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倾听灵魂之响

时间:2022-10-01 09:51:13

摘 要:文本细读以文本为中心,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如何进行文本细读方面作了简要分析,旨在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本细读;重视留白;因文而异;心灵对话

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语义学这一重要流派,强调以文本为中心,把眼前的文本在读者心中激活。如刘心武潜心于《红楼梦》的学术研究,成功开辟秦学这一红学分支;易中天陶醉于《三国志》的熏陶与濡染,有了《品三国》的挥洒谈吐;马瑞芳在《聊斋志异》里流连忘归,于是有了《百家讲坛》里的精彩华章,这些都离不开文本细读的作用。联系到工作实际,笔者发现这一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重视“留白”的功用

留白是指书画艺术创作中让观者留有想像空间的一种做法,在教学中指教师不预设和出示任何问题,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文本自由地朗读至少两遍,学生按照自己心灵的律动,用自己的生活积淀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在文中圈点勾画出有感于心或有疑难的语段,获得对材料的直观感受,初步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观照。这改变了过去让学生带着特定问题去预习的限制性阅读方式,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学习兴致大为提高。

二、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因文而异

每一篇文章都是黑格尔所说的独特的“这一个”,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搞简单的公式化、脸谱化,否则会自绝于精彩纷呈的艺术世界。所以,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要因文而异,找准教学的着力点,从而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1.从咬文嚼字入手

苏立康先生说,文本细读的第一步是识字辨义。这不但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字典意义,也包括独特的语境义,从字词句的意义构筑起对通篇文章的理解。如在学《斑羚飞渡》一文时,有的学生通过镰刀头羊环视之后计数的精准,对文章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提到关键时刻彩虹的几次突然出现令人怀疑;还有的学生对斑羚对接成功率之高提出质疑……可以说“是谎都批出来了”(《红楼梦》语)。其实这是一篇小说,作者借这个故事来引起读者对人与生态自然如何相处的深刻反思。

2.从故事情节入手

有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脉络,顺着这一思路学生便能把握文章整体,达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如《社戏》一文篇幅很长,但情节集中,学生可以通过梳理情节深入文本,如随母归省―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在对情节的细读中沿着文本本身的逻辑,学生可以认识到那些可亲可敬的小伙伴和淳朴厚道的乡民,也就能理解时隔多年作者对这段往事的留恋与回味了。

3.从人物形象入手

对于人物较为集中的文章,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作为与文本对话的主角,通过对人物的把握来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认知和解读。如《最后一课》中,人物刻画非常鲜明,贪玩、调皮的小弗郎士对母语充满了热爱;常常偏离课堂忙于杂务的韩麦尔先生在课堂上的倾情相授;镇上其他人学习法语的热情空前高涨。抓住这些人物的鲜明变化也就把握住了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从而多角度地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4.从情境入手

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个体的真空里,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特定情境的产物,文本中的情境是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如《孔乙己》中的“笑”就是不能忽视的环节,人们的哄笑充满无聊、冷酷,“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这揭示了人情的冷暖、事态的炎凉。特定的社会背景为人物凄惨的命运和悲剧性命运做了很好的铺垫和映衬,这也是文本细读中不应忽略的重要信息。

5.从流光溢彩的语言入手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本细读让这些优美的字句从纸页中走出来,缓缓流淌于学生的心底,从而获得心灵上的美感和智慧的启迪。如《安塞腰鼓》是一篇形质兼美的散文,甚至刘成章的文笔比安塞腰鼓本身还要美,为什么呢?你看那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句式,那丰富多彩的修辞,那富有感染力的激情,使我们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张开了,其中涌动的是沸腾的热血,生命的激越。所以这类文章完全可以把精美的语言文字作为文本细读的着力点。

6.从文章的主旨句(段)入手

有的文章有明显的主旨来统帅全篇,这是文章的魂与灵。如《行路难》中,若没有对最后两句的深度细读,则整首诗歌停留在对世道人生的哀叹连连上,意境无从谈起,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气概尽显盛唐之音,一扫幽怨之气,成为能够翻转的重要一环。

三、重视学生与自己心灵的对话

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学生看清了那事,读懂了那人,感受了那情,明了了那理。教师不能忽略的还有学生自身。如果说与文本的对话是放的阶段,那么直面内心就是收的阶段。

在实现自身与文本高度融合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通过阅读观照自我,鼓励他们与文本进行生命的交流,灵魂的沟通。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读者自我发现的过程。

文本细读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文本细读下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倾听文本的灵魂之响。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不忿不怨,才能读出诗意、品出味道、嚼出情怀、赏出雅致!

上一篇: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教学中信息媒体运用的诊断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