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在民生司法中的法律价值

时间:2022-10-01 03:14:08

有效沟通在民生司法中的法律价值

有效沟通在民生司法中的法律价值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历来与司法密切相关。所谓民生司法,就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司法工作的根本宗旨,在各项审判、执行活动中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也深刻蕴涵了民生司法和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人民法院开展“民生司法”活动,就是要广泛实行各种亲民便民利民的措施,要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纠纷。而有效的沟通是法官开启人民群众心灵的桥梁,下面笔者就从平常工作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沟通入手,与大家一同探讨有效沟通在民生司法中的法律价值,毕竟“细节决定成败”。

一、沟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双向沟通是一种信息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是参与者尽己所能期望信息被正确理解,同时对方的信息能被准确把握的过程。沟通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领域,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更有交流的意义。人民法官是诊治社会疾病的心理医生,是矛盾纠纷尖刀上的舞者,对沟通技巧的掌握相对而言要比其他职业更为严格。

双向沟通的定义意味着信息的发讯者与收讯者之间要有反馈的过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此之前,笔者设计了《法官与诉讼参加人沟通技巧与影响力问卷调查》,全州八个县(市)法院共有__名法官参与填写。从调查情况看,3%的法官认为和诉讼参加人之间不需要双向沟通,说明了仍然有部分法官没有意识到法官与当事人、人之间需要沟通,更没有意识到双向沟通的重要性;28%的法官把双向沟通片面地理解为单向沟通,即“让他人来认同我们的想法和目的,希望别人照我们的想法去做”,说明了少部分法官在内心深处会把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强加给诉讼参加人,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答案,没有与诉讼参加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更没有注重沟通的技巧;31%的法官认为不存在沟通障碍。其实中、基层法院每天都要面对来自不同层面、不同背景的老百姓,沟通障碍时时处处都有可能发生,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法官的意志为转移。比如,法庭准备阶段,程序上必须要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经常有当事人不知道什么是“回避”?必须要法官释明才能听懂,这就是因文化程度和法律专业术语的原因引起的沟通障碍。

民生司法要求法官要“贴近群众为民司法”,还得从细节处入手,加强法官与诉讼参加人沟通交流。中医上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想必也是这个道理。

二、有效沟通在民生司法中的法律价值

(一)《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法官与诉讼参加人之间要平等沟通

审判艺术的学问不仅在法学中,更在法学外。一个人在诉讼中不仅在乎诉讼结果的公平,更在乎在诉讼中应有的人的尊严感是否得到满足,所以法官与诉讼参加人之间要进行平等沟通。三年前云南省澄江县法院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法官铐律师事件”,归根结底还是沟通出了问题。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法官会将冷酷的法律赋予温暖的元素,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对生命、人格、尊严、情感的尊重,真正使法律结果得以理解和自觉执行。

(二)“司法和谐”呼唤法官与诉讼参加人之间要用“心”沟通

《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只有用心沟通才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都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心理互动。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也经常通过说理和疏导打开当事人的“心结”,最终案结事了。把群众的诉求、群众的企盼、群众的纷争落实好、排解好,就创造了一个稳固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好,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大环境也就形成了。

(三)“阳光司法工程”活动的开展要求法官提升沟通技巧

开展“阳光司法工程”活动,也是民生司法的具体表现。不仅让巡回审理案件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而且让广大群众旁听庭审,提高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才能让公众因贴近司法而了解司法,因参与司法而认同司法。所以在“阳光司法工程”活动中法官要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去办案,要加强沟通技巧的应用。如果说“阳光司法工程”是在制度层面画了一条龙,那么良好的沟通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在民生司法工作中完善有效沟通的建议

(一)在思想上强化双向沟通意识,强化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同等重要的理念

由于文化、年龄、学历、环境、语言、行为等差异,法官与诉讼参加人之间经常出现沟通障碍。双向沟通能使法官在情感上融入人民群众,能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这是民生司法的基石。此外,现实中当事人会根据肢体语言揣摩法官的真实意图。《问卷调查》其中一项是“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语气是否重要?”100%的法官都认为重要,只是重要的程度就众说纷纭了。笔者认为,法官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同等重要,例如宋鱼水平稳和善的语气、专注的眼神、安静的聆听,这些肢体语言都能打动人心,拉近距离;陈燕萍的眼泪和一声“宝宝”,引出小敏呼喊她妈妈;尚秀云会称呼少年犯小名,会拉住当事人的手说话。所以好的肢体语言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善于倾听,勤于换位思考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的题目,就是让法官往满满的杯子里倒水,结果无法将水倒进去。以此启迪法官:当事人来到法院时,心里已经装满了不平、委屈,甚至是愤怒,此时对他们讲什么可能都听不进去,解决的办法就是将水倒出后再重新加水,而法官学会倾听就是让当事人向外“倒水”,等倒得差不多了,法官说话当事人才能融会贯通。其实法官的倾听绝非易事,在倾听中,法官要有耐性,有耐性才能让当事人倾吐心声、尽抒胸臆;法官要将心比心,才能设身处地了解当事人的苦楚;法官要做一些建议性的沟通,方可真正解开纠纷的“死结”。同时,法官要勤于换位思考,体恤群众的难处,在司法服务中尽量便利群众,如实行人性化的立案服务,在立案大厅为群众摆放饮用水

、桌椅、纸笔、诉讼须知等物品和材料,实行立案审查、收费、排期开庭的“一站式”服务;为生活困难的群众缓、减、免交诉讼费;到残疾人家中去开庭;在农村群众的赶集日集中审理同一地区的案件等。

(三)用群众的语言解决群众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强调,“法官要学习群众语言,要把法律语言转换成符合法律精神的群众语言,使群众听得清、听得懂、听得明”。比如我们文山州有一个土语“婆娘”,本意是老婆,就曾有法院实习生理解为婆婆和娘两个人。试想如果法官和当事人之间连对方的话都听不懂,难以想象还能有效沟通?所以对于法官而言,特别是许多初任法官,到基层和实践中去学习群众语言,讲出来的话才能通俗易懂,特别是更多地培养少数民族法官在民族地区用少数民族语言审理和调解,那么当地群众更觉得亲近。此外,在沟通中要尽量少用法言法语,既使判决书中会涉及如善意第三人、法条竞合等诸多法律术语,我们也必须向当事人充分释明,对于文化水平低的群众而言,判决书就像听“天书”。法官不能让当事人揣着一本糊涂账走出法院大门,那么当他们再次回来时,很有可能是无休止的上访申诉了。

(四)培养有效沟通的技巧

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实每位法官都有自己沟通的技巧,在基层法院,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善于沟通的法官。美国安利公司之所以越做越好,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公司文化,就是每次找一个成功的员工,把他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然后找一个失败的员工,把他的挫折也分享给大家。此种文化虽然来源于商界,但榜样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笔者从事审判工作八年,在此谈谈自己的浅见,很多时候我们不必拘泥于只和当事人面对面地沟通,不防进行多向沟通,比如整体联动沟通法、亲情舆论沟通法,就是联合村委会干部、人民调解员或当事人亲戚朋友等共同协调、解决纠纷。还比如“冷却”择机沟通法,即在当事人情绪急躁时,先钝化矛盾,选择最佳时机再行沟通调解。

曾博士认为,沟通是一种能力,并不是一种本能。它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需要我们后天去培养、去学习。所以人民法院致力于构建一个有效沟通的环境,才真正有利于把民生司法落到实处。(编辑:果宝)

上一篇:分析诉讼法下逮捕的适合 下一篇:应对入世挑战 转变司法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