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利用率的途径

时间:2022-10-01 09:21:27

浅析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利用率的途径

【摘 要】学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馆藏资源的利用是学校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图书利用率持续走低,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的发展。本文从加强书库管理,培养学生检索图书技能,加大图书宣传力度,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科学合理地藏书这几方面来探讨了提高期刊利用率的措施。

【关键词】浅析;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利用率;途径

1 合理确定图书入藏的种类把好图书采购关

1.1 科学合理地入藏图书

近年来,书刊发行量剧增,且价格逐年呈较大幅度上涨的趋势,而图书馆购书经费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图书馆必须克服“大而全”的藏书思想,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本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计划、科研及其变化情况,科学合理地添购新书,才能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应。因此图书馆在组织藏书时,既要保证普通读者的一般需要,又要重视重点读者的特殊需求,以及两者的共同需要;同时,还要注意品种和复本的关系。需求量大的图书复本量过少,就会增大拒绝率。在图书采选时学术性强的图书应扩大品种而减少其复本量,来满足研究型读者的需要;而对于那些知识性、普及性、娱乐性休闲性图书可适当增加其复本来满足读者的共同需要。

1.2 把握读者对藏书的需求结构

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把握读者对藏书的需求结构:其一,目前各学校图书馆流通部门已基本实现计算机借阅,比较容易取得图书流通率和拒绝率的准确数据;其二,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向教研人员、学生发放图书需求调查表,进行信息反馈。将这两方面得到的数据进行定量的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理论需求结构。采购时再根据定性分析结果酌情调整,以期建立最佳馆藏体系。

1.3 把好采购关,提高购书质量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场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科研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藏书,作为读者的精神食粮,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因此,学校在选购图书的时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做到采购图书既要有可行性和选择性,又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选择好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书及与学生有关的复习资料的同时,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价值趋向、行为方面发生的变化,应该还为学生提供一些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强的课外读物,以及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建康发展的文学名著。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书。同时还应该和任课教师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建立集中购买和零散购买相结合的方式。

2 提高图书的流通速度的途径

2.1 充分发挥开架借阅的优势,提高藏书利用率

现在学校图书馆已普遍实行开架借阅,图书一般按分类号有序排列。读者可以直接进入书库,按照自己所需,自由地进行查找,而且可以先简单翻阅,检查其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这样,不但提高了读者的借阅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借出图书的有效利用。开架借阅不可避免地引起图书的乱架、错架的问题,因此馆员要定期整理书库,将错架、乱架的书籍及时归位,以防出现“死书”现象,从而有效提高图书利用率。另外,在开架借阅中撕页、偷书以及书刊被涂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图书馆应经常对读者进行道德修养教育,让读者树立起以珍爱图书为荣,以偷书污损图书为耻的观念。对于违反制度的读者应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按相应的奖惩制度做一定的处罚,以提高读者利用图书的道德修养,最终达到提高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的目的。有的图书馆为提高图书利用率,对开架书库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开架库中设置新书架,保证了馆藏新书更及时地流通到读者手中。另外对于借阅率较低的“保证性”图书,其书架间距可适当减小;而借阅率高的图书书架间距可适当放大,以免借阅高峰时读者拥挤,影响借阅。

2.2 进一步完善检索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检索逐步取代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系统包含计算机设备、终端、通讯设施、数据库和检索、应用软件等。检索是针对数据库进行的。目前,大多数学校图书馆通过回溯建库已建立起本馆馆藏书目数据库(如馆藏中、西文书目、期刊题录)。读者通过关键词、书名、著者、ISBN、ISSN、索书号等多种检索途径,可以查找到图书馆藏书及其借阅状况,如所需书刊是否借出以及该书刊的归还时间,以便更及时借到该书刊。不过在使用计算机检索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该系统。例如,书目数据库投入运行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回溯建库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必然存在着不足,因此必须对数据库作经常性的维护工作,如数据的更新、替换、删除、修改和整理等,保证它与馆藏图书的实时一致性。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计算机检索系统,才能让读者准确快捷地获得馆藏信息,从而使馆藏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2.3 制定合理的借书期限

合理的借书期限,有利于加快图书流通,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藏书利用率。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合理的借书期限制度得以长期执行,才能真正保障广大读者的利益。

2.4 积极宣传,做到广为人知

图书馆采取各种渠道和形式宣传图书馆的新书信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给人找书为给书找人。学校开通校园网,师生可上网浏览查询,借此机会,将图书馆的信息及时到网上,让大家随时掌握图书馆的最新动态。为便于读者快速、方便地找到所需新书,可以通过设立新书书架形式,及时将所加工好的新书放到这个书架上,供读者借阅。在设立新书书架的同时,还应该设立常用书书架,将平时同学们借阅率高的图书按类分别上架。这样可以全天候的借阅时间,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可以大大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2.5 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

我们认为,学校图书馆可以表彰和奖励那些热心图书馆工作,热爱读书并且借阅量很高的同学,通过开展评选“十佳读者”、“热心读者”的活动,每年评选出十位借阅量最高的同学予以表彰,在图书馆墙上张贴他们的照片,事迹介绍,这无益于他们的读书热情会更加空前高涨,并且使每一个走进图书馆的读者学有榜样。另外,还可以采取积分制的方法,就是累计借阅量,达到一定标准时,由原来的一证一书上升为一证二书,依次类推,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图书馆“以人为本,以书育人”,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人人走进图书馆”群体读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到馆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促进图书流通率的

3 加强图书馆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3.1 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

馆员必须掌握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熟悉馆藏图书的结构及其分类。当出现拒借时,能准确地推荐相近或相关的书籍。只有这样,才能增加读者对馆员的信任,从而促进读者对图书馆利用的积极性。图书馆员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图书馆中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外文图书利用率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馆方怕借出遗失而不外借相对昂贵的外文图书的原因,又有师生对外文图书的种类、内容不熟悉的原因等。馆员应在掌握外语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师生推荐外文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人员选择性地翻译一些利用价值高的外文资料,以此促进外文资料的综合利用。

3.2 提高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要使馆员能安心于本职工作,重要的是要狠抓馆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馆员只有培养起爱岗敬业、甘为图书馆事业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并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才能以满腔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读者,并在工作中发扬分工协作的精神,努力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3.3 积极学校计算机知识,掌握新技术

学校图书馆目前普遍采用人机结合进行图书的借阅与管理工作,其目的是提高馆藏资料的管理水平及馆员的工作效率,而其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图书馆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图书馆员应熟悉硬件知识,掌握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尤其应熟练操作图书管理应用软件,从而为读者提供快捷、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正平.科技信息检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章涵芝.论高校办学的文献保障标准[J].图书馆杂志,2011(1).

上一篇: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对构建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