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影视翻译

时间:2022-10-01 07:43:57

互联网时代下的影视翻译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近10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影视翻译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遍及互联网的各种论坛、字幕组开始为大众提供各类影视剧的中英文字幕。通过网络,观众所能欣赏的译制片(翻译片)的数量成倍增长。本文将针对网络影视翻译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 影视语言 影视翻译

一、当前影视翻译行业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近10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影视翻译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影视翻译单位,如央视、上译等已经不再是行业内的一只独秀,遍及互联网的各种论坛、字幕组开始为大众提供各类影视剧的中英文字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电视信号、电影胶片也不再是欣赏国外影视剧的唯一途径,随着P2P等网络传播方式的风生水起,通过网络,观众所能欣赏的译制片(翻译片)的数量成倍数增长。尽管供求关系都得到了相应的满足,但是在影视翻译的质量上,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翻译水平参差不齐,除了老牌的传统影视翻译单位在翻译质量上基本保持上乘之外,其他网络上的各种翻译良莠不齐的情况更是明显,本文将针对网络翻译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就如何进行影视翻译展开探讨。

二、影视语言的特点

(一)瞬时性

影视剧中的语言是有声语言,不管是字幕还是配音,大部分对白转瞬即逝,因此观众一般要求一遍就能看(听)懂。

(二)大众性

影视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除了极少数实验性的作品之外,绝大多数电影和电视剧是供人们观赏的。因此影视剧的语言基本符合广大观众的教育水平,要求能一听就懂。所以同类的影视翻译也必须以目的语观众为中心,适当照顾到他们的语言水平。

(三)简洁性

影视语言多以人物对话或独白或旁白的形式出现,即十分口语化。基于影视语言的这些特点,译者在翻译时,有时就必须考虑到语言风格的继承,以使目的语观众充分感受到影片语言的魅力,否则会因译入语的晦涩难懂、矫揉造作影响影片原有的魅力。

(四)角色性

在影视语言中,除少数旁白无角色特性外,大部分的语言都和角色的特点分不开,儿童的语言带有童趣,执法工作者的用词严肃,老者的语速较慢且富有哲理,这些特点都是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发现的,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这一特点译者也要特别留意。

(五)文化性

在美国1974年出版的World Encyclopedia中,“Culture”一词的定义为:“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intellectual,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including its tradition,habits,social customs,morals,laws,and social relations,Sociologically,every society,on every level,has its culture;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这一定义中“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法律和社会关系等。由此可见,文化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而所谓翻译,就是通过一种语言传达另一种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因此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

同样,一部影视剧不仅仅是一种影视语言,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其不同文化的传播功能。翻译家奈达(Nida)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找到。”“文化的不同几乎很自然地体现在语言上的不相同。”[7](P28)因此,如果没有贴切的语言来表达,影视作品终将是苍白无力的。更进一步说,影视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更是其背后文化的传递。

三、影视翻译的方法

针对以上几点,我们通过下面这些例子来探讨一下影视翻译的方法。

例一:

影片《功夫熊猫》(KungFu Panda)中有一句富有哲理的台词:“One often meets hi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

我们可以将之翻译成:人往往在逃避命运的路上,却与之不期而遇。从瞬时性、大众性、简洁性三个方面来考虑,此翻译都无可厚非。但是考虑在影片中,说此话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看透世事的功夫大师,这种不能完全体现角色特点的翻译多少会让人有些许遗憾。

那么,经过再次提炼,我们可以将这句话润色成“命里有时终须有”或者“逆天行命,反促因果”。这样一来,在不违背瞬时性、大众性、简洁性等原则的前提下,翻译的角色性及台词背后的文化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二:

同样来自于影片《功夫熊猫》中同一角色的另外一句台词:“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is a mystery,but today is a gift,that i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我们可以将之翻译成:“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只有今天是天赐的礼物。”可以看出,这样的翻译基本能够体现出原文的含义,特别是present和gift这两个词都有“礼物”之意,能够体现出这一点,该译文算得上合格。

但是我们也发现这样一来“that i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这句话就不太好翻译了。虽然有很多办法来处理这一问题,比如在后面括号内加上注解等,也无伤大雅。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句台词中history和mystery两词押韵这一特点,从文化性的角度考虑,翻译中并未体现。那么,同源语观众相比,目的语观众因为这一翻译所获得的信息就将大打折扣。但这一问题通过译者反复斟酌完全是可以解决的。

比如我们可以将这段话翻译成:“昨日已逝,明日未知,而今日为金,这就是为什么叫做‘金’日。”“逝”与“知”押韵,“今”与“金”对照,源语观众和目的语观众获得了几乎同样的信息,且影视语言的五大特点面面俱到。

四、影视翻译中的其他问题

在翻译时除了要顾及影视语言的五大特点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节要注意。

(一)一贯性

一些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公司、机构名,一般来说是需要翻译的,但是在连续剧或系列电影中,这种问题就经常出现。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因为译者人数太多,或者因为译者非连续工作等,但是借助翻译软件,如Trados,或者经专人校对,这些问题都可以避免。

此外,借鉴港台地区的翻译经验,比如“纽约皇后区”、“微软”、“伊丽莎白”这类专有名词,港台译者会在其下加下划线作为标识,这些细节的体现对于提升观众观影体验不可谓无足轻重。

(二)准确性

在影视剧中,如果译者能够联系上下文就能发现,“Tell me about it!”很多时候所表达的是“这还用你说!”“就是嘛!”之意,但是经常看到有人望文生义将其翻译成“跟我说说!”“告诉我怎么回事!”,这就与源语含义相差太远了。

此外,人名的翻译也要注意男女性别差异。比如一位男士,名叫Kyle,音标是[kail],我们可以翻译成“凯尔”,或者翻成“凯利”也行,但是绝对不能翻译成“凯莉”,因为在中文里,“莉”、“娜”等字一般是用于女生名的。

(三)专业性

专业性的范围很广,本文所特指的是影视剧中专有名词的翻译处理。一般来说,对于专有名词,译者会本着为观众负责的态度进行各种查阅工作,以保证翻译作品的质量。但是对于魔幻、科幻题材等影视剧中的创新词汇,译者就有可能百密一疏。比如在电影《星球大战》中经常出现的一句台词:“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有人就将其翻译成:“愿力量与你同在!”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如果译者稍加查证就会发现,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中“the force”一词准确的中文翻译应该是“原力”。

此外,查阅维基百科(Wikipedia),对该词也有专门的注释:“The Force is a binding,metaphysical and ubiquitous power in the fictional Star Wars universe,created by George Lucas.”因此可以看出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原力(the Force)指的是一种作品中虚构的、超自然的而又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

五、结语

当今社会,影视翻译低门槛的趋势为国内观众欣赏外语影片搭建了一座快捷高效的桥梁。但是就算影视翻译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影视语言的特点、影视翻译要遵循的原则也不会出现质的改变,百花齐放意味着影视翻译工作者需要通过更加精益求精的工作,更准确地传递影视剧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完美地实现影视剧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更贴心地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Nida,E. & Taber,C.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ng[M].Brill:Leyden,1969.

[2]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王雅文.Prison Break背后的中国字幕组[J].了望东方周刊,2007,(05).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5]赵春梅.论译制片翻译中的四对矛盾[J].中国翻译,2002,(4).

[6]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

[7]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

[8]林婷婷.电影片名翻译的异化[J].龙岩师专学报,2004,(2).

[9]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2001,(4).

上一篇:孔子的丧葬观 下一篇:功能翻译理论对外宣资料英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