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育现代化发展

时间:2022-10-02 12:05:06

加强教育现代化发展

金风送爽,由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暨庆祝第21个教师节大会昨天在市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明确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会上下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讨论稿)、《关于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十五年教育的意见》(讨论稿)、《关于贯彻〈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关于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讨论稿)、《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明确了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目标任务,并提出了我市教育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市领导杜国玲、徐建明、沈荣法、徐国强、周福元、冯瑞渡、周向群、汪国兴、周伟强、陈振一、王少东、陈炳斯、秦兴元、朱永新、孙中浩出席会议;在苏高校、各县市区教育局的负责同志,市重点学校的负责人和优秀教师代表共800人参加了盛会。

王荣在会上发表讲话,他首先向全市6万名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祝老师们节日愉快。在讲话中,王荣充分肯定苏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要求全市上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终身化和国际化,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强市,力争到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1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优质、均衡、开放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实现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王荣要求全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营造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富民强市、“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昨天的大会,隆重表彰了我市教育战线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省政府分别授予昆山市、吴中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林荣等5位同志为省级先进集体和个人。市政府授予张家港市等11个市、区“苏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市(区)”称号,授予许永华等100位同志“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授予夏炎等55位同志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称号,授予陶文东等55位同志“苏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授予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等10个单位“苏州市支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吴栋林等10位同志“苏州市支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苏州奔率先教育要领先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决定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长期以来,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在过去的岁月中,苏州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事业基本上每10年上一个新台阶,持续实现了高平台上的跨越式发展,到去年我市教育的各项主要指标已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为苏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然而,前路漫漫,过去的成就只是光辉的起点。昨天,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苏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讨论稿,明确了苏州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了苏州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制订这一《决定》,是我市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强烈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符合全社会对知识、对学习的迫切需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面对新形势,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领会《决定》精神,进一步转变职能,认真履行领导和管理职责,牢牢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教育部门要认识组织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市上下都要努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全社会都来重视教育、理解教育和支持教育。这样全市拧成一股绳,进一步推动苏州教育事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确保《决定》提出的各项指标和任务的完成,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服务好“两个率先”,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上一篇:本科生教育管理创新 下一篇:规范电视购物法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