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56例诊治体会

时间:2022-10-01 04:02:43

外伤性脾破裂56例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手术治疗8例,中转手术2例,手术治疗48例。结果 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以腹痛、失血性休克为主要症状,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48例(单纯脾切除术38例、脾修补4例、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6例),非手术治疗8例,其中2例中转开腹。治愈53例,转院3例。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腹腔穿刺、腹部CT、B超即可诊断。外伤性脾破裂大多手术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可提高患者存活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促进患者健康。

关键词:脾破裂;外伤;诊断;手术治疗

腹部外伤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外伤性脾破裂在腹部损伤中较常见。临床表现为外伤后腹部疼痛,以左季肋后疼痛为主,伴腹膜刺激征,腹腔穿刺可穿刺出不凝固血液[1]。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加上腹腔穿刺,脾破裂的诊断不难。脾破裂分为脾脏包膜下破裂和包膜外破裂,二者症状有不同之处。脾为血之统,严重的脾破裂出血量非常大,在短时间内发生出血性休克,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因此,临床应重视脾破裂,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减少危害。笔者对近10年收治的56例外伤性脾破裂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5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外伤史,腹部穿刺出不凝固血液,经彩超检查确诊。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7~65岁,平均(36.5±2.46)岁;伤口情:况闭合性损伤50例,开放性损伤6例;受伤原因:车祸伤30例,坠落伤18例,撞击伤5例,锐器伤3例。合并其他部位受伤38例,其中肋骨骨折11例,血气胸10例,颅脑损伤4例,肝破裂6例,胃肠损伤4例,肾挫伤3例。受伤后就诊时间:受伤后12 h入院51例,外伤后2 d发病入院5例。

1.2脾脏损伤类型 根据2000年第6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损伤程度分级标准[2],将56例脾损伤患者进行损伤程度分级。共Ⅰ~Ⅳ级,Ⅰ级12例:脾被膜下破裂,脾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中见脾裂伤的长≤5.0 cm,深度≤1.0 cm;Ⅱ级26例,脾裂伤的总长度>5.0 cm,深度超过1.0 cm;Ⅲ级13例,脾破裂伤及脾门,脾脏部分离断,脾叶血管发生损伤;Ⅳ级5例:脾脏发生广泛性破裂,脾蒂及脾静脉主干受损严重。

1.3方法

1.3.1非手术治疗 对血压稳定,腹膜刺激症状不严重的8例患者行非手术保守治疗8例,暂禁食水,给予抗炎、止血、补液治疗,动态观察病情,其中2例因血压急剧下降,中转开腹手术。

1.3.2手术治疗 48例加中转开腹的2例患者共50例,采取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脾切除40例,脾修补4例,脾大切加脾自体移植术6例。

1.4观察指标 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有无继发出血迹象等。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是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P

2结果

56例患者中,采取保守非手术治疗的8例患者中,2例患者在入院的第3~5 d出现继发性出血,血压下降,即中转开腹行脾切除术;48例患者入院后明确诊断,立即开腹手术,术后无继发腹腔内大出血发生。其中3例因合并颅脑损伤、多发性肋骨骨折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3讨论

脾脏是腹腔内实质性脏器,脾脏血运丰富,组织较脆弱,受外力冲击极易发生破裂。脾为血之统,严重的脾脏破裂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治疗脾破裂患者要迅速诊断、及时治疗,控制出血,纠正休克[3]。外伤性脾破裂均有上腹部外伤史,患者上腹部疼痛或左上腹局限性疼痛,部分患者合并左肋骨骨折。脾脏损伤体内出血时多伴有腹膜刺激症状和体征,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固的血液,考虑患者外伤史,结合症状体征及腹腔穿刺,即可诊断脾破裂。有些患者出血包膜下脾破裂,腹腔穿刺不能抽出血液,但患者血压下降明显,休克症状较重,需严密监测,动态观察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压积,做腹部B超、CT等检查,动态观察脾脏的大小、外形,判断损伤程度,以早期诊断脾破裂。

脾破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非手术治疗指针:①生命体征平稳;②腹腔穿刺无血液;③CT或B超提示脾包膜下血肿;④无腹膜刺激征或较轻;⑤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趋于稳定。手术治疗是脾破裂的主要治疗方式。①脾切除术:脾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②脾修补术:常规开腹,显露脾脏、探明伤情、控制出血、消除凝血块和坏死的脾脏组织,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破裂口,缝合时缝线穿过裂口基底部、大网膜一起打结,防止脾脏组织过脆导致止血效果不佳,打结时保持松紧适度,防止缝线过紧损伤脾组织。③脾切除加脾自体移植术:制备好移植脾组织块,大小约(2~4) cm×2 cm×(0.3~0.5) cm,置入大网膜前后叶之间,铺平,将组织块固定,间断缝合大网膜前后叶的切口。

本研究中,56例患者采取保守非手术治疗的8例,2例中转开腹行脾切除术;48例患者立即开腹手术,术后无继发腹腔内大出血发生。其中3例因合并颅脑损伤、多发性肋骨骨折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和吴栋 平[4](2001)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诊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要考虑外伤史,结合腹部症状体征,给予腹腔穿刺,并行超声检查及CT检查,及早诊断,尽快治疗处理。严密检查患者血压变化,快速纠正休克,动态观察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防止继发出血,可有效治疗脾破裂患者,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促进患者健康。

参考文献:

[1]华积德.脾外伤的处理[J].脾脏外科杂志,1997,5(6):375-377.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42.

[3]叶金明.延迟性脾破裂17例诊治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1999,11(4):215-216.

[4]詹世林.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6):103-104.

[5]吴栋平,徐金荣,蒋天业.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32例体会[J].腹部外科,2001,14(4):219-220.

上一篇:捏脊疗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修复的... 下一篇: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