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的缺陷及完善

时间:2022-10-01 08:56:05

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的缺陷及完善

摘要: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质决定了公司股东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缺乏相应的机制,本文通过对中小股东权益受侵犯的形式以及相关解决措施的分析,提出构建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新机制。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股权收购

一、一个案例

甲、乙、丙兄弟三人于2006年成立了A物资再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A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元,其中甲出资35万,乙出资5万,丙出资10万。由甲担任董事兼法定代表人,该公司在三人的经营下逐渐发展壮大。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在于大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决”的原则肆意侵害小股东的权益。公司的财务状况一直被大股东所掌握,小股东没有任何知情权可谈,对于财务账簿以及公司的投资发展方向小股东起不到任何作用,其意见总是被大股东所否定。至2011年4月,小股东一直在投资,未进行过分红,小股东的投资一直被大股东利用和运作,而未得到任何回报,股东间的矛盾已经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现小股东拟退出公司,向外转让股权时却没有接收方,因此拟通过行使“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要求公司强行回购自己股份。

二、中小股东权益受侵犯的主要表现

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大股东一人经营管理公司,排除中小股东的知情权,通过各种方式阻碍中小股东查阅公司财务状况及其他重要信息、资料。二是利用股权优势,控制董事会和股东会,排除中小股东参与经营公司,实际由大股东一人对公司进行控制。三是公司连续盈利,且具备分配利润的条件,但大股东却通过各种理由,长时间拒绝向股东分配利润。

三、现行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措施

对于第一种情形,《公司法》规定了股东的查阅权,即“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

对于第二种情形,《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大股东控制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经营并不会一定导致公司和其他股东权益的损失,如果一旦出现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则可以按照公司法第153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

对于第三种侵犯中小股东权益的情形,我国公司法也有明确的规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公司连续5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5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

四、现行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不足

第一,大股东不担任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侵犯中小股东权益。股东直接诉讼,是指股东纯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基于股份所有人的地位向公司或者他人提起的诉讼。也有人认为股东直接诉讼是指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公司或其他侵权人包括公司大股东、董事、监事和职员提讼。但是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53条的规定可知,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侵犯其权益的行为可以通过股东直接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很多大股东不担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但是这不代表大股东不干涉公司的运营,实际上会存在大股东通过对于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控制和授意,而侵犯其他中小股东权益的情况。也就是说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53条的规定,中小股东只能对侵犯其权益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向法院,而不能对非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大股东提讼。

第二,大股东规避股东行使股权回购请求权。很多中小股东要求公司分红,却被公司大股东以公司需要发展为由拒绝,或者以公司连续亏损没有盈利而拒绝给中小股东分配利润。此时按照我国《公司法》“公司连续5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5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的规定,股东就可以行使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权回购请求权。所谓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是指公司重大资产变动等影响股东利益的特定事项发生时,对股东会决议持异议的股东可请求公司以公正价格收购其持有的股份。如果存在上述情况,持异议股东请求公司收买其股权的正常程序是:1、公司告知股东异议的权利;2、异议股东提前做出书面反对通知,并在股东会决议使不得投票赞成被提议的公司行动;3、异议股东当在股东会决议之后的60日内以书面形式请求公司以公平价格购买其持有股权。如果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即股权收买请求权受阻时,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要求法院决定收买价格。

但是我国《公司法》第75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股权回购请求权的规定却存在一个瓶颈,即很多有限责任公司会存在大股东的操纵下在公司连续4年盈利且符合分配利润的条件下拒绝向中小股东分配利润,而当第5年时,大股东为了防止中小股东行使股权回购请求权而操作公司向中小股东分配利润,循环往复,则中小股东的权益受侵犯的可能性更大。

五、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完善

第一,明确大股东可以成为股东直接诉讼的对象。我国《公司法》中除了股东直接诉讼,还存在股东派生诉讼,即我国《公司法》第152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150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讼;监事有本法第150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讼。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讼。”可以看出,在股东派生诉讼中除了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诉讼的对象外,还存在一个诉讼对象即“他人”。对“他人”的范围该作怎样的理解?美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认为,凡是侵犯公司利益的所有人都是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被告。而日本采用限制式,将被告限定为董事、监事、发起人、和清算人,以及就行使决议权而接受公司提供利益的股东,和用明显极不公正的发行价格认购股份者。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我国也是采取的无限制的立法,“他人”即包括除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之外的其他内部人员,也包括公司的外部人员。有的学者认为:对于“他人”一般应理解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外的其他公司内部人员,如控股股东。

因此股东直接诉讼完全可以引入股东代表诉讼的立法技术,将“他人”也纳入到诉讼对象的范围内,将原条文改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他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

第二,设置强制大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上文已述,当中小股东的股权回购请求权会受到大股东的暗箱操作难以实现,此时中小股东可能将股权转让给第三人,而往往这样的股权很难转让出去。而基于公司资本稳定的原则,一般不能放松对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的条件设置。那么如何在保持公司资本不变的前提下,同时又能保证中小股东全身而退不再受大股东的侵犯?唯一可行的是设置强制大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即只要中小股东有证据证明大股东采用规避手段妨碍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的实现,同时在合理的期限内无法转让给第三人,则其他股东有权请求法院强制侵权大股东收购其他股东的股权。

参考文献:

①刘俊海.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②胡可. 我国股在诉讼制度之现状及完善[J]. 律师世界,2003(10)

③闻德锋,梁三利.论公司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J]. 商业研究,2005(13)

④葛声波. 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10)

⑤谢文哲. 公司法上的纠纷之特殊诉讼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张彬,1983年生,贵州师范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和经济法、经济学)

上一篇:我国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 下一篇: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独立性的基础及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