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

时间:2022-10-01 11:51:05

让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

【摘要】本文简述的是教师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心理艺术,和孩子之间进行微妙的情感沟通,从而让你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全面了解孩子,开出有效的教育处方。首先,教师要善于观察,并从心理学角度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对孩子进行把脉;其次,运用各种心理战术,如:倾听、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和孩子打成一片等等,来和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最后,通过建立个性档案等手段达到对孩子的全面了解。让教师真正读懂孩子,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内心世界;观察;倾听;沟通;交流;平等;尊重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知子女者,父母也”。 事实上并不只是做父母的才需要了解自己的子女,做教师的也必须努力去了解孩子。

一、走近孩子是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关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读懂孩子是进行因材施教,发展个别教育的前提。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收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效果。就像医生给病人作诊断一样,只有了解了病情,才能给病人下处方,最终药到病除。因此学会读懂孩子,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说到教师的基本能力首先就是“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要善于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智力活动、情感表现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捕捉教育时机的重要条件,善于观察学生的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去解决问题。可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反之,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拖延很长时间,到了较为严重程度再去解决,教师就很被动。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的教育气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而要求现代教师要善于同学生交往,使学生喜欢和他接近,愿意和他说心里话。

二、教师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和差距

孩子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特别是处于学龄前阶段的低幼儿童。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有着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完整的世界。成人和幼儿由于年龄的悬殊,经历的太大差距,兴趣爱好,要求需要等心理活动有极大的差别,如只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去看待幼儿的活动,表现,需求,就不能真正了解幼儿,常常还会错怪幼儿。如孩子是那样兴趣昂然地在草地上打滚,你却认为不好玩、太脏。这是由于不懂的幼儿的心理,错把幼儿正常的兴趣要求,甚至是优点当成了缺点。

三、走近孩子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与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这就要求教师有科学的人生观和乐观的工作态度,了解孩子不要带偏见。教师要尽量排除自己对孩子的主观偏见,才能掌握孩子真正的思想表现。确立幼儿主体地位的认识,要容忍和尊重孩子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个性、能力、行为、兴趣等特点。每个孩子都是有其特长、天分与优势的,都有他们家庭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差异是正常的,并且充分重视和尊重孩子的这些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最终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差异基础上积极充分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四、走近孩子是一门艺术

怎样才能走近孩子呢?首先孩子是在活动中发展的,他的喜、怒、哀、乐、兴趣、才能都表现在各种活动中,那么我们就要在活动中了解幼儿。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内心世界是指孩子的思想感情,思想境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随着环境和生活状态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或发展着,在长期与幼儿的接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情感世界真实而又丰富,需要成人密切关注。反思过去,我们的教育总是关注认知因素,关注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与体验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

1、善于观察、分析。

观察了解孩子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技能,也是教师需要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责。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观察了解孩子?观察了解幼儿是指教师能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心理需求和存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措施。在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所观察到的是幼儿外显的行为表现:动作、表情、语言、行为方式等。它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一种方法和途径,用来帮助教师由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幼儿的发展。教师要学会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如同医生透过外在症状诊断有无疾病,生的是什么病一样,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其实质是对幼儿行为的性质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教师在对幼儿行为的性质做出判断时,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原则来加以分析,正确理解幼儿行为的性质,如果判断错了,就会开出错误的或无效的“教育处方。如:

案例: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月月来了。他哭着对爸爸说:“爸爸,你中午来接我回家睡觉。”爸爸说:“不行,我得上班。”“那爷爷接。”“不行,爷爷走不动了。”月月拉着我的手:“老师,你抱抱我吧!我感冒了。”尽管忙,我还是把他搂在怀里。他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我,把头贴在我的胸前。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老师,放下我吧!我好了。”

分析:

月月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平时上班较忙,月月一般不出门,也没有伙伴。今天,他未必真的感冒,只是情感饥饿,在寻找成人的爱和安慰,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体谅、理解孩子,帮助他度过情感的“饥荒”。 教师的做法比较妥当。她透过“来园时哭闹”这个表面现象,看到了家庭变异后给幼儿心灵造成的创伤。教师并不费心地去琢磨“我感冒了”是真是假,而是首先给予情感上的安抚,并由此而确定了“帮助他度过情感饥荒”的教育策略。观察记录较好地保留了行为事件的本来顺序和真实面貌,客观、翔实,为进一步提示这个单亲家庭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提供了线索,也为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切入点。

上一篇:简便不简便,该谁说了算 下一篇:一节课的成功需要恰当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