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构建

时间:2022-10-01 09:51:16

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构建

[摘要]思政理论课实效性不足一直是困扰高校师生的老大难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主客二元对立思想指导下的灌输式教育模式。21世纪,教育界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提出教师和学生同为教育主体思想,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提供了全新视角。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双主体交互模式”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在交流互动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以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模式;双主体交互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21-03[作者简介]兰宏伟,女,河北承德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模式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它力图从知识形态上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连接问题。”[1]286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是指在主体间性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之间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通过问答、讨论、辩论等形式进行的交流、合作,以至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育模式。它主张教师和学生均是教育主体,两者并存共生、对立统一于教育活动之中,同时认为教育活动是师生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的交流、互动活动。主体间性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是对传统思政理论课教育模式和新课程理论的扬弃,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的特点

(一)平等性是“双主体交互模式”的基础

“双主体交互模式”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同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两者不是主体与客体或者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一方面,同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尊严上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自主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不存在支配与被支配、服务与被服务、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另一方面,同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获取信息的权利和能力上是平等的。在信息资源如此发达的网络社会,教师已经丧失了获取信息的优先权。现代思政理论课要求教师将学生看做可以与自己进行平等交流的另一个主体,并时刻保持一颗对信息的敏感之心,努力提高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也要将教师看成信息交流的另一个主体,改变以往只听讲、做笔记、回答问题的学习习惯,主动思考,主动获取信息。

(二)主体性是“双主体交互模式”的根本

“双主体交互模式”的根本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均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性是人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教师和学生之所以同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因为两者均具备主体性,但两者的主体性表现不同。教师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前瞻性,具体包括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学生,积极而主动的运用教育介体,科学而准确的确立教育内容,公平而合理地进行教育评价等。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包括积极而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全面而客观地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进行审视、反思,客观而准确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等。只有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均得到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形成教学相长的理想效果,其中一方的主体性发挥不足都将直接影响另一方主体性发挥。

(三)交互性是“双主体交互模式”的关键

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的交互性特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主体间性思想曾提出交流是两个主体同时存在、共同进步的根本所在。同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将组织活动和交往看作是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1]271。同为思政理论课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只有在主动掌握了知识和信息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认识的不足,从而进行自我认识重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再认识和对价值观念的一致认同。交流、互动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效果得以实现的关键。传统思政理论课正是缺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才形成了教师满堂灌和学生被边缘化问题的出现。思政教育的关键不是教师教育学生,也不是教师引导学生,而是在教师和学生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在对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形成对自我原有认识的扬弃和重塑,以至促进双方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实施的现实阻碍因素

(一)教育理念落后,师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教育理念指人对教育本质、教育价值的观念和看法。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学生对教育对象的态度,以及对教育方式的选择。学生的教育理念指的是学生对教育本质、教育价值的认识,其决定了其对教师的态度和对学习内容、方式的选择。传统的“教育工具化”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将自己看作教育主体,将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和被动接收者,更多地以灌输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效果不佳。同样,在“教育工具化”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常常不假思索地接受,被动地接受式学习,使他们越来越不善于思考。教师和学生只有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将教育看作人生发展的基本需要,将对方看做和自己一样的教育主体,积极交流互动,才能在发挥各自主体性的基础上,提高思政理论课实效性。

(二)教学机制陈旧,师生沟通不畅

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机制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大班级授课制,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师生沟通。当一名教师面对着100名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想要进行交流、互动是十分困难的,而讲授法是唯一最易行、最简单的授课方式。大班级授课制在阻碍交流、互动的同时,使班级管理工作也变得异常困难。一些学校通过签到、点名的方式监督学生出勤,但效果仍不理想。除此之外,课时问题也是影响师生沟通的重要因素。大部分高校将思政理论课定为每周一节,面对着如此庞大的教学内容,每周一节课程显然满足不了教育目标的要求,教师只有采用灌输方式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缺少了合理教学制度的支撑,“双主体交互模式”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教材理论性过强,师生精神建构不足

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3]419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论性过强。传统的思政教育受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影响,承认对道德认知可以形成道德思想,主张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获得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赫尔巴特曾指出:“教学可以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这就是我的教育的全部。”[4]12传统思政理论课更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训练,过分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建构。实际上,精神建构才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具备道德知识并不必然产生道德品格。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的构建

(一)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师生主体性

“双主体交互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主动转变自身落后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思政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思政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其实践性。思政理论课并非简单传授知识,而是一门以“三观”养成为核心内容,以提高思想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的重要课程。因此,同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应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广泛的交流、互动,在此基础上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人才是主体,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应主动发挥其主体性。教师和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本质及价值的正确认识是转变教育理念的关键,而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师和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关键。

(二)改革教学机制,保障教育模式实施

针对目前教学机制存在的影响师生交流、互动的大班级授课制,学校应该果断改革,减少班级容量,为师生交流创造条件。小班授课使教师更容易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特点,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提高每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格。一直以来对思政教育的评价都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十分困难的问题,因为思政教育的效果有显性的、影响的,有直接的、间接的。因此若想使“双主体交互模式”得以实现,必须改革思政理论课评价机制。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造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师生互评和自评结合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环节的健康运行。

(三)合理编排内容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面对高校思政理论课内容理论性过强,与学生实际脱节的问题,教育部文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凝聚力。”[3]377高校思政理论课不仅承担着社会教化功能,更重要的是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体价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中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看待,层层深入。针对教材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目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已经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除此之外,对于内容体系的编排还应该发挥一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征询意见,赋予内容科学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唐平,李智.论大学生主体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5).

[3]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第2卷 第

上一篇:多元渗透,回归发展旨趣 下一篇: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题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