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合用吲达帕胺治疗中度高血压

时间:2022-10-01 03:59:02

缬沙坦合用吲达帕胺治疗中度高血压

【摘 要】目的:观察缬沙坦合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42例高血压2级患者,给予缬沙坦80mg/d,吲达帕胺1.5mg/d,观察诊室血压及24h血压。结果:缬沙坦合用吲达帕胺能明显降低诊室血压及24h血压(P

【关键词】缬沙坦;吲达帕胺;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50—01

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降低主要得益于血压下降[1],单独应用一种降压药物往往难以达标,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降压是合理的选择[2]。本研究观察了缬沙坦合用吲达帕胺在高血压中的降压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高血压2级患者42例,男32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11)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过敏、妊娠或哺乳、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衰竭等。

1.2 治疗方法 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给予缬沙坦(代文)80mg/d,吲达帕胺1.5mg/d,早晨一次服用,总疗程6周。试验期间的生活方式不改变,不同时应用其他降压药物或影响血压的药物。

1.3 检查项目 治疗前后检查眼底、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电解质等项目。

1.4 血压测量

(1)诊室血压:测量血压前休息5min,采用经校正的标准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臂坐位血压,连续测量血压3次,每次测量间隔1-2min,取其均值。同时测量心率、心律,以治疗前的血压为基础诊室血压,以药物治疗期第6周的血压为治疗后诊室血压。

(2)动态血压:病人于治疗前和治疗期末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监测时间从9:00-11:00至次日9:00-11:00。采用美国无创式携带式Spacelabs公司90202型动态血压仪连续监测24h,袖带缚于患者左上臂,测压间隔30min。监测参数有24h、白天(6:00-22:00)、夜间(22:00-6:00)和每小时平均SBP、DBP。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用药前后组内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2结果

2.1 降压效果

治疗后诊室收缩压、舒张压,24h的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

乏力1例,低血压1例,均不影响治疗。本组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3讨论

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以显著减轻高血压的危害,降低由其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可以显著改善降压效果,联合应用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时所产生的降压作用相当于单独使用每种药物的作用之和(2)。台湾2010年高血压指南指出,当需要联合应用两种降压药物时,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加钙离子拮抗剂(CCB)或利尿剂是最佳组合方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明确指出,对血压>160/100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噻嗪类利尿药治疗高血压的历史已经超过了50年,是循证证据最为丰富的抗高血压药物,由于担心低血钾及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噻嗪类利尿剂的广泛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分噻嗪型和噻嗪样两种,噻嗪型利尿剂主要是氢氯噻嗪,噻嗪样利尿剂包括氯噻酮和吲达帕胺,吲达帕胺有充分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循证证据,而且对血钾影响很小,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

代文是ARB的典型代表,降压效果肯定,本文研究表明,代文和吲达帕胺合用对高血压2级患者降压效果确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Staessen JA.Wang JG,Thijs L.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and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a meta-analysis.Lancet,2001,358:1305-1315.

[2] 中国心血管疾病多效复方片研发共识与建议专家组.中国心血管疾病多效复方片研发的共识与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2):91-93.

上一篇: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西地兰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 下一篇:9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