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要从“小”处着手

时间:2022-10-01 08:44:06

化学教学要从“小”处着手

中学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这个特点,从小处着手,把化学的知识与生活的常识有机联系起来。小风景处有化学,小家庭里有化学,小魔术中有化学,小实验里有化学,小脑子里有化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一定是越学越有劲的。

1.在小风景处学化学。借助万载的地域特色,我把万载县每一处有特定地质和特色的小风景处的名字、地址、风土、习俗、历史典故、地质概貌等,全部用文字、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分门别类留存下来。上课时,我就带着学生从欣赏风景视频和图片开始,在享受中进入课堂。当学生们兴致很高时,我把知识相关的风景变化特点,详尽解说。不知不觉中学生既学到了化学知识,又收获了视角“旅游”乐趣。比如:全省最美乡镇风景竹山洞,是万载的一张旅游名片,坐落在马步乡卧佛山麓。山里头的各类乳石,都是经过数十万年形成的,很好看。它们姿态各异,有的像水牛头,有的像弥勒佛,有的像大竹笋,有的像瀑布,有的像仙女,有的像雪山,等等。尤其可喜的是有一朵巨型百合,其实也是钟乳石。几千年来,万载就有种植百合的历史,教师讲解钟乳石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不仅明白了化学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当地的历史风情,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爱家乡思想教育。

2.在小家庭里学化学。经济不发达的万载人家,日常用品都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过去没有人刷牙,如今刷牙用牙膏都分男女;洗衣皂、洗涤剂、消毒液、消食片等就像穿衣吃饭一样,进入百姓家。我们万载人据说也是客家人,尽管家庭条件不一样,但是,家家都有可见可用的化学物质。我把这种化学叫做日常化学。我在创新课改内容上,就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都列入作业范围。按照我订的教学计划,分步实行:在高一,我让学生多考察社会生活,尤其是对自己家里的日常用品,都要精心了解和细心关注,以及热心思考和耐心记录;高二时,学生们都可以顺利地写出小型调查报告;这样一来,就为学生们的高三冲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3.在小魔术里学化学。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上课时,经常用变一些魔术的方式引入新课。这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我用一点红醋装进试管里,学生们都知道这是醋。但是,当我转眼倒入一些肥皂水后,醋很快便清澈了。一些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看见变幻多姿丰富多彩的魔术,也慢慢转变了思维,开始爱上了化学课。一个考取上海大学的学生在一篇博文中写道:“感谢刘老师的独特教学方法,第一次用魔术的方式上课,就把我的化学兴趣激发出来了。我真的觉得老师的独创性就是学生的创新榜样。”

4.在小实验中学化学。做实验是化学课的重要环节。我喜欢带着学生进入实验室。因为这样的地方才是学生最喜欢的科学“发源地”。因人而异,因物制宜,因材施教。我抓住每节课的时间,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操作实验。倘若是大实验,当然是不可以人人进行的。我将大实验分成一个个的小实验,尽量给学生们锻炼和动手的机会。到了高三,学校每次评课,我的化学课仍然是最受学生们喜欢的课。小小实验给我帮了很大的忙。我把4个学生分成一小组,选好小组长,每节课都可以给他们实验的机会。一个化学教师的最大乐趣也是能够得到学生的热情欣赏和真心满意。我觉得,化学教师的最大优势就是懂些“变化”。我们要把这些来自物质世界的有形变化,变换成学生们心里的无形变化。让他们创造出更多的精彩和更多的快乐。比如:我备“物质的有无”一节课时,按照部颁标准上两节课就行,但我上了四节课。因为这里有很多机会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我的所有的学生,人人参与其中,动手动脑,做实验,写报告,不亦乐乎。

5.在小脑子里学化学。高中生说起来很忙,忙起来很慌,慌起来很乱,这是很多人的看法。我带班给自己一个特定要求,就是不要布置太多作业,不要太难为学生,不要太辛苦老师。我觉得,学化学不是学习化学知识本身,而是要站在化学这门课程的外面看待化学。我开始带班时,很多家长也不很了解我,有的听到我的理论就害怕。怕我的学生被我的新思维搅浑,出不了好成绩。就在我带班的第一个月后,不少学生纷纷要求转到我班。理由很简单,我有创新意识,教法活跃。哲学家卢梭说:“一个人的机会,就是自己。”我欣赏这句很朴素的哲理。我没有把化学教程看成教学框框,而是当成教学框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一方面,教师自己的脑子里有化学的谱子;另一方面,欣赏你的学生的脑海里才会有乐子。考取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晋蔡瑰在给我的信中说:“留守多年,爸妈的温暖就成了一个电话。刘老师,您却给了我家长的温暖和关爱。不仅如此,您还教会我自己做家务和做家庭小实验。让我的化学成绩曾一度一跃成了年级第一。尽管我上了大学,但是,我的感恩的心不会改变。”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载中学)

上一篇:“农”味课件“情”更浓 下一篇: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直觉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