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民族文化的发展

时间:2022-10-01 04:05:02

浅论民族文化的发展

摘 要:满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作用不容忽视。以岫岩满族自治县为例,描述满族文字的创立、文学艺术的发展、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人才的培养、语言的演变、民间艺术的发展、的变迁以及修订谱书的传统,把岫岩满族文化的发展状况展示出来。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岫岩满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满族文化;发展;岫岩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77-0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是鼓舞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的满族文化需要我们广大民众熟悉它、继承它、发展它。以辽宁岫岩的满族文化为例,让我们了解一下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

一、满族文学艺术的发展

满文就是在满族崛起的过程中创立出来的,随着满族的“从龙入关”,满文也从辽沈地区进入中原,成为主流文化之一,随之出现了大量汉译满文的著作:《刑部会典》、《三略》、《万宝全书》、《资治通鉴》、《六韬》、《大乘经》等。满汉文化的结合既丰富了满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促进了满族文学的发展。由于近代的岫岩山高沟深,很少有其他文化活动,所以讲故事就成为岫岩满族人民重要的精神生活,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到20世纪80年代通过岫岩文化馆搜集整理出版了《长白仙女》、《岫岩三老人故事集》、《岫岩满族故事集》、《岫岩满族故事续集》等故事集。

二、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清朝统治者在入主中原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翻译了大量汉籍,创办了学校,还接受和利用了程朱理学,岫岩满族在儒家学说的教诲下也制定了各种规矩、规则、家训等。满族最重视祭祖,族祭是每一个家族的大事,历来都由最有权威的族长主持,族长由选举产生,掌管族中祭祀、本族坟山祭田的使用、钱财账目的使用、排解族内外纠纷、教化族中子弟、编辑修篡谱书等事宜,因而族长是家族的代表。现在由于核心家庭的建立,满族族长制已经消亡了。在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下,岫岩满族还制定了严格的族规和家规来约束族人和家人。满族繁多的家规教化了人民,可是其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糟粕,影响了社会发展。

三、重视人才培养

1631年皇太极下令诸贝勒大臣子弟8岁以上、15岁以下,俱就学读书,“所以使之习于学问,讲明义理,忠君亲上”[1]。从此满族重视教育的风气逐渐形成,岫岩境内也出现了私塾,到清末全县共有私塾馆近百所,大量私塾的出现为岫岩县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从1807—1907年,岫岩县共考取进士2名,举人16名、贡生46名。清末废除科举,岫岩县又创办了新学和新式学堂,到1911年全县共有新式学堂54所,学生近2 000名。而且岫岩县还根据本县情况兴办了一所满文学校,叫“岫岩八旗高初两等小学堂”,专收岫岩的八旗子弟入学就读,虽然兴办时间较短,但培养出的学生却是“该校各生汉文极佳” [2]。

岫岩满族在医药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清末岫岩出现了多名富有盛誉的满族名医,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曹怀庆,他不仅治病救人,还创办了“岫岩医学会”(岫岩医学研究会),为岫岩县培养出一大批医药人才。

四、满族姓氏和语言的演变

满族的姓氏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1644年大部分满族入关,受汉语汉文的影响,满族的姓氏也逐渐汉化。满族原有的多音节姓氏逐渐被冠以汉字姓氏,如原姓赫舍里氏改姓赫、何,“爱新”则以金为姓;在语言方面,清初满族进入岫岩时坚持“国语骑射”,到乾隆时期,基本上通用汉语汉文,到了清末能够说满语的人已经寥寥无几,现在岫岩县保留下来的都是夹杂着大量满语词汇的“满式汉语”。如讷讷(或讷)就是指母亲,阿玛(或玛)就是指父亲,妈猴子就是指妖怪,格色就是指不合群,牙碜就是指吃的食物中有沙土等等。

五、满族民间艺术的发展

岫岩满族民间艺术主要有满族剪纸、满族枕头顶、满族高跷、满族太平鼓等,这些民间艺术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民间艺术诞生的“生活场”[3]在不断的消失。另外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岫岩满族民间艺术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1.满族剪纸。岫岩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出现前,满族妇女就会用各种颜色的布剪成各样花鸟和吉祥物,做补绣,这是剪纸艺术的前身。剪纸艺术的典型作品是“挂笺”(挂钱),最早挂笺是祭祀场所的装饰品,一般挂单数,现在每逢春节,岫岩满族依然会在自家的玻璃上贴剪纸。

2.满族枕头顶。满族民间枕头顶与满族枕头紧密相关,据传说,满族先民们最早使用的枕头是用圆木制作的,全家人睡在一根圆木上,后来为了方便,就把长圆木按人头锯成短骨碌,各枕各的,有些心灵手巧的人,就将木枕头两端用刀刻、火烙成各式图形。自从有了布枕头,满族姑娘就绣起了枕头顶,枕头顶多用红、蓝、黄、白满族八旗的颜色为基调,构图典雅,目前流传下来的满族枕头顶,大多数都是出自百八十年前满族妇女之手,有的长达三四百年。

3.满族高跷。高跷是满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岫岩很早就有高跷活动,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锤’” [2]。“踏锤”就是踩高跷。解放前踩高跷是一些人的谋生手段,现在它已经成为岫岩人民的重要娱乐方式。

4.太平鼓。太平鼓也称“单鼓”、“跳神”或“烧太平香”、“烧齐香”等。太平鼓起源于满族萨满“跳神”之舞,萨满神舞在艺术上是一种集说唱、鼓乐和舞蹈三者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原始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因而具有浓郁的早期满族民间歌舞特色。随着清朝的建立,萨满跳神之舞也演变为“跳单鼓”或“烧香”的祭祀形式,近代的单鼓烧香之舞具有娱神和娱人的双重功能,因而最终转化为民俗时尚。改革开放后,岫岩满族对单鼓艺术进行了加工改造,使其成为现代太平鼓舞蹈,目前岫岩满族用太平鼓舞蹈创作的《满乡乐》剧目在国内进行表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屡获奖项。

六、满族的

在上,岫岩早期的满族及其先人一直信奉自己的传统宗教萨满教,萨满教是最古老的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具有一定的祭祀仪式。满族的萨满分为两种:一种是氏族萨满(家萨满),它是由各宗姓族内德高望重的人选出一名主持全氏族的各种祭祀活动,即家祭;另一种萨满为野萨满(大神”),大神以歌舞形式为信仰者医病除灾、预测凶吉。满族萨满平时与族内普通人一样,但是由于他们被认为具有沟通天界、人间、地狱三界的能力,所以很受人们尊敬,他们去世后往往会举行全族公葬[4]。萨满活动中的神歌、跳神等动作对满族的说唱、歌舞具有影响,形成独特的萨满文化。

七、满族龙虎年修谱书的传统

满族在八旗制度建立后,逐渐形成了修宗谱和家谱的习惯。现存的《满文老档》和《满洲实录》就是爱新觉罗家族最早的谱书,它是满族早期社会历史的原始记录。岫岩也有修谱的习惯。满族修家谱是按着姓氏,一代一下来,“谱序”中明确宣告修谱书的宗旨:“宗谱之立,所以明世系、别支派、定尊卑、正人伦之大经也。”[2] 由于满族支派繁衍及居住变迁,每隔一定年限就会由族长负责立谱及修谱。族谱主要有两种:谱书、谱单。谱单一般是贫者或弱小家族使用,用一张高丽纸或者一块白布依次论辈填写祖先的名字。谱书一般是富有的人家或名门望族采取的形式,谱书成册印制以便保存,内有谱图表、谱序、族源、谱系、祭祀(礼仪)、家训(婚丧嫁娶之规矩)、典型(先烈、官宦传记)、坟茔、恩赐(诰命、敕书)、命名定式(范辈字号)等。满族人修谱书是极其隆重的,一般选择龙虎年修谱书,目前满族人还有修谱书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岫岩县收集到二十几份族谱,其中有一小部分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其余全部是用汉文书写的,这为后人研究满族无疑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民间史料,但是目前中国对满族家谱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却很少,从中挖掘出的资源就更加有限。

岫岩满族文化是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它是满族先民在生活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可是随着城市化加快,满族相对封闭的居住格局被打破,满族许多日常的、带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的文化遗存在不知不觉中大量遗失,满族文化传承人日益减少,因此国务院批准把满族语言、满族说唱艺术等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央的这一举措对于保护濒危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满族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满族文化在发展中还必须“坚持把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放在重要的位置,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寻保护”[4],只有这样岫岩满族文化才能在国家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内在经济价值,实现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民族文化得到持之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清太宗实录(卷一零)[Z].

[2] 邓延发.岫岩满族(修订本)[M].岫岩:岫岩满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2003:32-91.

[3] 丁永祥.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J].新华文摘,2012,(16):25.

[4] 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15-216.[责任编辑 安世友]

收稿日期:2012-10-24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10YJC850034);2012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LIIBDJ008);2011年大连民族学院“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2011年大连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20116125)

作者简介:马爱杰(1971-),女(回族),内蒙古赤峰人,讲师,博士,从事民族政治学研究。

上一篇:基于朱仙镇木版年画创意衍生品的开发与实践 下一篇:温州中小企业经营转型中的政府角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