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中小学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1 09:53:08

遂宁市中小学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四川省遂宁市中小学健美操项目开展的情况的调查研究。就这些学校当前健美操教学开展的现状做了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健美操 现状 遂宁市 中小学

1前言

健美操是有氧运动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活动时间长、强度适中、能有效控制体重、能有效提高练习者各种身体素质,对人体的心肺功能、耐力水平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健美操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体现在其:“健、力、美”的项目特征上,健美操动作协调、流畅、有弹性,使练习者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还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审美意识好艺术修养。健美操内容全面性、针对性和安全性。健美操既可以对练习者全身进行锻炼,有可以根据练习者的需要进行局部锻炼,例如颈部、腰腹部、四肢的运动等。健美操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动作和相应的强度,来适应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身需求。

选择健美操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开展,对于充满青春气息和活力的中小学生而言,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美学教育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中小学校园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并逐步成为中小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探讨健美操运动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合理的开展,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使健美操在学校得到普及和发展。了解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21世纪体育教育的必然。中小学学生健美操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指导思想,建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健美操教学与健康教育容为一体。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四川省遂宁市部分中小学校

2.2研究方法

2.2.1调查法:对部分中小学校学生及体育教师进行走访调查;对部分中小学校场地场地、器材进行实地考察。

2.2.2 文献资料法:通过维普期刊网和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2.3 数据统计法:对调查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遂宁市中小学健美操在体育课中开展的现状分析

3.1.1遂宁市中小学健美操开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未学习过健美操,也没有教师进行过专门的教学介绍,对健美操的了解主要通过电视途径。在传统体育项目和健美操之间,他们更愿意选择健美操。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需求愿望强烈。

除个别的城镇中小学以外,遂宁市绝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开展此项运动。造成此现象的主要与原因是:(1)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老师都没有系统学习过健美操,学校缺乏对健美操教学有一定经验的老师;(2)学校体育课还是采用传统体育项目内容进行教学,不注重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3)个别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3.1.2师资情况。大多数老师学历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但在大学学习期间所学专项为健美操的体育老师较少,从事健美操的教学与训练有一定困难,从而影响到健美操在中小学的开展推广。

3.1.3场地设施。健美操对场地的要求不高,绝大部分学校均可基本满足健美操教学的场地需求,但音响,电视、DVD等影像放映设备严重缺乏,不利于健美操教学的开展。镜面墙则只有一所城区国家级示范中学才有,对组建较高水平的学校健美操训练队,进而推动整个学校健美操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制约。

4建议与对策

4.1培养学对健美操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

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精彩的健美操动作视频,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健美操动作录像,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陶冶情操,加深对健美操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树立终身体育观。健美操的最大魅力是“健”与“美”的完美结合,我们追求的是健康美,不是病态美。“没有结实的健康身体,就不可能有人体之美”。追求一个结实而健康的身体,还不能只满足和停留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上,而要在健康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去塑造美,提高健美操在是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达到健与美的和谐统一。

4.2优化健美操的教学内容

健美操教学内容体系应该是一种与学生运动学习兴趣关系密切、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健身、增强身体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养成终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体系。构建这一体系,首先精选健美操课程的基础教学内容,学生只有拥有了健美操相关的基础知识、技能,才能加强对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的自我训练,为学生终生锻炼打下基础。其次,要丰富健美操教学的内容,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年龄段学生喜爱的、实效性强的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3加强对场地设施的重视

学校和体育主管部门要对健美操内容教学给与足够的重视于支持,健美操教学场地设施不足,必然会影响了健美操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为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创造物资基础。特别要考虑将音响和电视等投入到教学。在进行器材的购置和场地修建改造时,必须遵循科学技术规律,注意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为健美操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只有加大教学实施的投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才能为上好健美操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健美操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光荣.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

[2]张勉行.关于体育创新教育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

[3]何艳芳.对创造性思维引入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5).

基金项目:四川省“国培计划(2013)”—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小学体育)。

作者简介:黄海英,女,四川省眉山市人,(1987-),学士,小学一级教师,2010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

上一篇:电网企业“一核两翼三层次”财务组织体系的研... 下一篇:电力建设施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