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的思索

时间:2022-10-01 08:36:59

儿时欢快的歌谣,妈妈轻柔的呼唤,都已经雾一样不真切了。我只记得父母是怎样一遍遍地、锲而不舍地教我说话。

小时候,我天真得感觉不到耳聋会给我什么。我长大了,也没有太多的悲苦,多少年来我已经习惯了。

小学、初中、高中,我还算顺利地一路走了过来。高中分文理班时,我选了理科。我不是偏科的学生,但是家人觉得聋学生学理科比较有出路。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天性里总有那么一点孤高,虽然它使我深受其苦。我是那样地渴望独立,却不得不处处依赖他人的帮助。生活上,学习上,甚至将来的工作上,我都要比别人多一点点依赖,一点点我不想有的依赖。

我曾经思索了很久,常常想的是:如此碌碌一生,所为何来,那时我很想自主把握自己的命运,它使我在读大学时坚持选了一个文科专业。

自幼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却又在健听世界里长大。这样的生活注定使我要做一个边缘人。就像一个自幼便离家万里的浪子,等他兴致勃勃回到故乡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连乡音都淡忘了。

这样,反而使我能有一双旁观者的眼睛。

这个世界在我眼里纷纭而奇特。生活中,我可以优秀,却不能彻底地融入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我曾经和一些使用手语的朋友交谈,他们大多热情而友好,虽然我不能熟练地使用手语。一位从美国归来的华裔聋人朋友在纸上对我这样写:“作为一个聋人,不会手语,不了解聋文化,是很可悲的事情。”一时间使我无言以对。

中国人说:残疾人也是人。

美国人说:聋人能做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

中国人习惯于用一串串数字,来表明他们为残疾人所做的工作。中国的媒体,常常对一些优秀的残疾人大加褒扬。

美国聋人确实能做很多事,那都是我所想不到的事情。美国朋友不能理解中国父母对聋儿的绝望,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得不参加英语听力考试,不能理解我进大学时所遇到的阻碍……他们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贫困山区的孩子。

生活中不常见的事情,就会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

进大学以来,我时刻都在思考。我的思索并不顺利,常常陷入停滞。

我只能把我所看到的,一句一句地写下来。

上一篇:创造性地开展聋协工作 下一篇:浔阳说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