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时间:2022-05-18 07:55:05

低碳经济下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和能源安全的威胁,实施低碳经济已经不可逆转。加工贸易在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污染了环境,完全与当今社会的低碳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本文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核心和我国加工贸易的高碳发展现状后,分析了阻碍我国加工贸易实现低碳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 加工贸易 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和耗用的迅速增长。目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由于经济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温室气体排放国。2006年我国的GDP约占世界 GDP的 5.5%,但是能源消耗却占了世界能源消耗的15%。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口总量庞大,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可采储量仅占世界平均值的11.1%、4.3%、55.4%,能源的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中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安全威胁。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发展低碳经济,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缓解全球变暖给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带来的压力。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核心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书中指出,英国将在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我国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减缓气候变化。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贤生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自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权益。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的一场能源革命,旨在建立一种温室气体排放较少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发展低碳技术和创新低碳政策。低碳技术,也称作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的主导技术,以及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即不断提高能效,执行更高的产品标准,并将低碳能源技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二是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机制,通过设定排放上限,依靠碳排放权贸易来激励对提高能效和清洁技术开发的投资;三是设立碳基金,发挥政府在低碳技术开发上的鼓励和扶持作用。

我国加工贸易的“高碳”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对外贸易增长、区域经济繁荣、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科技、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海关总署统计,1980年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6.7亿美元, 2010年达到11577.6 亿美元,同比增长27.3%,是1980年的693倍。其中出口7403.3亿美元,增长 26.2%;进口4174.3亿美元,增长29.5%。加工贸易对我国进出口总值和出口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8.9%和46.9%。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229亿美元,扩大22.2%,相当于当年总体顺差规模的1.76倍。加工贸易的高速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然而它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凸显了其“高碳”发展的特征。

传统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没有将环境纳入成本分析的范畴,因此,环境资源的成本往往被忽略。而且,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加工贸易的污染排放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加工贸易产品根本不包含环境成本,以致于企业无法承担各种环保费用,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或预防环境污染的成本;环保的研发成本;社会环境保护的成本等。因而,污染排放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不断增加。此外,由于中国的能源“富煤、少气、缺油”,“高碳”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 CO2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我国能源消费的 CO2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30%以上。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2/3。自2002年以来,我国燃料煤和原料煤的消耗,除了2008年外,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见图1)。因此,中国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目前中国加工贸易的主体仍是第二产业,这无疑加重了加工贸易的高碳特征。

由于加工贸易的“高碳”发展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方面,因此,本文选取了1998年至2008年间加工贸易的出口额和工业三废的排放量,根据它们的增减率做成了图2,从图2可以看出,工业三废排放增减率曲线的变化与加工贸易出口增减率曲线的变化是基本一致的。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工业三废的排放就增加;反之亦然。尽管工业三废排放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于加工贸易出口,但加工贸易出口与工业三废排放之间的相关关系还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经济增长、加工贸易与环境污染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经济增长与加工贸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牛海霞、罗晨希,2009)。加工贸易的增长直接导致了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变动,加工贸易出口额每增加1%,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就增加0.22%,所以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直接造成了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程盈莹、姚尧,2008)。长此下去,我国的加工贸易将陷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贫困化”增长的境地。

低碳经济下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低碳经济已成为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我国的加工贸易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摆脱“高碳”发展特征,并步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化发展的道路。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和低碳政策,然而技术创新能力和低碳导向政策正是我国加工贸易的薄弱环节。而特有的资源优势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结构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利用,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低碳”发展。

(一)技术创新能力低

在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技术,转移技术的水平一般略高于或等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很少会向东道国输入国际高尖端的技术。目前,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仍与发达国家差距悬殊。国际经验表明,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东道国通过引进外资促进自主技术能力提高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的加工贸易掌握的高新技术本来就不多,科技人才缺乏,更由于科技经费投入有限,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与资金的对接,难以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创新服务不完善,无法搭建起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关系的有效平台。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吸收消化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要求都有很大的差距,更谈不上开发低碳技术了。

(二)政策低碳导向性不强

2005年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关于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等旨在限制和禁止加工贸易污染排放的政策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加工贸易企业的污染排放问题。然而,这些目录的施行是东西部有别的,如某些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在东部是不允许进行的,但在西部却可以开展。因此,对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的危险依然存在。而且,它们并没有将环境有隐蔽性影响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列入限制类目录中。再者,我国加工贸易的税收方面也没制定推动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没能充分体现“ 污染者负担”公平原则。最后,我国的环境监管制度还没有与国际通行的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接轨,环保标准和监管力度均低于国际水平,这也间接地导致了我国环境污染的恶化。

(三)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结构

我国的要素资源优势是吸引外资开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魅力所在。我国的加工贸易就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制造开始的。目前虽然产品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出口增长的项目当中大部分仍是服装、纺织、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提高,但对这些产品进行的主要是劳动密集或知识劳动相对密集的加工组装工序,附加值较低,产品中资本或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核心的技术并未真正掌握。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生产和出口只是进入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结构必然使第二产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而第二产业是以“高碳”为特征。与之相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的主体为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特征是“低碳”或“零排放”。因此,劳动密集型主导的结构是加工贸易污染环境的直接原因。

(四)特有的资源优势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

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和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众多且成本低,这些都是我国吸引外资开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特有优势。发达国家工业的超前发展导致了资源的短缺,生产成本加大,环境污染严重。把能耗高、污染大和劳动力密集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和生产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是必然的选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体系的限制,某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只着眼于眼前利益,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就以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吸引加工贸易。而且自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国家对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优越的要素资源、国家政策的导向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刺激了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不仅耗费了我国大量的土地和自然资源,还排放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给环境承载力和容量带来沉重的压力,环境污染加剧。跨国企业为了取得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利用我国环保监管不力的弱点,只开发利用资源却不承担相应的治理成本,逃避依法承担的社会责任。虽然短期来看可以取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长期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却是巨大的。

低碳经济下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主导的结构都极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国家政策低碳导向不强,加工贸易的低碳化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因此,在低碳经济下,可采取以下措施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多渠道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加工贸易要低碳化发展,必须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化,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加工贸易的转化不能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只能侧重于技术密集型。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加工贸易的创新和研发体系建设。首先,要大力培养、引进和留住人才。其次,企业要积极创建技术研发中心,组建一支专业的技术研发队伍,提高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公关能力。再者,要大力推行产学研的战略联盟,利用企业的资金,迅速地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最后,政府和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以保证发挥政府的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保证企业能够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并与科研院所建立起紧密的战略联盟关系。在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基础上,我国的加工贸易才可以开发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技术,并逐步地实现低碳化发展。

(二)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的低碳导向政策

国家的政策往往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因此,要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低碳发展,必须要完善相关的低碳导向政策。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目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地对加工贸易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的目录进行修订。例如,属于鼓励类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只要对环境有隐蔽性影响,也要从鼓励类目录剔除并转入限制类或禁止类目录。其次,可以在现行的税收政策上加征进口税。如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加工贸易合同征收一定比例的进口关税,对污染严重的加工贸易合同征税的税率加以提高,对用于加工贸易的进口限制类废物开征环境补偿进口税。再者,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将环境成本内在化,规定会计和价格机制必须包含环境费用。最后,要制定并实施政策措施全面推行ISO14000国际标准,使我国的环境标准管理制度尽快与国际通行的制度相衔接,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环保水平。

(三)促进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转化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优惠政策几乎都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导致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因此,要对加工贸易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进行调整,引导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转化。在税收政策方面,要统一对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中的国产料件实行出口退税;给符合标准的进料加工中使用的国产料件的出口产品足额退税;对深加工结转使用的国产料件继续实行不征不退的政策;国产产品和深加工结转产品销售到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及国内企业生产的原材料、零部件销往加工贸易企业用于制造出口产品都应视为出口,予以出口退税。这样就可以提高加工贸易国产化率,并延长在国内的产业链。在产业政策方面,首先要实行加工贸易的产业评估制度。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推动上游产业的发展的才准予进口和加工。其次,要为中上游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通过银行贷款、出口配额、项目审批等金融和贸易政策,引导外资进入中上游产业,从而为加工贸易提供优质低价的国内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再者,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将加工贸易中的高科技环节放在我国境内,推动加工贸易更多地进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等新兴制造业领域和高技术产业。此外,提高加工贸易的科技含量,使加工贸易迅速介入到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密集环节,介入到高科技生产环节。

(四)设立碳基金和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

要开发低碳技术资金是不可或缺的保证,可以由政府出资和民间捐金设立政府和民间的碳基金。目前我国已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主要用于资助碳汇项目和支持低碳技术研发。在没有研发出低碳关键技术前,可以根据我国土地面积广、森林覆盖面积大的特点,充分发挥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基本潜力,通过植树造林、草原修复、湿地保护、农田保护和海洋管理等措施保护自然碳库,利用植物和土壤吸纳大气中的 CO2,清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7.1亿吨碳。此外,还可以建立中国各省之间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首先要根据各省经济发展情况设定碳排放的上限,碳排放超出上限的省份就可以向未到达上限的省份购入所需的碳排放权。这实际上是将碳源排放空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碳汇吸收能力作为一种收益手段,利用我国区域间碳源和碳汇拥有量的差异,通过有效的交换形式,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使生态服务从无偿走向有偿。

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

2.DTI (Department of Trade & Industry).Energy White Pape.Our Ener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Londo,TSO, 2003

3.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和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 8(3)

4.周贤生.低碳经济论序(张坤铭,潘家华,崔大鹏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5.牛海霞,罗希晨.我国加工贸易污染排放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9.2

6.程盈,莹姚尧.中国加工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12 (上旬刊)

7.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中国科技论坛,2007.10

作者简介:

吴静(1971-),女,广西梧州市人,广西梧州学院经济系国际商务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的研究。

上一篇:移动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其防范 下一篇:对外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就业影响的投入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