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慧达北翔知识产权集团服务团队

时间:2022-10-02 01:40:16

万慧达北翔知识产权集团服务团队

团队名称 万慧达北翔知识产权集团服务团队

执业机构名称 万慧达北翔知识产权集团

团队成员人数 500+

团队建立时间 2016年11月8日

主营业务领域

万慧达北翔知识产权集团的知识产权服务,力求涵盖客户在各个发展阶段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获权与保护的需要:

集团每年客户进行万余件商标、专利、域名的注册申请,版权登记,以及其他相关的基础申请,并可根据需要,通过马德里体系、PCT或逐一的渠道为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提前布局。

在商标评审、专利复审及各类诉讼等复杂案件的处理上,集团有着突出的优势,擅长为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案,通过确权和侵权两种途径的密切配合,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客户解决纠纷,其经办多讼案件被评为最高院或地方法院的年度典型案例,或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年度最佳案例。

集团擅长综合各种法律手段运作知识产权保护案件,在知识产权调查、申请工商查处、海关保护,以及商标购买、网络侵权打击等方面,凭借高效的信息收集网络,和多样化的保护手段,成功处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取缔数个全国性的侵权网络。

集团致力于协助客户制定和实施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部署,并可以提供精准、有效、个性化的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此外,商标稽核、驰名商标申报、专利侵权分析和规避设计、专利应急和预警等服务作为招牌产品,也深得客户青睐。

团队介绍

2016年11月8日宣告成立的“万慧达北翔知识产权集团”旗下包括万慧达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分公司)、万慧达律师事务所(及分所)以及北翔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分公司)。万慧达北翔知识产权集团汇聚各方优势,整合多维资源,能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面、值得信赖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集团的办公机构覆盖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宁波、苏州、厦门、昆明、深圳、香港等多个城市,以及美国和欧洲;集团专业团队规模达到500余人,其中核心专家二十余人,专业律师、专利人、商标人等中坚力量400余人;工作领域不仅覆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全部范畴,且专利、商标、版权、保护及诉讼等各分支领域齐头并进,优势凸显,在行业内均居领跑梯队。

强劲的专家阵容――来自万慧达方面的知名知识产权人士白刚先生、商标法专家黄晖先生、资深知识产权人士任海燕女士、苏亮先生、资深知识产权律师苏和秦先生、先生、资深知识产权和公司法律事务人士姚红军先生、资深专利人士李森先生、段晓玲女士、唐铁军女士、知识产权专家袁真富先生、欧盟商会知识产权工作小组联康保罗先生(Paul Ranjard)、英国律师、原吉列公司东半球地区总法律顾问米彼得(Peter G. V. MEE)等,以及来自北翔方面的资深专利人士姜建成先生、钟守期先生、张广育先生、郑建晖女士、资深商标法律人士高翔先生等,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为集团的实务操作及理论研究提供指导。专家阵容的领域覆盖面和专业影响力在行业内都首屈一指。

精锐的专业团队――集团的专业团队从规模上、组成上、地域覆盖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各领域实力均衡,并进发展。集团几百名经验丰富的律师、专利及商标人将根据客户需要,为其量身打造适合其各个阶段各种需求的服务,并在综合、复杂案件操作上,发挥出集团作战在跨地域和跨领域业务操作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丰沛的专业资源――集团汇集双方经年积累的全部业务资源、管理资源和社会影响资源,并将其重新整合后,以更加有序和有效的方式实现共享。集团的客户,以及与集团建立交流往来的社会各界也将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资源共享中来。

纵深拓展的专业空间――集团成立后,借助自身的优势,不仅可深度挖掘现有的业务潜力,还会开拓更多新的服务领域,与时俱进地满足客户需要,保持旺盛的竞争力。

团队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

多年来,我们通过经常性的业务交流、学术研讨会、提供咨询意见等途径与司法行政机关、专业行业协会、高校科研团体、各种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参加了一系列的行业组织并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万慧达北翔集团的部分律师还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北京律师协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等机构担任重要职务。

基于对于国内外知识产权立法、实践、判例及相关国际条约透彻的了解,结合在知识产权实务方面丰富的执业经验和完善的工作方法。我们撰写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经常受邀在各种会议上发表演讲,探讨专业理论,我们的专家多次参与《商标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修订的工作,也参加了知R产权相关司法解释的讨论,并进行法律实施的调研,积极投身于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进程。

万慧达北翔集团承办的诉讼案件在国内、国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多个案例被列为年度知识产权经典案例,收录到《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集团2015-2016年度的部分获奖案件和典型案例如下:

2015年,3M公司诉常州华威新材料有限公司“3N”标志侵权。法院否定了“3N”持续侵权行为所形成的市场份额,认定被告构成商标侵权,判令被告向原告赔偿损失350万元。该案当选“2015年度最高院五十大典型案例”,并获评“QBPC 2015-2016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案件(非刑事)”以及“2015年浙江法院十大知识产权保护案件”。

2015年,法国皮尔法伯护肤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诉长沙慧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并获得胜诉,该案当选“2015年度最高院五十大典型案例”,并获评“2015年湖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件”。

2015年,北京美中互利医院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在“和睦家”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中胜诉,获赔100万元。该案获评“2015年重庆法院十大知识产权保护案件”。

2015年,斯蒂尔公司使其链锯橙灰颜色组合作为知名商品特有装潢得到终审判决的支持。这是中国首例对纯粹的颜色装潢进行司法保护的案例。该案获评中华商标协会“2015-2016优秀商标案例”。

2015年,云南老字号、云南省著名商标“易武同庆号”及“龙马图形”商标历经二审和再审维持注册并成功阻止他人抢注。该案获评中华商标协会“2015-2016优秀商标案例”。

2015年,SEB公司在ACTIFRY干煎锅母案专利无效答辩案件中,通过行政诉讼使北京一中院认定相关分案专利类似权利要求的有效性,进而通过无效争辩,使复审委认定母案专利为“开创性发明”,为母案专利在侵权纠纷中保护范围的认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5年,通用电气公司在系列民事诉讼中通过法院调解、在合适的r机与侵权人达成调解方案,得到了超出判决效果的结果,避免了后续诉讼,实现客户利益的最大化。本案通过调解,迫使被告通过公开途径向原告致歉,充分承认侵权事实并承诺不再侵权,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2015年,大型纺织机械领域的某外国公司对浙江台州的一家工厂提起专利侵权之诉,台州中院认定被告侵权成立,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赔偿原告损失88万元,并分担本案诉讼费用。该一审判决后被二审法院浙江高院维持。

集团连续多年在多家国内外媒体的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LEGAL 500》 2012-2016年,中国区知识产权业务第一梯队

《知识产权管理》 2011-2015年,中国区商标确权业务第一梯队;商标诉讼业务第一梯队

《世界商标评论》 2011-2016年,中国区商标业务第一梯队

《智力资产管理》 2015-2016年,中国区专利诉讼及交易铜奖;2016年,中国区专利确权推荐事务所

《钱伯斯》 2012-2013年,中国区知识产权业务第一梯队

《商法》 2013-2015年,年度卓越律所大奖

《亚洲知识产权》 2012-2015年,中国区商标、专利确权及诉讼业务第一梯队

《亚洲法律杂志》 2016年,中国区年度知识产权律所

《中国法律与实践》 2015年,中国区知识产权类年度最佳律所

《Asialaw Profiles》 2016年,中国区知识产权领域推荐律所

《中国知识产权杂志》 2015年,中国杰出知识产权服务团队

中华商标协会,2008-2015年,优秀商标组织

上一篇:依托多媒体技术提升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质量 下一篇:课前两分钟的思维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