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庆水库银鱼产量下降的原因与增殖途径

时间:2022-10-02 01:14:34

福庆水库银鱼产量下降的原因与增殖途径

摘要 对巍山县福庆水库银鱼产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福庆水库银鱼增殖途径,以期为实现福庆水库银鱼的稳产、增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银鱼;产量下降;原因;增殖途径;云南巍山;福庆水库

中图分类号 S965.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84-01

1998—2003年6年中,福庆水库银鱼产量已成云南省中型水库代表性产量,然而正是这条可出口创汇、福庆水库管理所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的银鱼,从2005年开始,产量逐年下降,至2012年,已捕不到银鱼。为了解决福庆银鱼后期产量形成困难、银鱼资源能不能恢复等问题,巍山县渔业部门分析福庆水库银鱼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积极寻求各级有关部门及专家的帮助,争取充分利用福庆水库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实现福庆水库银鱼再次丰收。巍山县福庆水库银鱼的试养工作始于1995年11月,这一工作是在云南省渔业主管部门及大理州渔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由巍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实施的。1995—1996年为福庆水库银鱼移殖养护阶段,2年中先后2次从江苏太湖采集太湖新银鱼鱼卵100万粒,孵化得水花苗75.5万尾。投放于福庆水库浅水水域。1996年10月中旬,福庆水库管理人员首次发现并捕获银鱼移殖后的第1代银鱼。这表明银鱼已在福庆水库“安家落户”,并形成新的种群——福庆银鱼。福庆水库银鱼的移植成为巍山县带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针对福庆水库银鱼产量下降的原因和提高产量的对策作一探讨。

1 福庆水库银鱼产量下降的原因

1.1 自然条件影响

自然因素中,降水量是影响银鱼资源的主要因素,只有适宜的降水量才能利于银鱼的丰产。2004—2008年巍山县雨季较为集中,水库泄洪造成福庆水库银鱼资源流失。2010—2012年,巍山县遭受连续3年干旱自然灾害,长期高温,降水量明显偏少,福庆水库蓄水量仅为正常年景的40%~60%,低水位运行,水库难以有效补充外源性营养物质。从福庆水库库弯群众网箱培育鲢鳙鱼鱼种生产情况看,水库饮料生物相对缺乏,因此对银鱼的生长发育以及成活均产生较大的影响。1998—2001年,投放夏花的网箱培育鲢鳙鱼鱼种,当年已养成规格为6.5~7.2尾/kg,因此出箱规格都比较大,银鱼产量也稳中有升。2009—2012年,在福庆水库网箱培育鲢鳙鱼鱼种,与过去相同时间、相同地点,同样投放夏花鱼种,到年底出箱规格逐年变小,银鱼产量也急剧下降。以鳙鱼为例,其主要饵料是浮游动物,出箱鱼种鱼体生长缓慢,部分鱼体畸形怪状,患有明显的营养缺乏综合症,2012年鳙鱼出箱规格为10.5~12.5尾/kg。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2009—2012年福庆水库内的浮游生物明显减少,尤其是浮游动物缺乏,使得银鱼的产量难以提高,造成减产。

1.2 鱼类种间关系的影响

银鱼个体小,活动力差,摄食力弱[1-3]。野染鱼活动力强,摄食力强。鳙鱼与银鱼食性又相同,它们都跟银鱼争食,争生态空间,问题也日益突出。2008—2010年,共投放大规格鲢鳙鱼鱼种160 t、38万尾。另外,麦穗鱼、鰟鮍鱼、鲳条鱼等小型野杂鱼大量繁殖,已完全占领了银鱼产卵场空间。各类小型野杂鱼对银鱼资源影响也不能忽视,其与银鱼争空间、争饵料,且自身经济价值不高,还吞食银鱼受精卵和小银鱼,给银鱼生产造成危害。

1.3 捕捞时间及强度的影响

福庆水库银鱼从1997年形成产量,1999年产量逐年提高,产量从1997年的5 t增长到1999年18 t。此时,福庆水库银鱼正处于种群形成和发展阶段。后来,人们在利益趋使下,银鱼性未成熟就提前高强度捕捞,造成产卵种群不足,因此捕捞时间及强度问题仍值得思考。

1.4 种群存在退化趋向

福庆水库银鱼移殖时间较长,巍山县渔业技术部门为了补充种群数量,2001年年底,捕福庆水库中成熟银鱼,就地取卵150万粒进行人工繁殖和投放,但效果不明显,种间杂交是否存在繁殖能力、生长性能等方面的下降有待于调查分析。

2 福庆水库银鱼增殖途径

2.1 适时适度捕捞

合理利用银鱼资源,首先要查清资源量,进行水域资源评价,开捕前进行渔情预报,作出切实可行的当年捕捞量预测,进行适时、适度捕捞[4-6]。

2.2 合理搭配鲢鳙鱼鱼种投放和投放量

银鱼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远远高于鳙鱼,但食性与鳙鱼相同,跟鳙鱼争食争生存空间。而银鱼形成种群后会自然增殖,基本无需投入更多的资金,而鳙鱼养殖逐年都需要资金投入。福庆水库现在鲢鳙鱼鱼种投入比例为3∶1,投放规格为6.5~7.0尾/kg,每年投放量在25~30 t、16万尾以上;建议今后鲢鳙鱼鱼种投放比例调为8∶2,投放规格为4.5尾/kg,投放量控制在10 t、5万尾左右。

2.3 采取相应措施,实行人工增殖放流,增加补充群体数量

为了防止种间杂交,导致繁殖力、生长性能下降,可以考虑从江苏省太湖引进银鱼原种卵,经孵化后进行增殖放流,用来增加补充群体数量,以达到增产、增效、增收的目的。

2.4 加快渔政建设,突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作用

加强渔政建设,理顺职能,提升渔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渔政管理工作,以法护渔,以法兴渔,为巍山县渔业发展做贡献。充分发挥出巍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渔业战线上的排头兵作用,加强水产技术队伍建设,以科技指导全县渔业生产,在巍山县渔业经济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从而促进福庆银鱼生产[7]。

3 参考文献

[1] 陈顺友,余艳芝.千岛湖网箱养鱼的现状及对策[J].杭州农业与科技,2007(2):14-24.

[2] 王野,许沛龙,夏长革,等.新立城水库大银鱼健康高产增养殖技术探讨[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3(1):163,162.

[3] 昊建新.锡林河水库大银鱼移植增殖及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2012(6):97-98.

[4] 李秀峰.大银鱼的水库人工繁育及增殖技术[J].河北渔业,2012(2):29,44.

[5] 何斌.湘西州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技术初探[J].河北渔业,2011(4):17,47.

[6] 朱再和.湖泊、水库银鱼移植增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0(23):43-48.

[7] 张伟锦,汪燕.中型水库大银鱼综合增养技术初探[J].水产养殖,2008, 29(2):31-32.

上一篇:4株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研究 下一篇:瓮安县运达牧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基地环境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