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倾销具体损害形态的思考

时间:2022-10-02 03:36:46

关于倾销具体损害形态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损害确定是反倾销法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倾销行为是否构成损害是实施反倾销措施的重要条件。而对于损害的确定需依赖于一定的外在的形态加以判断,这就是具体损害形态。但目前《反倾销协议》及各国立法对具体损害形态的确定标准的规定,比较抽象模糊,存在缺陷。为了更加合理地在反倾销案件中确定损害,需加强对具体损害形态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具体损害形态 实质性损害 实质性损害威胁 实质性阻碍

具体损害形态概述

(一)损害的概念

在反倾销法中,损害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损害的确定方法与确定结果直接关系到一项反倾销措施是否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条件有三个,它们是倾销,损害以及倾销和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确定损害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只有倾销的存在,仅仅是符合了WTO《反倾销协定》规定的各成员方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仅存在倾销,而倾销没有对进口国相同产业造成的损害,进口国调查当局则不能对进口倾销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因此,倾销对进口国国内产业的损害是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一个必要条件。由此可见,损害的确定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确定损害的过程中,国内产业的损害状态总是以一定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具体损害形态。根据WTO《反倾销协定》的规定,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应当包括三种类型:倾销对进口国已经建立的同类产品工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对进口国已经建立的同类产品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威胁;实质性地阻碍了进口国同类产业的建立(郭寿康等,2006)。

(二) 研究具体损害形态要注意的问题

1.遵循利益平衡原则。研究反倾销法要有一定的原则作指导。利益平衡原则就是其中之一。利益平衡原则是建立在利益平衡理论之上的贯穿于反倾销法律制度中,体现反倾销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从反倾销法的理论和实践可以看出,完全的自由贸易主义和完全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反倾销立法的两种极端的方式。在调和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而平衡各个国家经济利益以及相关主体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反倾销法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增加的促进作用,最终更好地维护本国经济的利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应当看到在实施反倾销措施的过程中,其造成的影响远远不只涉及提起反倾销申请的国内产业,它还会间接影响到国内进口商、零售商、上游及下游产品生产商以及消费者等许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对于损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具体损害形态的研究也要贯穿利益平衡原则。例如,《美国1979年贸易协定法》将“实质性损害”解释为“并非微不足道的,非实质性的或无关紧要的损害”,这一解释非常模糊,缺乏透明度,容易被滥用。作为调查当局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做出有利于被诉方的解释,从而为滥用反倾销措施大开方便之门。所以研究具体损害形态时,在阻止出口商利用倾销进行不正当竞争和限制进口国政府滥用反倾销手段进行贸易保护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利益平衡点是很重要的。

2.避免损害确定的随意性。虽然《反倾销协定》对三种具体损害形态作了规定,但由于各国间在这个问题上的敏感性,对损害分析的方法和信息来源等的限制较少以及在具体细化标准上缺乏明确规定,致使各国在具体损害形态的确定问题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

例如,作为确定损害需要审查的内容之一的倾销产品对进口国市场相同产品价格的影响,反倾销当局应当审查在调查期限内是否存在国内价格因倾销产品的进口而大幅度的降价;或是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国内相同产品价格的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几种因素的变化都有很大的限制即“大幅”或“在很大程度上”等。

WTO及欧美关于具体损害形态的规定和实践

实质性损害是指倾销对进口国国内产业实际造成的损害。根据《WTO反倾销协定》的规定,实质性损害的确定应当根据肯定性证据,并客观地审查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第二是倾销对进口国相同产品的价格的影响,第三是倾销产品对进口方有关产业的影响。

(一)关于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

对倾销进口产品数量审查是实质性损害确定的第一个要件。根据《WTO反倾销协定》第3条第2款的规定可知,首先,调查主管机关并不一定要发现或确定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大幅增加,但主管机关应当将倾销进口产品数量考虑在内。其次,对于每一个案件中的倾销数量,调查主管机关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在泰国对波兰进口角钢和H型钢反倾销案中(乌铁军,2007),波兰认为泰国违反了WTO的规定,因为在确定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时,泰国根本没有关于倾销进口产品“大幅增加”的表述。专家组认为,第3条第2款没有要求调查机关必须得出倾销进口产品是否大幅增加的明确的调查结论,但必须明确表明调查主管机关已经注意并考虑到了倾销进口产品的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是否大量增加。也就是说调查主管机关只要尽到注意并考虑到进口产品数量是否大幅增加的义务就可以了。

(二)关于倾销进口产品对价格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WTO反倾销协定》第3条第2款规定,价格影响一般分为三种情形:进口产品存在大幅度地削价销售,即倾销进口货物销售价格严重低于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倾销进口产品严重压制了进口国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即造成了国内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大幅度跌落;进口产品严重阻碍了进口国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大幅度上涨,即阻碍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涨价。实际上,在这方面的规定与倾销进口产品数量所考虑的因素是基本一致的。存在倾销进口产品价格对进口成员方同类产品价格造成销价、压低或抑制影响的情况,并不必然意味着损害成立,同理,不存在倾销进口产品价格对同类产品价格造成销价、压低或抑制影响的情况,也不必然意味着没有损害。

(三)关于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影响

损害确定的第三个要件是审查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影响,这一要件也是确定损害的最重要的要件之一。倾销产品对进口方国内产业的不利影响可能表现在许多方面,《WTO反倾销协定》第3条第4款规定了审查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影响的评估范围,并详细列举了考察国内产业状况的15项因素,并指出这些考虑因素并不周全,这些因素在损害确定中未必起决定性作用。

同样在泰国对波兰进口角钢和H型钢反倾销案中,专家组强调了一个观点,即第3.4款所要求的“对所有因素进行评估”必须与第3.1条对做出损害确定所要求的“肯定性证据”和“客观审查”的重点要求一起理解。专家组的意思其实就是虽然在认定第3.4款包括了予以考虑的因素的清单是强制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去机械地确保清单中所列的每一个指标均由调查机关审核。原因是在一个案件中,很可能是3.4款中列的某些指标是根本无关的,或者是某些没有列入3.4款中的指标却是和案件有关的。

我国关于具体损害形态的立法、实践和启示

(一)立法和实践

1.实质性损害。和世界各国规定基本一致,关于确定倾销给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我国《条例》和《规定》都规定了应当考虑的因素,即:倾销产品的数量、价格和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影响。此外,在《反倾销协议》的基础上,我国还特别增加了倾销进口产品的出口国、原产国的出口能力、生产能力及库存情况及其他因素的规定。

在2001年欧盟诉中国的氧化锌案件中,欧盟认定中国的氧化锌对欧共体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在1996年和调查期之间,原产于中国的氧化锌进口量增长了962%,这导致了氧化锌市场份额提高了16个百分点。而其价格在整个被调查期间,平均降低了10.8%。在同样阶段,共同体的产量下降了6%,销售量下降了7%,尽管共同体消费一直在增长。结果,共同体市场份额从65%下降到了55%,也就是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种下降在1999年和调查期间,中国氧化锌以最快速度出口时,尤其明显。通过调查分析,共同体工业利润率衰退并且期间呈现负增长。面对利润的减少,共同体被迫减少产量以试图维护竞争。雇佣率和投资都削减了。考虑到上述各种原因,产量的下降、销售和失业率的下降、市场份额的失去,价格的抑制和下降的利润率,这些都明显地表明欧共体产业正遭到基本条例第3条下的实质性损害。在氧化锌案终裁公告中,欧共体认为考虑到中国没有对欧盟工业遭到实质性损害提出异议,从而认定欧共体产业遭到了实质性损害。

2.实质性损害威胁。《条例》中并没有对实质损害威胁所要考虑的问题做出具体规定,《规定》对此增加了一些内容,其第7条除与WTO规定一致的部分之外,还规定了三种情况,即: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及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倾销进口产品在第三国地区市场进行倾销的后果;其他因素。虽然比规定的具体,但并未明确认定实质性损害威胁应考虑那些因素。一般情况下,当局不太会轻易认定实质性损害威胁,只有在有充分理由和证据证明存在下列因素,如进口产品大量增加,或出口国拥有生产同类产品的巨大生产能力或大量闲置设备、倾销产品出口国继续扩大对进口国的出口等等,才有可能被进口国主管当局认为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威胁。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才运用实质性损害威胁认定存在损害。

3.实质性阻碍国内产业的建立。《条例》没有规定实质性阻碍的判断标准,《规定》第9条对此作了专门的规定。在确定倾销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阻碍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国内产业建立和筹建情况;二是国内需求的增长情况及影响;三是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状况的影响;四是倾销进口产品的后续生产能力和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趋势;五是其他因素。

《条例》规定了实质性阻碍国内产业新建的有关内容,这是《WTO反倾销协定》所没有规定的。这对目前我国国内产业的实际情况是帮助的。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的产业在我国尚未建立或处于建立过程中,所以对未建立起来的产业或正处于建立之中的产业的保护更加有益。

(二)启示

我国在实质性损害方面的立法不足是对于倾销产品的价格削减或者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仅作了原则性规定,而未对影响国内产业现状的各种有关经济因素和指标进行一一列举,这将导致适用上的困难。

笔者认为我国在关于这类问题的立法与实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国内产业”的范围应尽可能广些。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产业的发展都很不完善,除尚未建立的产业外,即使已建立的产业, 其产品也较为单一,质量不高,这样通过立法来保护刚起步的国内弱小产业也是迫不得已。

二是损害发生的时间应尽量规定得早些。损害何时发生直接关系到实质性阻碍能否成立。鉴于我国许多产业都在计划新建或进一步完善中,出于保护的目的,在立法和实务中似应规定“只要有证据证明我国正在计划生产这种产品,并且已经为此开始了投资”,则外国供应商的削价倾销行为即可认为可能对国内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阻碍,应对其采取反倾销措施。

三是在具体实践中应灵活运用,适度把握。从实践来看,不同国家的损害调查机构在不同时期、不同案件中出于不同需求对实质性阻碍的构成条件都有不同解释。我国在尚未有新的立法之前,在具体处理这类问题时,也应根据个案情况、外国对我出口产品的态度、长期的经济产业政策等给予合理差别对待。

参考文献:

1.,贺小勇著.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出版社,2004

2.高永富,张玉卿.国际反倾销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胡晓红著.中国反倾销法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沈四宝.安宁国际反倾销规则与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完善.山西大学学报,2005

5.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周晓春.论反倾销中损害确定的随意性及其抑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2007

7.乌铁军.反倾销产业损害确定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8.张敏.论反倾销法利益平衡原则-以和谐贸易为视角.法治研究,2007

9.许景霞.反倾销法中的损害“缺陷”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总第315期),2007

10.周军.论倾销损害之确定标准.湖南师范大学,2005

11.李保军.试析反倾销法的法律功能.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2008

上一篇:对外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就业影响的投入产出... 下一篇:进入模式海外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