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煤碳企业人才管理理念

时间:2022-10-01 08:49:37

新时代煤碳企业人才管理理念

1.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任务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受到制度建设的影响,制度因素决定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因此新时期我国煤矿企业需要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其主要任务包括3个方面。

1.1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转变

当前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从劳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总方向转变。煤矿企业当前对广大员工管理还是停留在传统劳动人事管理的模式,没有按照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进行。主要是对员工劳动过程中的关系进行核心管理,劳动者是被看成生产关系主体,没有把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把劳动者看成是煤矿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导致煤矿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不能在晋升、使用、待遇等方面按照经济效益原则处理问题,不能从煤矿企业需要和劳动者能力等方面进行管理。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把员工管理从劳动力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转变,这是煤矿企业在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第一要务。

1.2 管理理念的转变

从转变人员管理观念角度出发,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树立,全体职工为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不断为企业争取经济资源的思想。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管理的原则,从企业角度看,不管是干部还是普通工人,这不仅仅是一种资源的理念。企业人力资源通过相互作用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积极树立经营管理的理念,从企业人力管理的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把人力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优化配置,可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实施产生积极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能够拥有更优质的人力资源,同时能够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3 管理体制的转变

煤矿企业需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模式,需要从劳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迈进。但是观念上的转变只是解决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的因素。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从体制上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工作任务问题。解决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问题,主要是行政体制问题,而不是经济体制问题。从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角度看,需要改变煤矿企业当前的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需要从4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需要从根本上废除身份制度,同时还需要取消其他与身份制度相关的各方面内容。第二需要建立与身份色彩无关的各种使用、招聘、晋升、培训和分配制度。三是需要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保障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逐步解决企业在人员管理方面的负担问题。第四是对企业内部的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由以往纯粹福利向经营型福利方向转变,把福利和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把其和社会公共福利区分开。

1.4 管理要体现科学性、高效性

新时期煤矿企业需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需要从企业人员管理观念和管理体制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从根本上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需要转变,需要改变传统的行政性质的劳动人事管理模式,需要建立经营性质的、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达到科学、高效的根本性要求。从当前情况看不少煤矿企业所在的矿务局都进行了公司化改造,但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还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符合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公司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的产权关系还没有划清和明确。煤矿企业的权责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实现科学管理就会更加困难。在当前的情况下,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不仅是企业高管的问题,而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根本任务。但是这个任务的全面完成需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集团公司需要和煤矿企业之间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制度;另一方面是煤矿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制度。在此基础上需要对煤矿企业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建立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平台。

2.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动态平衡问题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在新时期还需要关注再就业工程,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解决此类问题,才能更好地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我国煤矿企业短时间供求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性转变,市场竞争会越来越强。煤矿企业在整个煤矿企业中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其在技术、资源、管理和外部市场条件下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但是煤矿企业存在人员富余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煤矿企业人力资源实现供求动态平衡,这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也是煤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需求和供给在结构和数量上需要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但是从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看,实现从不平衡到平衡都比较困难,更不要说实现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平衡发展。从新时期煤矿企业的发展状况看,不管是供给短缺还是供给过剩,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对整个企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新时期我国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从动态管理角度出发,把保持和实现人力资源供求平衡发展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任务,并且需要把其作为一项长期经常性的工作。

统筹规划是我国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工作任务思想。

新时期煤矿企业需要动态的解决富余人员的问题。从煤矿企业富余人员的形成情况看,其是由多方面原因产生的。主要是在人员供求管理方面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管理策略。当前要解决煤矿企业富余人员问题,需要从人员管理角度出发克服这些缺陷,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对富余人员的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需要对未来是否会出现新的富余人员进行全面考证,通过建立科学性、系统性的方案,统一进行总体规划,有步骤地解决新时期煤矿企业富余人员的问题。转产分流是新时期煤矿企业解决富余人员的根本途径,完全依靠各种途径减少人数来解决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新时期煤矿企业需要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经营理念,保证煤矿企业实现多渠道就业。针对富余人员问题,不能只看到其是企业负担的一面,更应该把富余人员看成是一种资源。只有把富余人员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此类人员才能发挥资源性作用。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能离开生产经营过程,如果人力资源离开了生产经营过程就成了单纯的消费者,如果从企业角度看就成了企业的一种负担。所以,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矿企业富余人员问题,需要树立起经营管理的新理念,需要从生产经营角度去解决人力资源的富余人员问题。

3.完善和健全煤矿企业激励机制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激励过程中需要用企业精神塑造人,把此观念作为激励机制的灵魂,通过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激励措施统一起来,把其作为一种新的内涵。从煤矿企业制定的各种激励措施来看,主要是针对某一方面的激励机制,其作用只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新时期煤矿企业激励机制还应该是形成塑造人和激励人的机制,从根本上提高煤矿企业的内在素质,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体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一性的特点,从根本上体现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

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需要建立三段式循环机制为核心的激励体系。所谓三段式循环机制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处理,根据不同阶段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目标激励、过程激励和结果激励,这样员工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行为和心理状态,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激励。同时可以把激励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不同的等级给予不同程度的激励,使所有目标激励和过程激励在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也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任务。

4.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效益评价体系建设人力资源

管理的效益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就是要促使企业产生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人力资源效益是指企业总效益中属于劳动者贡献的那部分效益。把这个效益和同一时间范围内的各种人事管理费用进行比较,其主要包括人事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用、培训开发费用等。这个指标反映了煤矿企业在某一阶段投入人力资源所产生的效益,通过对效益水平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好更有价值的依据。人事管理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人事费用变动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为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大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信息处理量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在建立人力资源效益评价体系过程中需要注重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益。规划管理、突出效益是煤矿企业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任务。

上一篇:铁路通信接入技术发展趋势 下一篇:环境噪声监测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