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知 实现人机“沟通”

时间:2022-10-01 06:08:41

智能感知 实现人机“沟通”

“工业4.0”自出现以后已经鼓噪一时。然而,除了德国,这种现象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将“工业4.0”当成了助推经济转型的一剂良药,并想从中觅得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从而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找寻出路。

如今,“工业4.0”已上升为德国的国家级战略。而对于“工业4.0”,德国人将其定义为“以CPS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对于CPS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认为,CPS的意义在于将物理设备联网,特别是连接到互联网上,从而使得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五大功能。而这五大功能最终要实现的就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综合来说,也就是我们眼中的智能化生产。

按照德国工业4.0体系设想,智能产品将集成有动态数字存储器、感知和通信能力,承载着在其整个供应链和生命周期中所需的各种必需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智能产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智能产品是信息的载体,智能产品在整个完整的供应链和生命周期中都一直带有自身信息;智能产品是一个AGENT(),将会影响其所在环境;智能产品具有自我监测能力,产品会对其自身状态和环境进行监测。

现在,众多相关的国内专家、学者在谈到“工业4.0”的时候,无不提到德国西门子安贝格工厂。可以说,安贝格工厂已成了德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和最好代表,并被誉为德国“工业4.0”的模范工厂。

在安贝格工厂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元件、半成品还是待交付的产品,均有各自编码,在电路板安装上生产线之后,可全程自动确定每道工序;生产的每个流程,包括焊接、装配或物流包装等,一切过程数据也都记录在案可供追溯。更重要的是,在一条流水线上,可通过预先设置控制程序,自动装配不同元件,流水生产出各具特性的产品。

由于“产品”与“机器”实现了“沟通”,整个生产过程都为实现IT控制进行了优化,生产效率因此大大提高: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工作量需要人工处理,主要是数据检测和记录;工厂每年生产元件30亿个,每秒钟可生产出一个产品,产能较数字化前提高了8倍,而由于对所有元件及工序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工厂可做到24小时内为客户供货。此外,由于实时监测并挖掘分析质量数据,次品率大大降低。

从生产、装配、物流到数据追溯、分析、监测以及控制,整个安贝格工厂的生产过程充分应用了CPS技术。基于CPS在智能工厂应用当中的重要作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CPS可以应用到所有的场景当中,或是智能工厂的解决方案就是CPS的解决方案?其实不然。两种理解都存在问题,前者忽视了智能工厂当中还有其他非CPS系统的存在,后者则缩小了CPS可以帮助制造企业解决问题的范围。

在一个基于CPS的智能工厂当中,CPS虽然是智能工厂应用的主要技术,但在CPS之外,还有诸如MES、CAD、ERP以及PLM等应用系统,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系统并不属于CPS的一部分,而是较为独立的一些系统体系。

另外, 在“工业4.0”体系中,传统的工厂将因为应用CPS等技术,成为智能工厂。这样一来将促使工厂内的生产力大大提升,生产的柔性也将显著提高,一条生产线可以实现更多的产品型号的生产,从而最终实现大规模个性化生产的目的。

不过,在制造企业的研发、制造、运营和营销等多个环节中,CPS仍然大有所为,例如,CPS还可以利用到供应链的管理中,通过原材料工厂的CPS应用,并跟工厂的CPS系统连接起来,可以实现网络化CPS系统,这就为智能产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未来,在基于CPS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生产资料在进入生产体系之前就被赋予了CPS能力,它是一个具有智能的生产资料,会进行自我描述,可以跟同样赋予了CPS能力的生产线进行对话,生产线可以根据对话的结果,智能化地安排相关生产制造计划。

上一篇:江苏银行“大数据”尝鲜 下一篇:车市冬天,博世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