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在财会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1 08:10:25

学案导学在财会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含义

对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含义的理解,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各种观念以及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认为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案”作为教学的载体,通过导学模式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达成。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导演”的作用,学生要在“导演”的指导下,按照要求完成“学案”中相关“角色”的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惯例,充分强调的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十分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通过“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来实现的。“教”是外在变化的条件,可以看作是外因;“学”是内在变化的依据。众所周知,事物的发展是靠内因起作用的,因此可以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忽略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前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所要建立的一个基础就是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2.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相对较为自由地进行学习,因此他们的智能、个性和才能均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学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案设计的思路。从中体会如何学习,进而不断地增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经过多次实践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学案导学模式比较科学地解决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的结合问题。例如,在安排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进行相关的预习,就是对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

3.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平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对同学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针对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不断进行考虑。同时在这种启发式的教学环境下,老师的身份被降低,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更愿意与教师进行面对面地及时沟通。这样便打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

三、学案导学在财会教学中的实践

1.相关问题的探索

在财会教学过程,教师在学案中设计时可以针对一些关联的问题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调查、分析去发现和总结,从而不断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对会计准则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变化情况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对会计准则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可以提出如下类似问题,对与某种经济业务在以前的会计准则下是怎么进行处理的?以前为什么这么处理?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又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对于新旧会计准则有了全面的掌握,对相关的变化点也会印象深刻。对于相关财会的业务计算问题也可以采用关联的案例进行对比、比较教学,让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这就必然给财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积极引入类似的关联问题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实践案例的引入

对于财会学科本身来说,这是一门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科学,很多知识与理论都可以经常地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很多财会理论都可以运用现实中生活的例子进行解释。因此,教师要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入相关的例子不断充实学案的丰富性,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以“复式记账”相关知识的讲解为例,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案例引入过程:教师先从日常生活中的记流水账的事例讲到什么是单式记账,再从单式记账引出什么是复式记账。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导学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财会理论学习过于枯燥的缺点。

3.模拟情境的创设

财会学科的教学往往会涉及实际工作中所应用的凭证、票据等内容,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些相关财会知识的讲解可以在学案设计的过程中,积极创设模拟情境来进行讲解。教师在学案中设计相关的岗位,安排不同的学生模拟岗位相关的业务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根据模拟情境下的需要做出相关的会计凭证、账簿等,还可以根据岗位设计的情况,让学生进行轮岗,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整个流程、掌握全部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间通过对最后结果进行评比。这样做可以使得学生对于财会学科的现实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在掌握相关财会理路的基础上也锻炼和增强了他们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实践奠定了基础。

4.课堂练习的适度

财会学科的练习往往会涉及很多的计算,教师在学案设计的过程中肯定会涉及这部分的内容。但是对于相关财会学科练习题的选择上要注意题目的难度要适中,不易过难或者过于简单,所选题目涉及的内容要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所涉及的计算不要过于繁琐,切忌不要把财会课变成数学课。

要在整个过程中确保多数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出答案。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结果进行讨论,从中引导大家得到正确的结论。通过让学生体会正确答案得出的过程,才能加深他们对于正确计算方式的掌握程度。

总之,通过关联问题的探索、实践案例的引入、模拟情境的创设、课堂练习的适度等方面的实践,可以提高学案导学在财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使的学生更加热爱财会相关的课程,提高整体的成绩水平。

参考文献:

[1]曹一鸣.中国金融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涂荣豹,喻平.建构主义观下的财务教学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0-81.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浅谈高一足球专项教学中的足弓传球技术 下一篇:电子综合实训室的创建及其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