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

时间:2022-10-01 07:26:33

浅议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学习,结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体育意识;体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65-02

随着素质教育的倡导,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和健康体育等教学思潮都应运而生。尤其是2006年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印发(教体艺[2006]6号),全国各地掀起了亿万学生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大联赛”等一系列体育活动。尽管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然而很多要求却没有具体落到实处,多数高校仍是重“达标”,轻“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有必要再对《纲要》的基本精神进行学习,把《纲要》的基本精神落到实处,真正推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性质和目标

《纲要》是国家对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体育课程教学的大纲,是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通过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及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纲要》对体育课程提出了五大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二、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

如何使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这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新时期普通高校在制定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时以及在对体育课程进行建设和评价时,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三方面: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加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上海市学校体育“十五”发展计划》(下文简称《计划》)也指出:“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突出”健康第一“,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产和现代生活对人体提出的挑战”。2002年7月份,教育部印发的《学生素质健康标准(施行方案)》把身高、体重和肺活量纳入了测试项目。再者,《纲要》五个领域目标中,有三个领域目标都与健康有关: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可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领会从“体育教学目标以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的理论飞跃,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应从“健康”入手,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入手,培养大批肩负使命的高素质人才。就生理层面而言,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力、灵敏和力量等素质,以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心理层面是指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超越自我、迎接挑战的进取精神;社会层面反映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确立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优化体育教学课程体系,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和谐发展,从而为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定的健康基础。

2.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从心理学讲是指存在的客观体育现象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是运动者对体育活动的总体认识,是指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体育目标的认识,并且不同的个体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决定体育行为的心理活动。体育意识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体育认识、体育意识和体育情感。由于,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不够丰富,对体育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锻炼价值也解的也不多,多数学生喜欢埋头读书,他们甚至认为体育运动会浪费时间。因此,多数大学生课内或课后的体育活动都是被动的,都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没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方法。而且,多数大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带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甚至有的只是消极的情感体验。经过研究,笔者发现“体育意识”的培养与《纲要》中的“运动参与目标”是一致的,只有学生对体育知识、锻炼的价值意义了解加深,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从而才能形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由于学生是主动参与运动的,获得的情感体验也是积极愉快的,从而更加深了对体育的认识,渐渐地培养了体育能力,获得了独立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能力,并且还培养了一定的体育欣赏水平和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因此,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点,高校广大体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完善自我,大力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

3.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大多数学生通过运动应熟练掌握两项以上运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可以科学地进行锻炼,提高自身运动能力;掌握基本的运动创伤处置。”这些要求的达到都必须是在具备一定体育能力的基础上。《十五》也指出:“要提高学生自学、自练和体质与健康的自我评价能力”。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不管是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没有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指导和具体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体育能力就是运用体育科学的知识与理论指导体育实践的本领。它又包括:身体锻炼能力、运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健身能力、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高校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较为成熟的青年期,是接受教育、获得专业知识、获得发展能力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阶段。因此,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有必要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入手,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开拓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融传授知识、技能和能力为一体的体育教学整体优化体系。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将会更有力地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入发展,这就更需要我们勇于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各种探索和实践,大胆创新,及时地、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以不断适应和满足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体育不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学校体育“十五”发展计划[Z].沪教委体[2002]7号.

[2]学校体质健康标准(施行方案),学校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Z].教体艺[2002]12号.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13号.

[4]祝蓓里,丁中元.体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陈永生.高校健康教育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傅海金(1973-),女,上海海洋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上一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讨 下一篇:政治学概论全程案例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