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专业特色和就业导向的班级文化体系

时间:2022-10-01 03:49:09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和就业导向的班级文化体系

山东省烟台工贸技师学院 烟台 264700

班级文化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它是技工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校风的具体表现,创造一个舒适、整洁、和谐的班级环境成为每位教育管理者的共同追求目标。而技工院校学情存在独特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格外突出专业特色,并将企业元素嫁接至班级管理中,以就业为导向,突出环境教育的力量,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素养,为将来的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1.技工院校班级文化的内容分析

技工院校班级文化的内容体系可分三大层次,形成一组同心圆。处于最表层的为物质形态文化,包括教学设施、教室环境、黑板报等。中间层为制度形态文化,包括学习模式、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等。而处于最深层的为精神形态文化,这是班级文化的灵魂与核心,也是集中反映一个班级内质和个性特色的部分,包括班级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和班风、班训等。三个层次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班级文化的体系。

2.突出专业特色,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班级文化体系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初高中义务教育,也不同于大学高等教育,它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强调技能操作实务,主要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技艺双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技工院校的班级文化体系构建要格外突出专业特色,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2.1 技工院校班级文化建设要突出专业特色

2.1.1 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实训紧密相连。技工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水平,班级文化的创建要深入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场所――实习教学课堂,又要延伸之理论教学和课外活动课堂,突出专业氛围的营造。

2.1.2 班级文化建设要突出一专多能。可通过兴趣小组、学习班等形式,利用晚上和节假日自愿参加等形式,要求学生在主要学习一种专门技术的同时,广泛掌握相关的多种知识和技术,做到毕业时一手拿多证,多种技术集一身,以适应市场多变的特点。班级文化建设要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服好务,营造良好的专业竞争比拼氛围。

2.2 就业导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地位

2.2.1 班级文化建设要与企业文化相衔接。大多院校重视产训结合,教学管理演变为生产的过程。因此,班级文化构建也要同企业文化和行业标准相衔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实际的企业生产,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企业环境奠定基础。

2.2.2 有针对性的引入企业制度和行业标准。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引入社会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理念,并结合班级专业特色,建立起适合本班班情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不但要有文化内涵,还要体现“职业性”,使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强化就业和创业意识。

3.技工院校构建班级文化的创新举措

时代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在构建班级文化体系的过程中要具有发展的观念,要创新班级组织形式,开展新颖独特,适应学生实际情况,契合专业特色的班级活动,在实践中凝练班级文化内涵,沉淀班风、班训,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专业特色鲜明的新型班级。

3.1 参照企业制度制定班规。制定专业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班级公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班级应对各类事件的标准和尺度,是班级正常运转,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3.2 营造“多证在手,争当复合型人才”的班级氛围。当今社会,多学科交叉越来越明显,企业所需的人才不在是单一的技术操作工,而是懂得多学科知识,并能融汇贯通的复合型人才。班级文化在构建的过程中要尤为重视“比学赶超”学习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学习小组、技能提升班、暑假兴趣小组等形式,通过企业实地考察形成学习任务书,讲解专业外的实用知识,引导学生多学多练。

3.3 培养班级集体意识。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本班级的强烈热爱,应在班级内建立班级发展相册,介绍班级从成立到成长的发展史、历年比赛中取得的光辉业绩以及优秀学生的档案,设计制作班徽、班歌,统一班服,要让学生心目中难以忘怀并由此充满自豪感,进而形成班级集体归属感和自豪感。

3.4 创新开展“三自教育”。“三自教育”即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每周安排一个学生值周,在班级内设置若干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负责班级学生的日常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处理班级内的日常劳动。通过学生自己参与管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直视身边的违纪现象,面对形形的学生群体,自身培养一股正气,养成自觉同歪风邪气作斗争,自觉遵守学校纪律,遵循社会道德风尚的良好品质,实践也证明,“三自教育”活动使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明显增强,完全可以达到开展此活动的初衷。

4.立足我院实际,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成果展示

笔者所就职的烟台工贸技师学院,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立足实际,勇于实践,富于创新,发挥系部优势,积极贯彻学院德育建设的整体方针,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创建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效较为显著。现将部分经验总结如下。

4.1 “红场影院”隆重登场;整合资源,有计划,分层次为学生精心打造第一季“红色影院”,利用晚自习时间放映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高尚情操。

4.2 “观文化长廊,悟人生真谛”系列活动顺利进行;教师积极走访××大学千米文化长廊,挖掘周边丰富德育资源,由各班班主任集中组织,统一带领学生参观文化长廊,并将感受及感悟形成文章,进行综合评比。

4.3 “五四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有声有色;每年5月份,举行“五四新团员入团宣誓”活动。活动中老团员代表群情激昂的抒发自己履行团员义务的收获,新团员则发奋要通过自己的切身努力为团旗增光添彩。

4.4 远足拉练,青春在砥砺中闪光;每年组织主题为“增强体质、磨练意志”的远足拉练活动。在野外拉练过程中,同学们时而喊着嘹亮的口号,时而唱着动听的歌谣,欢喜雀跃的心情溢于言表,引来路人的驻足与赞叹。此次“远足拉练”,对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次梦想的超越,一次精神的洗礼!

4.5 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践行全新育人理念;创新提出“学生自主管理”,以“五常”管理为引领,将五常管理从宿舍、教室、实训室、餐厅拓宽进课堂,进早读和晚自习。

4.6 “行动导向”渗入学生德育培养,业余兴趣小组精彩纷呈; 一年一度的教学节分别安排师生操作技能比武和产品制作展示,以“项目引导,兴趣为媒”为活动主题,“数控加工中心”兴趣学习班应运而生。通过作品展示,在感受技能精湛的同时,体味艺术美。

4.7 职业生涯演讲比赛竞争激烈,科学规划职业梦想;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以班级为单位积极筹划“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系列活动。在比赛现场,选手们放飞理想,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以科学态度规划职业生涯,努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

4.8 晚自习倡导自主学习,成果展出形式多样;强化晚自习自主学习管理,对晚自习工作进行策略调整,由单一的作业完成,转变为制图训练、手抄报制作、硬笔书法练习等内容,进行综合学习成果评比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4.9 主题班会观摩、经验交流活动助推教师“育人”水平提升;学期初开展以“谈经验解疑惑,班级管理我争先”为主题,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特邀先进班主任担当嘉宾,现场说法,传道授业。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种氛围,让学生身在此氛围中,受其影响,潜移默化,达到教育的效果,这是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方法,也是传统教育不可替代的方法。班级文化建设要推陈出新,主题活动要精彩纷呈,必须进一步用心,耐心,诚信,细心,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保持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跟踪,发现并科学解决问题,进一步将“五常”文化创建和特色德育活动落到实处,更好的推动班级的健康全面发展。

上一篇:试题评价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下一篇:试论艺术学校钢琴教学的现状与策略