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

时间:2022-10-01 11:37:58

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

[摘 要]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然而在现实的应用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往往会被人们忽视。水文地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岩土体工程的特性,甚至造成工程的损坏,对于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不仅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更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因此我们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对水文地质的考察和研究力度,根据勘察结果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性

中图分类号:U58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026-01

1 水文地质的重要意义

从特点上来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彼此间相互作用,两者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众所周知,岩土上的一种重要组成结构是地下水,地下水不仅会影响到岩土体工程的特性,更会对基础工程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对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造成干扰。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避免水文地质危害的影响,不仅能够保证勘察结果的质量,能够促进建筑质量的提升与强化,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常情况下,对于那些具有较为复杂的水文地质地区而言,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我们不能够对水文地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如果在设计阶段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那么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岩土工程也有可能受到地下水危害的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们在进行工程地质的勘察过程中,必须做好水文地质的研究工作,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应当做好意外情况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保证工程勘查的质量和工程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水文地质情况清除,还要将建筑物受到地下水的影响作为探讨的重点内容,根据勘查的实际情况来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整治措施,最大限度上降低地下水对工程的危害和影响,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强化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水文地质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开始之前,首先要对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应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勘探以及测试,并获取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确保相关水文特征得以充分的了解与掌握,例如地下水的形成、地下水的运动状态以及分布规律等等,以此为地下水排除措施提供参考数据。然而,一般情况下,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中,人们对水文地质参数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更多的是强调对岩土类型、工程地质性质以及地质结构的研究。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的实际意义并没有得到体现,许多勘察报告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没有彻底了解水文地质问题,对于一些地理环境^为复杂的地区,这一问题就容易导致由于地下水作用对岩土工程以及建筑带来的危害与影响,进而对整个勘察工作的质量造成影响。

3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

3.1 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水位的下降一般是人为造成的,如果下降太大,会引发地面沉降、地裂、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引起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枯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沙漠化,引发海水倒灌,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威胁,甚至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

3.2 潜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含水层颗粒细小,其渗透性弱,地下渗流差,尤其是上覆粗粒松散地层时,地表水容易下渗;当包气带薄时,毛细带接近地表,土饱和性差小;地下水流梯度小或者平缓时,排泄不畅;当含水层沿水流方向岩性突然变细、渗透性减弱或遇到隔水层时,潜水排泄困难。

上述4种原因引起潜水位上升,多出现在甘肃省冲积平原一级阶地及山前平原前缘地带。此外长期降水导致河流、湖塘、水库、渠道等地表水渗入补给潜水层,也会引起潜水位升高。

3.3 地下水位频繁升降带来的危害

通过对水文地质规律的研究发现,气候、气压、潮汐以及地球与月球引力变化,附近区域水体的水位变化等都会引起地下水位反复升降。地下水位的升降带来的影响主要有这几方面:导致建筑物基础土的压密;增加基础工程材料的腐蚀性破坏;水位变化导致的干湿交替容易腐烂;使建筑基础土层中一些盐类发生溶解作用导致建筑物位移;引起膨胀性岩土的均匀的胀缩变形,造成地裂并给建筑物造成结构破坏。

3.4 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献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4 工程地质勘察中针对水文地质危害的对策

4.1水文地质的准备工作要充分 为有效地提高水文地质工作的质量,必须在开始水文地质工作之前对岩土工程进行积极的勘察,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结构等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对场地的含水层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为开展水文地质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4.2 重视水文地质勘察的规范和标准的学习

在地质勘察实践中,已经积累和总结了地质勘察的规范和标准,而且基本达到了完善、全面和科学的标准。这些标准和文件,是技术人员从事地质勘察工作的依据。在具体工作中,要求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熟悉标准和工作流程,按制度执行,按标准实施,就能够保证做好施工前期的勘察工作,全面、客观地掌握地质情况。更重要的,能够使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4.3 重视地下水埋藏状况的调查

在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的重点,设置必要的调查指标体系,弄清地下水的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进行评价,涉及到基坑工程的还应做抽、压水试验,调查土层的渗透性质等。预估地下水可能带来的突涌、流沙或管涌等潜在的威胁,制定出有效和可行的防治措施建议。

4.4 积极实施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

应用遥感技术,同位素技术,数值模拟技术,信息技术是提高水文地质特征和机制的重要技术方法。目前研究的服务继续扩大,以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降低身体的工作量,为决策分析提供技术支持与管理。地下水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地下水运动和分析的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要结合中国的实践,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基础地质勘察中要高度重视水文地质调查,作为建筑工程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较差的水文地质条件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者、实施者在建筑工程实施前就应该调查清楚地基基础的水文地质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防治措施,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地完成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浅谈[J].贺云.硅谷.2015(01)

[2]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刘敏.山西建筑.2015(15)

[3] 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水文地质相关问题浅析[J].朱森.价值工程.2015(33)

[4]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J].王新春.科技传播.2016(03)

[5]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李能芬.甘肃科技.2014(12)

上一篇: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下一篇:关于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