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把舵 书海导航

时间:2022-10-01 09:53:54

潜心把舵 书海导航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此,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才能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这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激发兴趣,爱读书

1.榜样激励

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前,要不失时机地通过榜样示范,让他们了解古今中外一些伟人、著名科学家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肯读书、多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逐渐地产生强烈的自我需求欲望,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好书引读

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了什么,或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可以常撷取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应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3.活动促进

我们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晨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说今。教师要及时给予奖励,让学生品尝成功带来的收获,激发他们爱读书的情感,使他们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二、挖掘书源,读好书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对图书分门别类地进行摆设,方便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书,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学生看完后交流、讨论,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他们的语言。

三、加强指导,会读书

1.指导选择读物

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而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差。因此,当学生兴趣被激发后,作为教师,就必须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又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书籍或篇章。

2.形成良好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二是定时;三是要定量;四是不动笔墨不读书。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慢慢地就会自己找书读,慢慢学会读书,使自主阅读的意识得到增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督促强化,好读书

1.建立读书报告制度

每天抽10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此方法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

2.定期检查读书笔记

通过定期检查展评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的方向。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2)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学生为了办报,会大量阅读有关知识,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办出像模像样的报纸,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教师都要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相互学习比较中,又能悟到很多东西。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弱苗更需爱心呵护 下一篇:历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