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观察 三分表达

时间:2022-10-01 03:55:20

“图文转换题”是习惯说法;科学的说法,应该是考查语言表达怎样落实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语用原则的基本题型。从以往高考看,还有结合句子仿写、修辞运用等考点进行考查的。从其涉及的表达方式看,主要集中在说明、描写和议论上,即要求考生能做到说明简明准确,描写生动得体,议论准确鲜明,所有用语自然还要连贯。图文转换试题,首先考查我们的观察能力,即能读懂图表反映的信息,诸如观察试题,侧重考查怎样的表达方式,观察图表呈现的状态,观察图表含蕴的丰富信息。其次才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即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谨慎遣词造句,完成解答试题的任务。

一、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重庆卷】19.下图是“儿童在不同场地的时间分配”,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将儿童在不同场地休息和运动时间分配的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概括准确,不超过80字。(5分)

该图采用(准)坐标图的形式,介绍男孩和女孩在不同场地中对“原地休息”“进行运动”的选择性态度。在草地,男孩更乐于选择运动,而女孩则更多倾向于选择休息。在运动场,男孩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较为均衡化,而女孩依旧更多选择休息。在硬场地,男孩和女孩的选择呈现一致性,即更多选择休息。在天然场地,男孩与女孩的选择接近于在硬场地上的情境。在娱乐场,男女生的选择则接近于在草地。

这样观察,基本把握了图表的信息。根据试题要求“内容完整,概括准确”,我们必须对上述信息进行再概括。

着眼于男女生对不同场地的选择性态度,倾向于求同思维的考生可以这样概括:

【答案示例1】男女生对运动场地的选择总体呈现一致性:在草地、运动场和娱乐场中,其选择都呈现均衡化,男生更典型;在硬场地和天然场地,他们都更多的时间用于休息,女生更明显。

而倾向于求异思维的考生,也可以这样概括:

【答案示例2】男生运动对场地的选择性更强,诸如在娱乐场、草地和运动场则用更多的时间运动。女生则不然,无论在怎样的场地,女生都会选择更多的时间休息,尤其是在硬场地和天然场地。

若没有明显的求同或求异思维的偏好,或者说思维方式呈现混合型,也可这样概括:

【答案示例3】在硬场地、天然场地,男女生都用相对多的时间原地休息。无论怎样的场地,女生都是运动时间少于休息时间;而男生在草地、娱乐场则以运动为主。

这里的图文转换题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只要答案符合“内容完整,概括准确,不超过80字”这一要求即可。

二、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

【湖北卷】20.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路线,源起湖北丹江口水库,终至北京、天津。请依据下图,用一段文字描述该干线工程的输水路线。要求:①包含图示总干渠经过地;②不少于5 个动词;③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④不超过80 字。(4分)

【湖北卷】22.欣赏下边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①突出景物特征;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③不超过80字。(4分)

这都是湖北试题,都是图文转换,都侧重考查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命题人或许认为20题侧重考查说明,22题侧重考查描写,而且不少题评人也支持这种说法),只是描写对象不同。第20题对象是图,是静态之物,要求用描写的语言,实现其动态化,这是题干中“描述”对考生的规范化要求,也是一种隐性要求(要求鲜明、生动、形象),尤其是相对于“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而言。但是不少考生简单将该题理解为说明,作答用语过于平实甚而机械僵化,所写答案与高考答案示例距离较远。既然是描写,可以采用一定的修辞方法,如常见的比拟手法。

【答案示例】一渠清泉,源自丹江口水库,从南阳上郑州,穿越黄河,过焦作,出安阳,入河北邯郸,经邢台,走石家庄,分流东至天津,北达北京。源源南水北流去,绵绵千里饮甘泉。

这样的答案,其中动词的选用、比拟手法的运用、排比句式的选择,写活了“输水路线”,化静为动,颇有艺术感染力。

而第22题描写的对象是天鹅戏水图。题干要求考生,借助眼前这一画面,扩展“早春”。所以该题是扩展语句,天鹅戏水图是命题人提供给考生的扩展用料,只是这用料不是语言形式,需要考生将其转换为语言的形式。这种能用的语言形式,只能是描写的,是景语。描写画面,要注意分清画面背景和主体。背景有两物,即春柳和春水,而主体是形态不一的鹅。拥有这样的背景知识,有利于我们去利用更多的背景知识,如有关自己对春柳、春水和白鹅的印象,或者是有关它们描写的文字。观察画面至此,扩展成如下语段,或许就是易事。

【答案示例】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

三、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是说非。在写作时,更要进行议论,宣扬观点,阐明理论,影响读者。

【天津卷】21.下列三幅劝阻吸烟的手势图,你认为哪一幅最好?请结合图像说明理由。要求70字左右。(5分)

试题,要求考生表达态度,都要说明理由。可见答案具有鲜明的议论性。从答案要素构成来说,要有概括有阐释,有观点有论据,有被扩展对象也有扩展内容。如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1】我介意。虽面带微笑,但捂鼻子的动作明确地告诉对方,你抽烟我是十分介意的。较于其他两幅手势图,该图用更委婉的方式告诉对方,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勿抽烟。

【答案示例2】不可以。该图手势表达直接,劝阻意味强烈,容易让他人领会到拒绝二手烟的鲜明态度。相对于“请停止”,更具拒绝意味,而相对于“我介意”,更有维权之自觉。

【答案示例3】请停止。该图手势表达直接,劝阻意图鲜明。以礼貌之语出之,既避免“不可以”的生硬,又避免“我介意”的软弱或隐晦,让对方无处回避,从而达到自我维权之目的。

当然,有些试题确实在表达方式上不甚明晰,但那不是不能确定使用哪一种表达方式,而是要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第17题、全国课标卷Ⅱ第17题和江苏卷第5题。全国课标题,题干要求完全一致,我们择其一进行观照。

【新课标卷Ⅰ】17.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试题,选择邮票主体,要求观察。表达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构图要素”,一是“图形寓意”。前者是说明画面的内容,所用表达方式是说明,只要把要素及其关系依照一定顺序说完整说清楚即可。如新课标卷Ⅰ画面有地球、清流、鱼、手、污水等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地球上的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说清了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就达到了说明的意图。而后者则是对画面寓意的发掘与判断,属于议论。如针对这里的邮票画面,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或许你看到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或自觉。这种发掘与判断的能力,也是对艺术品一定的审美经验和能力的反映。

上一篇:“营改增”政策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的应对研究 下一篇:谈谈新医改下医院现金流量日报表的编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