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声带”PK“超女”还要走多远?

时间:2022-10-02 01:37:39

自2005年“超级女声”开始以来,湖南卫视播放的“超级女声”节目便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到了8月底决赛前,更是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收视人数达到了5个亿!湖南卫视也因此大发其财,广告时段完全占满,甚至创下了每15秒广告价格达11.5万元新高,大有超过央视一套的趋势。

“超级女声”的巨大成功在河南也引来一些媒体的学习和跟随,由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和中央二套联合举办的“梦想中国”、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与中央十套联合举办的“超级DV秀”、河南卫视的英雄年少少儿才艺比赛、公共频道与星空卫视联合举办的“舞动中原热舞大赛”以及电视剧频道的“新声带”全国影视歌手大赛河南分赛等等,可谓异彩纷呈、花样百出,每一家都期望通过活动效应来带动自身媒体的发展,但和“超级女声”的火爆程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原因何在?

由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主办、河南金色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新声带”全国影视歌手大赛河南分赛,以其新颖的形式在众多的跟随品中脱颖而出,取得了近万名选手报名参加的社会效应,完成了电视剧频道通过活动发展经济,实现栏目活动化、经常化、提高频道的收视率和知名度、增强观众的忠诚度、吸引广告客户的目的。在“新声带”成功闭幕的同时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审视,发现差距来实现自身的超越。为什么“超级女声”可以火遍中国而“新声带”只是打下了河南,总决赛几乎无人问津;为何“超级女声”可以大笔地盈利,而“新声带”的收入却是难以启齿?

一、明确定位,细分市场

“新声带”是出生在前有超女后有大量跟随者的市场环境下,如何通过自身的定位来区分同类海选式栏目,建立自身的特色便是重中之重,“新声带”的初始定位是影视歌曲大赛,通过影视歌曲和电视剧频道形成很好的联系,这也是“新声带”和“超级女声”最大的不同点。

“超级女声”就是为在校的青少年度身定做的,这群青少年有很明显的特征:多数为独生子女;她们是在新的环境下长大的人,受外来文化影响,经济基础好;同时个性独立、追求自我、更敢于表现、期望实现自己的明星梦。“超级女声”正是利用了观众的这个特征,通过零门槛等创新的方式来吸引其参加,定位的成功注定了“超级女声”的成功。“新声带”的定位和“超级女声”的定位存在很大的区别,“超级女声”的定位更注重人群的选择,它是成功的;“新声带”的定位则更注重表演内容的选择,特色的定位有效地避开“超级女声”的冲击,为“新声带”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全国影视歌曲大赛的定位也存在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优势是可以很清晰地区分同类节目,缺陷是限制了参加竞赛人选的表现方式,也就限制了选手的自我表现空间,这样做的同时对活动的影响力和比赛的偶像效应就有所限制,所以导致前期为了提高活动的参与度,放弃节目定位,允许选手自由演唱,虽是提高了节目的参与度,但是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又一个超女,丧失了自己的定位。好的定位更需要好的表现和执行。

二、整合取胜,实现1+1>2

“新声带”是由全国省级影视频道委员会牵头,全国17家省级影视频道作为主办方分赛区举办的全国性赛事,具有独特的区域性优势和媒体优势,同比由湖南卫视和蒙牛集团举办的“超级女声”存在实力分散、市场策划和控制能力欠缺的缺点。

湖南卫视本身就是一个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仅次于中央电视台;其收视率相当高,创办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节目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超级女声”将播出时间定于每周五晚上8:30,正是收看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李湘、汪涵等高知名度的娱乐节目主持人也使节目更有吸引力;而蒙牛集团向市场投放20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印刷了1亿张海报在各个赛区散发,还在全国做了300场“超级女声”迷你歌会,设立了“超级女声”夏令营进行促销;对传统媒体的投入更是大手笔,投入金额高达8000万元!以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面媒体广告为主。其整合的优势更是立竿见影,全国各大媒体全程跟踪、争相报道;新兴媒体也跟着造势,一些影响力大的门户网站专门设立了“超级女声”专题,每天的跟帖居然达到200万条!各大博客、论坛同样有“超级女声”相关的报道和发言,无形中影响着中国1亿多网民,好些没有看过“超级女声”节目的人也深受影响,纷纷寻找相关资料、打开电视看个究竟。如此巨大的传播效果,首先要靠蒙牛酸酸乳和“超级女声”诉求的完美结合,以及双方优势的充分体现。

同比“新声带”各个分赛区搞得风风火火,而到了总决赛却默默无闻,体现出各个媒体各自为政,各个赛区沟通不足,没有形成全国互动;前期的宣传铺天盖地,到了总决赛时缺乏整合、宣传乏力,暴露出整合性的不足。

三、创新为王,特色模仿

简单的模仿永远无法自立,由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提出的玻璃房的创意标新立异,充分体现出了活动的互动性,让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当场看到选手的表演,也满足了选手展现自我的想法,同时提高了活动的透明度,便于观众现场监督,比赛的公正性更强了,整个表现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活动的成功进行打好了前提。

但玻璃房也有它的一些不足之处,因为参与观众的流动性、随意性强,现场气氛很难有大的波动,不利于气氛的营造;观看“超级女声”我们常常会被现场歌迷的哭声和掌声所感动,而玻璃房却很难取得这样的效果,更不利于超级偶像的建立。

可是“超级女声”也不见得很完美,在各个环节中暴露出的不足更是我们超越它的突破点,亲和性便是“新声带”另一个值得自豪的地方,大家给“超级女声”评委的印象更多的是冷冰冰、出言不逊,打击选手毫不留情。“新声带”从一开始便试图在观众中建立评委和蔼可亲的形象,通过和观众的短信沟通,更验证了“新声带”在这一方面的优势,提高了“新声带”的参与度。

总之,一个新的品牌的成长,需要各种营养的补充;实力的整合、媒体的宣传、创新和学习并重,众多的因素中每一项都必不可少。作为一个成长期的品牌,“新声带”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如何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如何利用活动获得盈利,真正实现电视活动经济,将是“新声带”面临的两个突出难题。

编校:施宇

上一篇:“新声带”与“拿来主义” 下一篇:四两之力可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