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探讨

时间:2022-10-01 08:20:47

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探讨

[摘 要]本文从输电线路的特点入手,对输电线路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防护、监测、检修三个方面对运行与维护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与输电线路的安全提供建议。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G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073-01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关键作用,但基于其本身特点与多重外界因素,其在运行与维护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输电线路的特点

输电线路的特点与其在运行维护过程中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供电要求方面。随着用电需求与供电技术双方面的提高,输电线路的容量逐渐增大,这就要求输电线路可靠性提高,运行与维护的难度也随之加大。第二,输电设备方面。基于输电线路对技术的高要求,杆塔、塔架等输电线设备具有高、宽、险的特点。第三,外部因素方面。一方面输电线路建设多数处于自然环境恶劣的区域;另一方面输电线路本身施工状况较为复杂且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第四,新技术方面。新的技术与工艺对输电线路的发展和更新具有推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对线路的运行与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环境引发的问题

输电线路多架设在露天环境,其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由自然因素引发的输电线路故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大风。强度较大的风力可能造成输电线路断裂、输电设备损坏、电杆折断等现象,大风引发的故障主要集中于输电线路短路导致的规模性供电问题,可见大风引发输电线路故障的关键自然因素。第二,覆冰。覆冰现象是露天输电线路较为常见的问题,覆冰即水汽或水滴遇冷凝结造成大面积线路被冰包裹的现象,可造成由于线路重量增大导致的负荷增大,甚至导致杆塔到他、线路短路引发规模性停电、电击、火灾等重大事故。覆冰问题多发于空气湿度大、雨夹雪、寒冷等天气。第三,雷击。雷击所产生的瞬间高压、高热、大电流均可能对露天输电线路造成严重损害,包括设备损坏、规模性停电、爆炸、火灾等,雷雨季节是雷击事故多发的时间,雷击也是引发输电线路故障较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自然因素。

(二)线路设计与线路质量引发的问题

受区域环境、经济情况、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影响,各地区输电线路的设计与质量良莠不齐,由此引发的问题与故障时有发生,常见的问题包括功能设计失误、设备选择不当、材料选取不当或质量不佳、绝缘配置欠缺等。一、设计欠佳。设计参数不准确或设计失误等原因将对线路施工与线路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例如由于雷电活动数据提取不当或计算错误导致线路设计中对设备的抗雷击水平较低,将导致频繁雷击跳闸现象,甚至引发爆炸火灾事故。二、设备质量较差。部分输电线路设备质量较差,可造成设备性能不符合标准、设备易受损等现象,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使用零值率较高的绝缘子、表面镀锌不良的杆塔的材料等。三、设备选择不当。设备选择不当将对线路输电性能造成影响,例如在220kv 山区线路设计中选用单避雷线将导致防雷效果不佳。四、设备缺陷。由于使用年限过长或其它因素造成的设备缺陷也是输电线路运行的重要隐患,例如金具磨损导致断线等。

(三)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

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主要指人们无意或有意的行为引发的输电线路故障或破坏。首先,由于用户缺乏用电知识或疏忽造成的故障。第二,由于道路施工、汽车运输、砍伐树木、火灾等无意人为行为造成的线路损坏和线路故障。第三,由于偷盗、故意破坏等行为导致的输电线路问题。

三、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

(一)运行防护

输电线路与供电稳定息息相关,一旦发生故障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对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因此对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的重点在于防患于未然。一、针对自然条件的防护。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需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大风,可通过加装防舞装置进行预防,对于未加装防舞装置的线路需做好设备观测、现场测试及防振试验等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雷击,需结合实地条件,在线路安装过程中尽量避开高树、房屋等多雷击区域,并通过安装避雷器、安装避雷针、优化接地装置、增加接地网等措施提高防雷水平。针对覆冰,可采取机械除冰法、大电流除冰法、被动除冰法等清除覆冰,此外针对鸟害及覆冰问题需通过加强对线路的巡视与维护。二、针对户外污染的防护。针对外绝缘爬距不满足要求的输电设备,在污闪易发期前需采取停电清扫、带电冲洗等措施进行污染处理,并根据污染情况、速度、时长、区域及气象变化安排巡检及预警工作。三、针对人为因素的防护。对于人为因素的防护主要集中于防盗、防撞等可预知预防的措施,例如加装防盗螺丝、设置防撞警示牌等。

(二)运行监测

运行监测包括对输电线路本身的运行状况监测及对外部条件监测两个方面,目前主要的监测途径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在线监测。远程在线监控是运行监测的重要途径,功能涉及输电设备监测、远程遥视、防盗监测、气象监测、线路温度监测、线路覆冰监测、线路舞动监测、绝缘子污秽监测等,监测系统可及时提供精准数据,相关单位需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反馈与保存。第二,人工监测。基于当前我国的技术水平与输电线路特征,远程监测设备尚不能完全保证对线路的全面监控,巡查、巡检、记录等人工监测手段仍发挥主要作用。

(三)维护检修

对输电线路的检修主要包括日常检修与事故抢修两个方面,日常检修即以日常巡检的形式对输电线路状态进行定期检查、定期保养,对于故障率上升或存在隐患的设备进行及时上报与处理。事故抢修即在事故发生后做好应急处理,对故障做出准确判断和抢修处理,将事故影响最小化。在日常管理中应建立健全的抢修机制,做好日常维护与准备工作,通过成立组织机构、明确权责分配、清晰通信方式、保障设备完善等措施保证抢修工作的及时性、专业性与有效性。此外,输电运行部门应制定典型事故抢修预案,加强宣传并定期组织演练。

结语

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是电力单位工作的重点,如何保障其运行的稳定性与维修的有效性是电力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命题。本文针对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给出如下建议:有效预防、合理监测、事前科学维护、事后准确处理,以期为优化输电线路管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孙世五;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J];科技风;2013(09).

[2] 柳庆龙;浅谈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03).

上一篇:针对CVT自动变速器的研究 下一篇:阴极保护技术在长输管道防腐中的设计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