了雷哈格尔执教的凯泽斯劳滕,当时他只有20岁。凯泽斯劳滕为巴拉克仅仅支付了40万马克的转会费,巴拉克离开开姆尼茨的理由很简单,当时他已经是德国U-21青年队的球员,留在低级别联赛对他的发展不利。

多年后,巴拉克在自传《我的路》中回忆起他加盟凯泽斯劳滕后的第一场德甲联赛时,仍是那么激动:“我当时并不知道我在期待些什么。我在开姆尼茨队,或者在U-21国家队中比赛的时候,只是听说过一些关于德甲联赛的故事,仅此而已。然而,当我转会凯泽斯劳滕之后,我却能够在那个赛季的第一场比赛中坐在替补席上,对此我必须感谢布雷默。雷哈格尔手下有不少优秀的球员,他们都可以被排进当时的大名单,而剩余的球员们就必须在看台上观看比赛。布雷默原本应该坐在替补席上,然而他却对我们的主教练奥托・雷哈格尔说:‘让我坐上看台吧,请将巴拉克放到替补席上。’就这样,我被排进了球队的大名单,第一次现场感受了德甲联赛。更重要的是,对手是拜仁慕尼黑。老天,当时的我是多么骄傲啊!”

那一年的德甲联赛,注定属于“奥托大帝”雷哈格尔,属于升班马凯泽斯劳滕,这支球队在重返德甲联赛后的第一场比赛中,就以1∶0战胜了拜仁慕尼黑。雷哈格尔因为这场胜利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这场胜利洗刷了他在拜仁执教时所遭受的失败和耻辱。此后,凯泽斯劳滕连续五轮联赛未尝败绩,一直排在积分榜首位。当时的沙尔克04总经理阿绍尔预言道:“这支球队有杀入欧洲联盟杯的实力。”在德甲历史上,升班马取得的最好成绩产生在1981/1982赛季,当时德甲升班马云达不来梅取得了联赛第五名的佳绩,而他们的主教练也正是雷哈格尔。

1998年5月2日,联赛倒数第二轮,凯泽斯劳滕主场对阵沃尔夫斯堡,主队只要取得胜利就可以保证提前一轮夺冠。在神奇教练雷哈格尔的鼓舞下,凯泽球员士气如虹,4∶0,凯泽历史上第四次成为德国联赛冠军,巴拉克正是那场比赛的首发球员。这场胜利使凯泽斯劳滕市区以及它的周边地区变成了一片让人不可思议的狂欢海洋,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也是德国足球历史上首次由一支升班马夺得了顶级联赛的冠军。怀抱联赛冠军奖盘喜极而泣的雷哈格尔说道:“这个不可思议的神话终于在今天实现了。”这个奇迹在德国是前所未有的,在全世界也屈指可数。

在那个奇迹般的赛季中,巴拉克第一次感受到了足球的神奇魅力,那一年,他21岁,代表球队出场16次。虽然当时他在球队中只是一个替补球员,但是却很好地融入了这个团队,要知道,在那个赛季中,凯泽斯劳滕队居然没有传出一条负面新闻,这对年轻球员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当年的凯泽斯劳滕队有一个与其他球队不同的管理特点,俱乐部总是积极倡导具有家庭气氛的和谐球队模式。在凯泽斯劳滕队里,俱乐部官员、教练、球员就像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一样,人们彼此分担各自的欢乐和痛苦。球员之间的合作不是随着比赛结束哨声的吹响而完结。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巴拉克得到了队友最为有力的保护与支持,尤其是队内老大哥马绍尔对他的悉心关照,让他在成长道路上获益良多。

东德小伙的自尊心

然而,在经历了梦幻般的夺冠之后,巴拉克在凯泽斯劳滕的第二个赛季充满了困惑。部分俱乐部成员被夺得联赛冠军的意外之喜冲昏了头脑,家庭式的和谐管理氛围慢慢地消失了。而这个时候的巴拉克,也从球队的希望之星、球迷的宠儿变成了主教练雷哈格尔眼中的“麻烦制造者”。这一切还要从巴拉克入选德国国家队说起。

1998年9月,德国国家队主教练福格茨第一次将巴拉克和他的俱乐部队友马尔科・赖希召入国家队,备战德国与马耳他以及罗马尼亚的友谊赛。最终,德国以2∶1战胜了马耳他,以1∶1战平了罗马尼亚。巴拉克虽然没有获得出场机会,但是,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国家队的一员了,在凯泽斯劳滕的替补球员身份不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而此时,性格尖锐的雷哈格尔站出来了,在更衣室里,他直截了当地对巴拉克说:“入选国家队对你来说还太早了,你只是去随国家队做了一趟旅行,你能入选国家队,只是因为其他人更差。”

雷哈格尔的足球哲学便是如此,他不想让年轻人过于骄傲。但对于年轻的巴拉克来说,这番话无疑是一次不小的打击。毕竟,入选国家队的经历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勇气。当“红魔”生涯的第二个赛季到来后,他下决心争取主力的位置,于是在训练中更加卖力和拼命,以致于连队友都感觉到了巴拉克那不同寻常的拼劲。队友马绍尔说:“在对抗之中,他有些过于认真和笨拙。”巴拉克要在训练中证明给教练看,他能够做得比那些老队员好,他能够胜任比赛。然而,雷哈格尔似乎并不想揠苗助长,在冠军联赛中,巴拉克坐穿板凳,到了德甲联赛,奥托大帝依然是把他牢牢地按在替补席上。

尽管在每次的赛后评分中,巴拉克总是名列前茅,但是在加盟凯泽斯劳滕后的将近一年半时间里,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替补席上度过,雷哈格尔希望慢慢培养这个小伙子,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巴拉克。在年轻球员培养方面,奥托大帝早有心得。早在不来梅执教时,他便调教出了里德勒和沃勒尔,但是在这里,他的得意门生却不是巴拉克,而是赖希,另外一位与巴拉克一起随国家队“旅游”的球员。这是一位年轻的前锋,因为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所以他也更多地得到了球迷的支持。在球场上,只要赖希射门,无论进球与否,球场里都会爆发出欢呼声。然而,面对雷哈格尔特殊的培养方式和固执的足球哲学,最终他还是未能成功,在经历了科隆和不来梅的失意后,他甚至一度沦落于英格兰低级别球队。“很遗憾”,马绍尔说,“马尔科没有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他曾经是球迷们的英雄,或许这也是问题所在。他太容易满足了,他与俱乐部一下就签约了六年,这让他失去了继续提高的动力和机会。”巴拉克却与他不同,他并不只想接受球迷欢呼,他希望继续前进,提高自己。

对于巴拉克的进取心,雷哈格尔其实早就有所留意,因此在他的建议下,1998/1999赛季冬歇期间,凯泽斯劳滕俱乐部给巴拉克提供了一份至2004年的新合同,但是巴拉克拒绝了,当时他与凯泽斯劳滕的旧合同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如果在这样的时间段一名球员获得了这样的待遇,那就是表示,他深受俱乐部青睐。但是巴拉克觉得,在一个不能保证自己出场时间的主教练手下踢这么久,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而对于巴拉克的这一举动,雷哈格尔十分不满,整整一个月没跟他说一句话,甚至在之后的采访中表示,如果一个球员不愿意续约,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卖掉。火起风来,巴拉克心中自然也是难以平复。

1999年3月,巴拉克踢完了客场对柏林赫塔的联赛后,对记者表示,他“确定”自己有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国脚。他很少表现出这种自信,或许他在暗示,他有能力迎接更高一级的挑战。事后,有人认为这是巴拉克在刻意抬高自己的身价,或许是在和其它俱乐部眉来眼去的暗示。之后,以此为借口,雷哈格尔剥夺了巴拉克在凯泽斯劳滕的大部分出场机会。“奥托大帝”已经认定,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故意与自己作对。在主场对阵弗赖堡的联赛中,他在中场休息时当着全队的面训斥了巴拉克,认为他对球队在上半场的失球负有责任。此后巴拉克上场的机会就更少了。“我曾经给里贝克打电话:你这个瞎子,居然挑选他进国家队!”雷哈格尔自己承认。于是,巴拉克只能成为弗里茨・瓦尔特球场里的看客。但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时候他却在另外一块场地亮相。1999年4月28日,在不来梅,巴拉克第一次代表德国国家队出场,对手是苏格兰,虽然德国以0∶1输掉了比赛,但巴拉克却迎来了自己的新纪元。

终于,1999年7月,巴拉克和女友西蒙妮一起离开了凯泽斯劳滕,来到了勒沃库森。对于这段灰色的回忆,巴拉克在自传里提到:“这件事的运作使我很愉悦。然而今天我还要这样说:我在凯泽斯劳滕度过了幸福的两年,我的周围总有一些亲切的人。我和雷哈格尔也没有什么实质矛盾。但是当时情况有些特殊,教练有些忽视我,我在这家俱乐部看不到自己光明的未来。我入选了国家队的大名单,但是我感觉,好像我的进步并没有在俱乐部被充分承认。勒沃库森则是一支十足的劲旅,特别是在道姆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偶像力量

巴拉克儿时的偶像是东德著名球星里科・施泰因曼。施泰因曼于1967年12月26日出生于东德的卡尔・马克思城。上世纪80年代初,施泰因曼的名声就震动了整个东德,被人称为当时东德最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当巴拉克刚刚加盟开姆尼茨队的时候,施泰因曼已经是该队的当家球星,也是东德国家队的一员。

施泰因曼不像其他趾高气昂的国脚,他没有任何架子,对年轻球员相当和蔼,他的影响力对巴拉克的成长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巴拉克也将其奉为一生的偶像。

然而,施泰因曼的职业生涯没有巴拉克那么顺利,当他正处于职业生涯巅峰期,两德统一了,他所效力的开姆尼茨队也因此“降入”了德国乙级联赛。施泰因曼不甘心命运的捉弄,离开了开姆尼茨队,同他的东德国家队队友萨默尔、基尔斯滕一样,前往西部的大球队淘金。

施泰因曼将西部的第一站定在了科隆队,然而在这里,他却失去了在开姆尼茨队的锋芒。大多数时间都耗费在球队的替补席上,因为他的竞争对手是1990年的世界杯英雄利特巴尔斯基。多年之后,施泰因曼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是这么说的:“当我被买入时,正赶上利特巴尔斯基十字韧带受伤。我本来应该顶替他出场的,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位置,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他的伤势就奇迹般地痊愈了。我坐在替补席上的时候,总是会跑来一堆摄影记者,在你面前乱拍一气,然后第二天的报纸上就会出现标题:《东德球员施泰因曼,错误的收购》,我受够了。”

施泰因曼在科隆效力了六年,这六年中,他经历了七任主教练,在约尔格・贝尔格的手下,他是绝对替补,而到了莫滕・奥尔森的手上,他又是核心球员。这种角色的不断转变,也进一步摧残着这位曾经的天才的自信心。1997年,施泰因曼离开了科隆队,加盟了荷兰甲级队特温特队,在那儿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心地度过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三年,最终于2000年在荷兰退役。

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施泰因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同作为东德球员,自己失败而巴拉克成功的原因。在他看来,两德统一的时候,巴拉克的年纪还小,脑海里还没有对东德的特殊体制有过深的印象。巴拉克在西部,可以向教练们充分展示他自己的个性,想法也更加前卫,而他自己则经常有很多顾虑,因为在施泰因曼的脑子里,“体育健儿要为工农比赛”的东德口号一直挥之不去。

大哥扶持

巴拉克能在凯泽斯劳滕和勒沃库森取得成功,离不开两位同出身于东德的大哥级球员的帮助,他们就是当时这两支球队的各自当家前锋马绍尔和基尔斯滕。

虽然在国家队始终处于配角地位,但是在凯泽斯劳滕,马绍尔却是当仁不让的超级球星和球迷偶像。由于同是来自原东德,马绍尔给了巴拉克无微不至的关怀。在马绍尔的回忆中,有一次他邀请队友去自己家里作客,发现巴拉克对俱乐部队友的妻子或女朋友们都使用尊称“您”来称呼。当时马绍尔的太太对此十分惊讶,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那么有礼貌的足球运动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绍尔一家都对巴拉克充满了好感。每当巴拉克在生活上或者竞技上面遇到难题的时候,马绍尔便会当仁不让地出面帮巴拉克解决问题,马绍尔也教会巴拉克作为一个原东德地区的球员如何融入“西部足球”,这一切,都对巴拉克的成长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多年后,在谈及巴拉克的成功时,马绍尔是这样说的:“如今的小球员们,在转会到新俱乐部之后的第一个问题不是俱乐部的训练场在哪里,而是问他的保时捷在哪里。这些小球员虽然天赋很高,但是当他们遭到打击后,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理解这个世界。但是巴拉克就完全不同。或许因为他是在东德的开姆尼茨队接受的青训,在那里,人们更能吃苦耐劳,因此在受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他不会被轻易击倒。”

巴拉克加盟勒沃库森之后,又遇到了另外一位“贵人”,那就是在1990年离开德累斯顿迪纳莫的乌尔夫・基尔斯滕。

1999年7月,巴拉克穿上了勒沃库森的球衣。从此与基尔斯滕成为了队友。2000年5月20日,德甲联赛进行到最后一轮,本有希望夺冠的勒沃库森客场以0∶2输给了翁特哈兴,将联赛冠军拱手让给了拜仁。其中第一个失球就是巴拉克的乌龙球。赛后更衣室里,队员们都很沮丧,巴拉克更是颓然地坐在房间的一角。“太苦涩了,实在太苦涩了。但是我并不认为,是我的乌龙球令我们全队失去了联赛冠军。当时只要我们把比分扳平,一切就都没问题了。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这种事情总是发生在勒沃库森身上。两年后依然如此。”事隔多年后,这段灰色的回忆仍令巴拉克耿耿于怀。而当时,队友都不敢上前与他说话,甚至不敢看他的眼睛。只有基尔斯滕,这位同样出自东德的球星,拍拍巴拉克,叫他不要太自责。2000年欧洲杯后,德国队铩羽而归。回到勒沃库森,基尔斯滕也感觉到了巴拉克的变化,“那个时候,巴拉克不断向前冲。”说起巴拉克,也许基尔斯滕的鼻子还会隐隐作痛。一次训练中,巴拉克一肘打在基尔斯滕的脸上,鼻梁骨折让基尔斯滕不得不接受了整形手术。然而,即便是自己受到这样的伤害,他也没有怪罪于巴拉克,只是默默地体谅着这位小老弟发奋的方式。其实,基尔斯滕一直都习惯了中场球员给他传出好球,但是巴拉克的崛起让这种约定俗成的惯例有了一些改变,“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像他那样的中场球员,他甚至有许多前锋没有的特质。”他与巴拉克磨合了一年后,两人才适应了对方,这期间,基尔斯滕经常对巴拉克予以帮助甚至“妥协”,他希望看到这个同样来自前东德地区的后辈能够继续自己的前进之路。

莫使金樽空对月,遇到马绍尔和基尔斯滕,是巴拉克的幸运。

里科・施泰因曼

两德统一前代表东德队出场23次,打进三个进球。1990年5月13日客场对巴西,东德队在马拉卡纳踢了一场赏心悦目的比赛。尽管一度以1∶3落后,但替补出场的施泰因曼终场前破门,让东德队得到了一个体面的3∶3。这也是施泰因曼最后一次代表东德队出场,四个月后,柏林墙倒塌。

奥拉夫・马绍尔

1966年3月19日出生于东德萨克森州小城托尔高,1990年之前一直为莱比锡火车头队效力。1990年夏天,作为东德小有名气的球星,马绍尔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莱比锡火车头,前往奥地利淘金。在阿德米拉队征战三个赛季后,马绍尔又回到了德国东部,加入了德甲球队德累斯顿迪纳莫队。

1993/1994赛季,首次征战新德甲的马绍尔为德累斯顿迪纳莫出场32次,打进了11个联赛进球。凭借这一出色表现,马绍尔得到了德甲劲旅凯泽斯劳滕的垂青,并于1994年夏天以140万德国马克的身价成功转会,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亲身接触了德国西部的足球世界。马绍尔真正为世人所知还是在1997/1998赛季,时年32岁的他成为了凯泽斯劳滕奇迹的主角,那个赛季他以21粒进球荣膺德甲银靴,更加值得称道的是,这其中有7球是制胜球。1998年夏天,作为德国国家队的一员,马绍尔出征了1998年法国世界杯,这也是他参加过的唯一一届世界大赛。然而马绍尔并没有得到主教练福格茨的器重,在德国以0∶3负于克罗地亚的四分之一决赛中,马绍尔获得了他在世界杯上仅有的12分钟出场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马绍尔的竞技状态在代表德国参加完1999年墨西哥联合会杯后迅速下滑,其国脚生涯也因此宣告结束。(马绍尔代表东德国家队出场四次,没有取得进球;代表统一后的德国出场九次,打进三球。)

乌尔夫・基尔斯滕

1965年12月4日出生于东德萨克森州的小镇里萨,他小时候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足球天赋,在17岁的时候,他被当时的东德足坛霸主德累斯顿迪纳莫揽入麾下,在1983年到1990年的七年间,基尔斯滕代表德累斯顿迪纳莫队上场154次,取得了57个联赛进球,同时代表东德国家队上场49次,取得了14个国家队比赛进球,并在1990年荣膺东德足球先生的荣誉。两德统一之后,基尔斯滕来到了勒沃库森队。在勒沃库森,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1990年到2003年的13个赛季里,基尔斯滕代表勒沃库森在联赛出场350次,取得了182个进球,其中更是在1992/1993赛季(20球)、1996/1997赛季(22球)、1997/1998赛季(22球)三次荣膺德甲联赛最佳射手。在此期间,基尔斯滕代表德国国家队出场51次,取得20个进球。

东德力量

除了马绍尔、基尔斯滕之外,还有六位东德国脚在两德合并后代表德国国家队出场,我们不妨盘点一下他们曾经辉煌的历史。

马蒂亚斯・萨默尔:1967年9月5日出生于东德队名城德累斯顿,1996年欧洲足球先生,被人称为是“继贝肯鲍尔之后最伟大的自由人”。曾在德累斯顿迪纳莫、斯图加特、国际米兰和多特蒙德四支球队效力,代表东德队出场23次,此后,代表德国出场51次。并夺得1996年欧洲杯冠军、1996/1997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冠军。之后由于严重的伤病,被迫于1998年退役,现任德国国家队技术总监。

托马斯・多尔:1966年4月9日出生于马尔兴,在东德队联赛中,多尔先后效力于汉莎罗斯托克和柏林迪那摩队。两德统一后,多尔分别为汉堡、拉齐奥、法兰克福和巴里四支球队效力。在国家队生涯中,多尔代表东德队出场29次,进七球,之后代表德国出场18次,取得一个进球。

安德烈亚斯・托姆:1965年9月7日出生于东柏林,曾经代表德累斯顿迪纳莫、勒沃库森、格拉斯哥流浪者和柏林赫塔出场。作为一个前锋,他代表东德队出场51次打进16球,之后代表德国出场10次打进两球。

海科・朔尔茨:1966年1月7日出生于格利茨(巴拉克的同乡)。与其他许多东德队球星一样,他也是德累斯顿迪纳莫的青训产品,此后先后效力于勒沃库森、不来梅和其他小球会。代表东德队出场七次,此后代表德国出场仅一次。

德克・舒斯特尔:1967年12月29日出生,司职后卫。在东德队时期效力于茨维考萨克森林队,两德合并之后,曾效力于卡尔斯鲁厄和科隆。2007年在业余球队杜拉赤队退役。他代表东德队出场四次,而代表德国出场三次。

达留什・沃茨:1969年6月8日出生于波兰的什切青。成长于东德队名城哈勒的沃茨,曾经代表东德队队参赛其七场,此后代表德国参赛17场。2007年9月8日,沃茨在波鸿退役,他的退役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因为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前东德队国脚作为职业球员出现在绿茵场上。

除上述六位球员之外,还有三位球员在未能成为东德队国脚的情况下入选了后来的德国国家队,他们分别是耶雷梅斯、施奈德和齐克勒。

延斯・耶雷梅斯:1974年5月3日出生于格利茨,曾效力于德累斯顿迪纳莫、慕尼黑1860和拜仁慕尼黑,代表德国国家队出场55次,打进一球,2006年夏天宣告退役。

贝恩德・施奈德:1973年11月7日出生于东德队光学工业基地耶拿,曾经代表卡尔・蔡司耶拿、法兰克福出场,现效力于勒沃库森。至今为止代表德国国家队出场81次,打进四球。

亚历山大・齐克勒:1974年2月28日出生于图尔林根,出道于德累斯顿迪纳莫的他于1993年加入了拜仁慕尼黑,尽管他仅仅代表德国队出场12次,而且在拜仁队中也只能充当第12人,但他至今还在萨尔茨堡红牛发光发热,并于2005年赢得了个人职业生涯的最高个人荣誉――“奥地利足球先生”。

上一篇:技术流 第4期 下一篇:凯撒欧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