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行道树树种规划探讨

时间:2022-10-01 05:49:24

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行道树树种规划探讨

摘 要:在对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绿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行道树种规划原则,给出了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行道树树种配置方案,对行道树树种规划实施提出建议 。

关键词:行道树;规划;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实施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1-0058-03

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国务院1992年10月首批建立的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为进一步打响杭州“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的旅游品牌,开展行道树树种规划十分必要。

1 自然环境概况

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西南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壤以红壤和白岩砂土为主。

2 行道树应用现状分析

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主要道路行道树以香樟和银杏为主,其次为乐昌含笑和杂交鹅掌楸。行道树种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同一条道路上树形不够一致,部分路段同一树种分散种植,没有规模量化美感;从区域总体角度来看树种选择过于局限和单调,配置方式过于单一;行道树与周边绿地及山水的关系模糊,没有形成较好的视觉效果;部分树种过于稀疏,夏季遮荫效果差。

3 行道树树种规划

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行道树树种规划的范围包括之江度假区管理单元,转塘镇区单元和浮山单元,总用地面积4 739.85万m2。

3.1 规划原则

3.1.1 功能性

结合《杭州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2004)和相关道路法律、法规标准及文件,围绕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兼顾近、中期绿化效果。

3.1.2 协调性

微观上强调大体量化效果,以路树为“线”、联系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分散的“点”和“面”功能绿地。

3.1.3 生态性

以乡土与外来树种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3.1.4 安全性

充分考虑到行道树地上部受到架空线、建筑物的限制,从交通安全的角度,因地制宜进行设计。

3.2 规划结果

3.2.1 树种推荐

结合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行道树应用中存在问题,选择抗逆性强,树型成型性好,易形成直立的主干,冠大荫浓,分蘖性好,寿命长,根系发达,不污染环境,耐修剪,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8个树种作为行道树规划推荐树种:

香樟、珊瑚朴、南酸枣、法国梧桐、黄山栾树、无患子、大叶女贞、榉树。

3.2.2 行道树的配置

按照生物多样性理论,要求行道树树种丰富。

主要道路坚持“一路―树一景”。行人集中的街道和相对较窄的次级干道,以树种的观赏效果为主、生态效益为辅。在郊区或环城主干道上,考虑树冠的遮荫、滞尘等生态功能。居住区道路和商业街道两侧,选择优美树形、明显季相变化的树种。

3.2.3 行道树种植株距及苗木规格设计

行道树种植株距要根据行道树品种的生长习性、行道树冠幅和交通安全因素确定;苗木规格设计根据成活率、种植成本和养护成本等因素确定;行道树定干高度,以其功能、交通状况、道路性质、宽度及行道树与车行道的距离和树木分枝角度而定。

4 实施建议

(1)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在制订详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时必需与该规划保持相对一致性,在远期使用过程中还需不断修改和完善。

(2)加强行道树苗木的培育工作。加强行道树苗木的培育工作,为丰富城市行道树种类提供根本保证。

(3)栽植季节及苗木的选择。应有计划地选择合适季节有序种植,严格按园林规范选择苗木。

(4)加强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水平。对行道树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养护管理水平,保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长期稳定。

(5)加强领导对规划、实施环节的监管,强化主管部门的职能和管理力度。完善工程施工的监管体系,提高监督力量,坚决查处侵害行道树的违法行为。

(6)加强宣传,提高道路绿化的全民意识。形成全民绿化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蒋坚锋,李峻铮.行道树新树种在上海普陀区的示范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8,23(4):435~438.

上一篇:浅谈亭湖区意杨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浅论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