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向课堂要效益

时间:2022-10-02 12:59:19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向课堂要效益

摘 要:面对新课程的新教材,教师要跟进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反思、总结出一条更好的途径,贯彻落实好新课改,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有效性

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向课堂要效益。课堂效益的衡量标准,绝不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是教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

一、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我国教育课改的深入,推动了各科目的教学改进,高中化学也不例外。高中化学教师创新教学方式,顺应了当前教育的新模式,满足了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只有在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才能有效地开展化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动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面对当下社会要求的综合素质高、实用性强的应用型人才,高中化学的教学必须革新,创新教学方式,以培养能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进,能使高中化学的教学更具时代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还可以将一些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去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高效的教学方法

1.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使学生的化学学习过于被动,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而,在改进教学方式的时候,要着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做好课前导入,督促学生进行课本预习,开展小组合作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采用启发式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的教学要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因而,所选取的化学教学方法必须具有启发性,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进行观察,启发学生根据所观察的现象去发挥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思考,以求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进行授课时,要告知学生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自觉性,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将抽象的化学理论简单化,引导学生掌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化学概念的认知。

3.化学教学方法要以教学目的为前提开展

无论是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的,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必须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满足教训内容的需求。例如,在讲解氧气的相关知识时,可采用观察法进行,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来掌握氧气的性质。在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时,则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和让学生动手训练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也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如“电子云”概念很抽象,教师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采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模拟“电子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电子出现的“几率”大小,从而理解“电子云”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现有机化学中一些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化工生产过程、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讲解化学计算题时,利用计算机的存贮功能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加强了学生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效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上一篇:浅谈农村使用会计电算化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